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过渡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6-09
/ 2

桥梁过渡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应用

路通

北京城建道桥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100022


摘要:针对桥梁过渡段路基路面施工的重要性展开分析,结合前期准备工作的进行、施工材料的合理选择、过渡段路基开挖施工、过渡段路基填料施工、合理设置公路搭板、路基路面排水系统施工、过渡段路基压实施工、过渡段防护施工等技术应用要点,通过研究制订合理的施工计划、搭建材料管理系统、加强作业现场管理等优化措施,其目的在于提升道路桥梁过渡段施工质量,降低病害问题的发生概率。

关键词:桥梁工程; 路基路面施工技术; 施工质量; 过渡段; 

引言: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离不开交通,桥梁的施工建设也直接关系着居民的日常出行。从我国的施工建设情况来看,部分地区的桥梁施工建设还不够成熟,大量施工问题频繁发生。建筑企业针对桥梁路基路面施工的相关问题,应该全面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积极主动地发现问题并予以解决,严格按照施工建设标准,科学合理地对路基路面建设合理的管控,确保施工工程的建设质量。

1桥梁过渡段路基路面施工的重要性

1.1降低“跳车”问题出现的概率

在过渡段施工过程中,“跳车”问题属于常见的施工病害,所谓“跳车”是指桥梁衔接处存在较大落差,车辆在经过该区域时,会出现车辆跳跃的情况。此类问题的出现,会影响到行车的舒适性,如果落差较大,或者行车速度过快,很容易导致一些安全隐患问题。路基路面施工技术的合理应用,可加强桥梁工程和路面基础的综合强度,并且在衔接点的处理过程中,均衡两者间的平均沉降量,从而提高过渡段行驶的平稳性,降低此类病害的发生概率。

1.2提升节点之间的衔接性

在桥梁过渡段施工过程中,衔接位置的处理属于关键性施工环节。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经常使用到的结构便是桥梁搭板,这也是接缝处理技术应用时的重要载体。路基路面技术的应用,可确保桥梁压实度的稳定性,并且搭接板材料的优化选择,可避免搭板与备墙结构间存在较大间隙的情况,而且伸缩缝宽度也可在施工过程中进行合理控制,从而提升节点之间的衔接性,提高道路行驶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2桥梁过渡段路基路面施工的常见问题

2.1平整度问题

路面平整度会在一定程度上关系到桥梁的使用舒适度以及交通事故发生的概率大小。若是路面平整度达不到相关标准,便会导致行驶的车辆出现颠簸的情况,并且导致驾驶人员对车辆的驾驶造成困难,引发不必要的安全事故。因此,在面对这样情况的时候,需要相关的单位在施工过程中对施工环节进行严格的管控,确保桥梁的路面平整度达到标准。

为了能够最大限度实现对路面平整度的有效管控,相关的施工单位不但需要保障其施工的质量以及工序的正确性,而且需要采取其他的辅助措施来加强控制。而在实际的工程施工中,因为施工单位监管力度不到位所造成的桥梁路面平整度不理想的情况比比皆是。决定路面平整度的重要因素是混凝土的摊铺和压实,而施工人员则是决定摊铺作业和压实作业质量的关键因素。但部分技术人员的水平比较差,难以开展对于施工质量的管控。此外,当路面建设完成之后,要对其进行养护操作,并且在不同气候条件中所采取的养护方式也是各不相同的。

2.2搭板以及伸缩缝的连接问题

桥梁的桥台位置存在着沉降问题,因此,桥梁在出现沉降的时候,桥台以及桥头两者之间难免会出现一定程度上的偏差,导致两者无法进行精确吻合,致使其桥头搭板与伸缩缝连接困难的情况发生。另外桥头搭板与伸缩缝的接口处会存在着不同情况的缝隙结构,主要以阶梯状的方式来呈现。

对于这一种情况,其存在会导致行车安全性和舒适程度遭受到影响,甚至在个别缝隙结构较为严重的道路桥梁上出现桥头跳车的情况。而且,这种情况会使行车对于道路桥梁造成一定的压力冲击,使得道路桥梁的承受压力加剧,严重时甚至会导致道路桥梁的使用寿命缩短。因此,阶梯状的缝隙结构主要是因为开展回填材料的时候使用了一些压实度比较差并且排水性能不达标的材料。

2.3路基路面受损

在施工过程中忽视了过渡段的路基压实的问题,那么在投入使用之后,便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膨胀以及收缩问题,让路基底部的荷载无法有效的均匀分布,造成路基路面出现破损的情况。若相关道路桥梁过渡区域所在的地基为软土地基,路基的抗剪力便较为低下,需要进行提高。而呈现出的情况则表现为,含水率比较高,并且内部当中的承载能力较低,进而加剧路基下沉的可能性。

3桥梁过渡段施工技术优化措施

3.1加强其过渡段的路面挖掘以及压实等工作

桥梁过渡段的路面挖掘工程中,其采用的挖掘方式通俗可以分为两个方面的内容,即横向挖掘以及纵向挖掘。这两个类型的挖掘方式都有着属于自身的优缺点,因此,需要按照实际的施工情况来进行合理选择。

