城市河道滨水景观设计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6-09
/ 2

城市河道滨水景观设计

李孟柯

新疆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2

摘要:自古以来,我国人民大多是傍水而居,水是大自然的重要元素,有着动静结合的灵动美感,与周围的景色相互衬托,是城市景观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城市滨水景观设计就是专门围绕水这一元素展开设计的,鉴于此,本文主要对滨水景观设计进行分析,从滨水景观设计的原则入手,对当前城市滨水景观设计的现状进行分析,且提出相应的策略,希望对相关人士有所帮助。

关键词:滨水景观;景观设计;营造策略

1、城市河道滨水景观设计原则

滨水景观是指在滨水区域内的景观环境,是构成公共开放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兼具有自然和人工景观。滨水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对于滨水区域的营造显得尤为独特和重要,在滨水景观营造的过程中,充分调动场地现有的自然资源,把人工景观环境与自然景观环境结合起来,拉近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居住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需要对滨水景观进行合理设计,在设计中需要遵循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则:

1.1安全性原则

  城市河道滨水景观带与城市河道密切联系,在进行城市河道滨水景观设计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城市河道的安全性,保证在设计时不影响河道防洪排涝和通航的基本功能,为城市提供安全性保障。设计时要确保城市河道水体不受污染,水质安全,不破坏河道的生态平衡。

  1.2以人为本原则

  城市河道滨水景观设计要基于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人作为景观设计中的主体应人性化设计,满足人们的日常生活与休闲游憩的需求。亲近自然,感受滨水景观,以人为本就是人与自然、人与河道和谐相处。

  1.3生态可持发展原则

  城市河道滨水景观带是衔接现代城市与河道生态系统的生态缓冲带,在进行滨水景观设计过程中,不能破坏城市的生态环境。在设计滨水景观时,要遵循自然优先,确保河道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不破环动植物的生存发展环境,对河道及周围滨水景观进行最大程度的保留和生态修复。营造生物多样性、物种多样性、植物多样性和景观多样性,提高河道及滨水环境的自我修复能力,使得城市、滨水景观、河道始终保持生态可持续发展。

  1.4景观美学原则

  在设计城市河道滨水景观时,要遵循景观美学的基本原则,具有景观的观赏性,符合人们的审美要求,具有一定的景观美学价值。设计过程中融入地域文化特色,将人工美与自然美相互结合,打造一个包含自然、人文、美学特征的城市滨水景观。

2 当前城市滨水景观设计的现状

2.1缺乏整体规划

按照城市景观规划的原则以及城市滨水景观设计的特点,我国的城市滨水景观规划设计应当在充分考虑地域历史文化、用地情况、基础功能、交通运输等因素的基础上,根据调查的结果进行大致的规划,然后确定详细的施工方案。但是,在充分考虑客观因素的基础上,城市滨水景观设计还要重视大众的心理需求,以及对设计效果的跟踪调查和总结评价。城市滨水景观设计不仅是为了美化城市,还要向城市居民提供舒适健康、和谐自由的居住环境。如果在城市滨水景观设计的过程中忽视了城市居民对城市景观的根本诉求,城市滨水景观设计的价值和意义就不能够最大化体现。

2.2设计功能单一

城市发展的特点决定了我国大部分城市滨水区用地十分紧张,因此城市滨水景观设计除了要考虑美观的需求之外,还应当加强城市滨水景观的综合实用性。我国的城市滨水景观建设的起步较晚,实践经验不足,目前我国的城市滨水景观设计的功能性主要集中于防汛、生产、交通等基础功能上,在经济效益的提高和大众需求满足方面重视不够。

2.3缺少历史文化特色

城市的迅速发展导致我国城市地域中的历史文化特色逐步淡化,城市滨水景观设计还未充分结合地域历史文化特点,大多模仿国外的城市滨水景观模式,缺乏中国特色。

3 加强城市滨水景观设计的相关策略

3.1河道生态环境修复

  基于生态修复改善河道的生态环境,营建城市滨水景观。首先需要净化河道水体水质,改善水环境、水系统,运用物理、化学、生物等先进的技术手段改善水质,通过生态浮床、人工浮島、生物分解等技术手段来提高水体自身的净化能力。改变河道形态,避免截弯取直,保留河道原有的特点,凸显出河道本身的形态,使河道与滨水景观之间过渡的更加自然,充满自然美。其次滨水景观的设计采用自然生态驳岸,是滨水景观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驳岸对于连接河道水生态环境与陆地生态环境有着重要作用,有助于营造自然生态的滨水景观活动空间。河道生态环境的修复有利于提高人的亲水性,对于滨水景观的设计具有积极作用,还可以改善周围区域的生态环境,营建城市小气候。

  3.2营造自然生态景观

  城市滨水景观设计要保证景观的自然生态性,达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效果。避免人工痕迹太重,使得滨水景观与城市河道成为一个整体。增加亲水设施,使得人们能够亲近自然,感受自然环境,最大程度的保留自然景观,设计过程中多使用节能环保材料,减少人为干扰。打造滨水景观带,营建动植物栖息地,提高生物多样性。

3.3实现滨水景观的生态系统性、开放共享性和历史文化特色

城市滨水景观的生态系统性主要体现在城市滨水景观的形成要素(主要是水域和陆域),将自然生态、社会经济和现代城市结合在一起,从而形成城市滨水独特的生态系统,在设计上尽可能地保留自然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生物多样性。开放共享性主要是从城市经济发展的角度考虑,城市滨水区具有综合性功能,设计带有观赏价值的滨水景观,能够满足大众对生活质量提高的需求,同时具有娱乐、交流、休闲等生活功能。历史文化特色是指自古以来城市发展较为繁荣的地点大多是近水之地,因此滨水区域较多的城市往往留存珍贵的历史文化遗迹。设计城市滨水景观应当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充分了解城市居民的生活需求,结合当代城市经济发展特点,适当借鉴国外城市滨水景观设计经验,充分结合本土历史文化特点,打造出有中国特色的城市滨水景观。

3.4合理划分功能分区,增强安全防护设施

  合理的功能分区有利于对现有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达到设计最优化。滨水景观的分区应满足休闲、娱乐、休憩、观光等需求,在现有的基础上可增设亲水区域、增设休闲区、娱乐区、观光区等满足居民日常的休闲娱乐,欣赏自然风光。

  安全在设计中是不能被忽略的因素,在堤岸的边缘区域地势高而陡,应增设安全防护栏,防止踩空或跌落,在驳岸区、亲水平台等其它滨水区域,增设安全防护栏和救生圈等安全救护设备。

  3.5无障碍设计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老龄化”现象日趋严重。对滨水景观区的使用频率更高,在景观设计时要多关注老年群体和残疾人对景观使用的需求,了解他们的生理特征,了解老年人及残疾人对景观环境的特殊要求,在游览道路通行及使用公共设施的环节上,增加游览过程中的便捷性和舒适性。在对场地进行设计时,自滨水景观入口到滨水区各个功能空间内都应至少有一条便捷、舒适、安全的无障碍通道及其必要设施。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城市的迅速发展,我国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自身的生活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城市滨水景观建设越来越凸显其重要性。本文重点指出我国城市滨水景观设计的现状,提出相应的设计策略,从而建设健康、和谐、多元化的美好城市。

参考文献:

[1]朱海明;王浩林.城市滨水空间景观营造研究[D].2020.

[2]贾楠.生态景观设计在城市河道中的应用[J].居舍,2019(13):111-112.

[3]陈祈春.城市规划中河道水环境生态综合治理探究[J].居舍,2020(24):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