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市城市色彩规划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6-08
/ 2

江门市城市色彩规划

肖轲

江门市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广东省江门市 529000


摘要:城市色彩是城市景观设计中一项重要的手段,城市色彩规划不仅仅只是对一座城市色调的确定,更是对城市自然美和自然环境和谐的体现,通过城市色彩的规划设计可以反映江门市的历史文脉及人文特色,并且通过色彩特色去识别江门这座城市,让江门市在这快速发展的城市建设中不再千篇一律。

关键词:江门市;城市景观设计;城市色彩

  1. 城市色彩的认知

城市是人类集中居住地,所谓城市色彩,就是指城市公共空间中所有裸露物体外部被感知的色彩总和。城市色彩由自然色和人工色两部分构成。在城市人工色构成中,还可再按物体的性质,分为固定色和流动色、永久色和临时色。

  1. 城市色彩的意义

城市色彩对于城市来说,它是一座城市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它是城市人居环境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矫正城市建筑无序状态的重要手段;它是城市现代文明的体现。

  1. 规划背景

目前江门市城市建设处于高速发展和快速扩容的过程中,由于缺少对城市色彩的重视和控制,各种色彩的新材料、新涂料争奇斗艳,城市色彩现状杂乱,没有明确的主导色调,色彩趋同与色彩滥用的现象并存,若长期演化下去容易造成严重的视觉污染,影响城市居民的身心健康,减少外伤对城市投资的热情和信心。

  1. 城市色彩实例借鉴

南京城市色彩的定位:总体特征是梧桐素彩,锦绣妆花。“梧桐树的树干灰色和灰绿色相间,呈现出高明度层次丰富的暖灰色调,这和南京城的主要色彩非常搭。”规划专家将之称为“梧桐素彩”,并将它定位为南京的主色调。

杭州城市色彩规划结构:“双核、三轴、五心、十四分区”。形成中墨-浓墨-厚彩-水墨-中彩-淡彩的线性系列色彩主题。

  1. 色彩目标

紧密遵循江门市主城区城市设计的总体目标定位,通过色彩规划管控约特色形成,突现“侨乡人文名邑、山水宜居城市”的城市特色风貌。

实现对江门主城区内建筑及环境等的色彩景观科学管控与优化,营造符合用色合理、层次分明、特色突出、品味高雅的城市总体形象。

充分运用各色彩规划体系的标志色,因地制宜地结合不同风格建材,营造江门市主城区各区域景观独有特征,构建和谐中蕴含别样魅力的城市景观。

创建建筑色彩规划科学管控工具,建筑色彩景观的合理建设与持续发展。

  1. 指导范围

主要指导江门市新城区建设和老城区改造,为新城区开发的总体色调与城市生态环境相结合,营造具有江门本土特色的新城市格局;对老城区主要街道及片区的建筑进行适当色彩翻新整治,融合自然环境,打造舒适宜人的老城环境。

7、城市色彩思路结构

结合江门市城市定位、气候和自然环境、历史文化、市民色彩取向、城市规模等因素,系统性地开展色彩现状调研,通过科学分析,为江门市未来发展拟定城市色调。

8、城市未来色彩方向

新建筑:江门市的新建建筑色彩基调是灰色系、低艳度,未来的色彩应该与现状的优秀色彩统一风格进行规划;

传统建筑:江门市的传统建筑的建筑色彩是市民最常见的、最亲切的、自然的色彩,尊重当地居民的用色习惯,调和过去、现在、未来的色彩规划;

历史街区:长期的历史积淀而成的材料和色彩,给人一种沉静、稳健、和谐的感觉,历史街区应继续传承历史色彩文脉,沿袭长时间形成的亲切习惯的材料和颜色;

艳丽色彩的建筑:高艳度色彩的建筑会破坏街道色彩的连续性和历史文化感,鲜艳的色彩需要和谐应用在素雅的历史街区的色彩规划上;

公共设施:公共设施应运用自然风格、黑灰等低艳度色为基调,和江门自然相融合。

9、城市色彩分区

通过对现状城市色彩的数据采集,将江门市主城区进行色彩分区,在划分片区时充分考虑片区不同历史文化内涵、自然地理条件、用地规划布局、功能分区及发展定位,实现各分区的整体色彩风格定位,形成各具特色、整体协调的江门城市色彩环境。