施工单位应当重点加强对现场各方面的资料采集等工作,从而保障在充分研究各种数据以及参数的基础工作中,合理选择挖掘方式,选择较为科学、合理的挖掘技术。另外,在开展相关填筑作业的时候,施工单位也需要对于整个路床进行全方位的清理,最大限度上保障路床上不会有杂质。

其次,为了保障路基土层的可靠性以及坚实程度,相关单位在开展工作的时候,应当选用分层摊铺的方式开展作业,并且其填筑的方式也需要呈现出灵活多变的特点。最后,在开展道路桥梁过渡段的路基压实作业的过程中,施工单位要优先的采用分层压实的方式,主要是体现在相关的填筑环节中,需要使其能够与压实环节两者进行混合操作。当填筑作业在完后之后,立即使用压路机对路面进行压实处理,这样才能够保障压实的均匀程度。若是在施工的过程中发现区域土层中有大量的水分,施工人员可以根据其土壤当中的含水量加强压实作业的强度,这样才能够较好地提高路基路面的承载能力以及可靠性。

3.2加强路基的维护

对于路基建设的开展而言,它会在一定的程度上对当地原有的地层平衡造成较大的破坏。而路基作为原有地层当中的替换者,就需要承担着一定的荷载压力,并且其承受的荷载压力会随着道路桥梁的使用寿命而呈现出持续加大的趋势。因此,针对路基所开展的各种维护工作也是一种能够较好地保障道路桥梁工作可靠性的关键因素。

3.3加强建筑隔板

应在一定范围的干缝处凿出混凝土,可以用相同的钢筋焊接,在隔板的下边缘有效地加入钢筋,然后倒入水泥等。

在这个过程中,应该有效地施加横向预应力,以便在T型梁隔板的下边缘钻削,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增强隔板的预应力。如果发现上部结构中的平板梁铰链接头损坏,则应去除铰链接头中的混凝土并进行加固。但是,在此过程中,要注意结构的安全性。在加固T型梁隔板之前,应该清楚地了解当前建材的使用情况以及材料缺陷的状况,钢筋暴露和腐蚀的状况以及加固措施的科学、规范操作。

3.4墩台裂缝的加固措施

在此过程中,如果墩台和基台处理发生了裂缝,则需要首先密封裂缝。如果不允许在桥下开槽,也可以使用钢板和打磨,以扩大基础并有效增加钢筋,以最大程度地分担桥墩和桥台的总荷载。

3.5桥面铺装加固

在此过程中,可以针对桥面铺装的局部采取局部修复措施。如果发现路面损坏非常严重,则需要对路面进行改造和处理,以有效地去除和清洁原始路面。

4提高过渡段路基路面施工质量的措施

4.1制订合理的施工计划

通过制订合理的施工计划,可确保整个过渡段施工活动的有序推进,减少施工问题的出现。在落实计划的过程中,首先,要做好前期相关资料的整理工作,除了作业区域基础资料,判断作业难度外,还需整理申报资料、招标文件、区域文献等,利用BIM技术、大数据技术完成工程总量的计算工作。其次,根据各环节施工难度、施工投入情况,将施工工期合理分配到每个施工阶段,拟定相应的施工计划。最后,要做好施工计划落实情况的跟踪工作,如果存在偏差较大的情况,需对后期施工计划进行调整,确保工作能够在既定工期内顺利完成。

4.2搭建材料管理系统

通过搭建材料管理系统,确保施工材料选择的合规性,提升材料的应用效果。在路基路面施工技术应用环节中,需要应用到许多的施工材料,如搭接板、混凝土、沥青等,借助信息技术拟建材料管理体系,体系中会对材料进行细致分类,同时还会标注各类材料的基本参数,如级配、粒度、强度等,材料的参考价格需在拟定材料采购计划前进行调查,以确保采购计划拟定结果的经济性。

4.3加强作业现场管理

施工企业可委托监理单位负责施工期间的监督管理工作,监理队伍需具备较高的管理水平、应急能力,可帮助施工人员解决大部分问题。而且每阶段施工完成后,需监理进行验收,只有监理验收通过、签字确认后,才可进行下阶段施工。

结语:综上所述,桥梁过渡段路基路面施工建设离不开相关人员的有机协调和配合,建筑人员应该不断加强知识交流,学习国内外先进的建设技术,引进安全的生产设备,在不断自主创新的情况下,改变和优化施工操作方法,进而促进社会的稳定运行,提升我国的国民经济。


参考文献

[1]李迎军.简述道路桥梁过渡段的路基路面施工技术探析[J].四川建材,2020,46(9):168-169.

[2] 师岩,王亚.铁路路基与桥梁过渡段施工技术探讨[J].工程建设,2020,3(3):121-122.

[3]陈鹏.市政路桥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措施探析[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0(6):210-211.

[4]李波浪.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8,8(15):128.

[5]吴中杰.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8,8(14):109.

[6]刘善学.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7,7(36):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