每个片区在总体上呈现出“彩度由中心向周边降低”的变化模式,规划将江门市主城区划分为6个片区。

老城色彩控制片区:老城区包含蓬江区、高新(江海)区、新会区三区的老城区,老城区蕴含着浓厚的历史底蕴和生活气息,给人一种温馨、舒适的感觉。所以拟定老城区的基地色调为暖灰色、红橙灰、橙黄灰、白灰,结合街头绿地和社区空间,以绿色、蓝色为辅助系色调。

新城区色彩控制片区:新城区是江门市主城区近年来快速发展的地区,以商业金融、居住和行政办公位主,给人一种明快、现代、高效的感觉。所以拟定新城区的主色调为浅黄灰、蓝绿灰、青褐灰和银灰色,结合商业建筑的特点,以亮色系做为辅助色调。

人才岛色彩控制片区:人才岛是江门市未来的科学研发基地,是人才集聚的地方,需要一种宁静、清爽的氛围。所以拟定人才岛的主色调为浅褐灰、浅黄灰和浅灰色,配合丰富的景观要素,以蓝、绿色最为辅助色系。

枢纽新城色彩控制片区:枢纽新城是新会区未来的核心所在,是新会区重要的经济发展地,需要营造一种现代、高效、成熟的环境氛围。所以拟定枢纽新城的主色调为浅黄色、银灰色、蓝绿灰,结合小鸟天堂、南湖公园、南坦岛等绿化环境元素,以蓝、绿、黄为辅助色系。

产业新城色彩控制片区:产业新城是高新(江海)区未来的发展核心,以高新产业为主,拥有完善的居住、商业等配套设施,为做好招商引资,需要营造一种明快、清爽、先进的环境氛围。所以拟定浅黄灰、银灰色、暖灰为主色调,为打造片区亮点,结合白水带风景区,以绿、蓝、红灰、蓝灰、橙灰为辅助色系。

自然环境色彩控制片区:江门市主城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形成“多山环城、两江抱城、一水融城”的自然资源生态格局,郁郁青葱的色彩,衬托出整个城市生机勃勃、充满活力的气息,为了使自然要素更融入城市,加快建设城市生态公园,对山边水边进行照明规划,以冷灰色、橙黄及部分鲜色系作为辅助颜色。

10、色度标定

对江门市主城区进行系统建模,采集主体城市色彩数据,科学有效地对主城区的城市色彩进行标注及提取色彩总图。

拟定主城区的主题为“水墨侨都,蓝调新城“,以暖灰、灰蓝为主要色调,辅助色为白色。

城市色彩枕卧山青水绿天蓝的自然环境;承袭水墨侨都,延续传统历史建筑厚重灰色调、暖灰复合色调;构筑蓝调新城,彰显现代都市简洁干练的蓝灰、灰白复合色调。

11、色彩管控

通过5种分区色彩管控作为江门市主城区未来城市设计城市色彩的指引。

历史地区:承袭传统岭南色彩,保护传统艳丽多元色系、西方文化色彩、近现代代表色彩,留住历史城区色彩记忆;

骑楼:结合骑楼建筑特点,将骑楼建筑构件分为墙体、立柱、柱础、玻璃以及构件五大部分进行色彩管控,背景建筑与主体建筑相互衬托,广告牌与建筑协调融合、界面形成序列,着重控制尺度与色彩,重塑历史城区线性色彩序列。

传统街巷:制定街巷建筑立面色彩指引,确定不同风格建筑材料的运用及色彩的推荐,塑造特色有序的街巷色彩。

现代地区:梳理现状配色较好的原始色彩,发展运用,确定各类建筑的色彩应用,塑造具有地区特色的现在都市色彩。

市政道路设施:确定公共设施、道路广场、夜景灯光、流动色、自然色色彩应用,打造整洁有序的道路色彩。

参考文献

[1]程珊;冯兵.城市色彩基调的影响因素[J].城市问题,2011(3).

[2]马松杰;葛毅鹏,城市色彩景观设计制定和管理模式研究洛[J],洛阳理工学院报(社会科学版),20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