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学困生"的有效辅导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6-08
/ 2

小学数学 "学困生 "的有效辅导策略

裴养松

广西北海市合浦县西场镇欧屋小学 536129

摘要: 学困生一般是只学习成绩暂时落后、学习成绩较差或者学习自主性不强的一类学生,一般不能达到教育大纲所规定的要求。数学学困生则是指在数学教学中无法跟上教学大纲,行为懒散、不能很好的理解数学发散思维的学生。小学数学学困生存在于每一个班级中,如何提升他们的数学成绩是每一个老师头疼的问题。本文这对小学数学学困生的问题提出一些辅导策略,希望通过对学困生进行有效辅导,提升他们学习能力。同时对学困生的有效辅导进行一定的思考和实践。

关键词:小学数学;学困生;有效辅导;策略

前言:数学是小学教科目中的重要一环,同时由于数学本身具有较强的逻辑性以及抽象性,再加上学生个人、家庭等原因,导致产生一批数学“学困生”。而在当下教育教学中,抓基础、共同提升、因材施教、不放弃一个学生已经成为教育工作者的共识。然而在辅导学困生方面,由于教师个人时间、精力有限以及学生个人理解能力、自制力等原因,存在事倍功半的尴尬局面。本文就数学学困生的有效辅导进行探讨,寻找数学学困生有效的辅导策略。

  1. 小学数学学困生的产生原因

学困生的产生是综合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不但有家庭、教育等外部方面的原因,也有学生个人智力情况、行为性格、学习习惯等内部原因。

内部原因:1.学生缺乏学习积极性以及主动性。在上课过程中注意力不集中或者不愿听课,在下课后也不能很好地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主要表现为学生贪玩、自制力差。2.学生个人学习方法不适合自己。在学习过程中,没有形成提前预习课程的习惯,学习拖沓,导致积累的问题越来越多,最后成为学困生。这类学困生对知识的掌握只停留在表层,没有真正消化吸收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3学生存在自卑心理。自卑心理的产生是多方面的,可能是由于家庭原因,也可能是由于个人能力问题,这需要家长以及老师协同解决,发现产生自卑心理的根源,并及时解决。如在课堂上多多表扬学困生,多给予学困生表现自己的机会,让他们得到老师以及同学的认可。在家庭中也许多多肯定他们的能力,最终消除学生自卑心理。

外部原因:1.社会方面原因:随着电子产品的普及,小学生从小就开始接触手机、平板电脑、电脑等电子设备,由于小孩自制能力差,很容易被电子游戏等吸引,进而沉迷手机游戏,导致小学生没有经历学习,甚至出现厌学情绪。2.家庭方面原因:目前部分家庭家长年龄过大,家庭驾驭观念落后,或者过于宠溺孩子,或者只给予孩子丰富的物质支撑,而在家庭教育方便比较欠缺,让部分孩子贪图享乐、不知奋斗、缺乏自信心以及积极进取的恒心。还有部分家庭坚信“棍棒底下出成绩”,导致学生与家长产生对立情绪。或者由于家庭不和睦、离异家庭等原因,导致学生无心学习,甚至产生孤僻心理。3学校方面原因:部分教师教育方法古板,没有充分考虑和尊重学生的心理特点和人格独立,没有做到因材施教,导致学生对学校以及老师产生不满情绪。而在遭遇学习困难伙子和挫折时,没有及时得到老师的支持与帮助,反而被老师忽视或者责备,此时厌学情绪以及对老师的不满就会产生并积累,长时间的积累便会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甚至出现与班集体对立的情况发生。

  1. 小学数学"学困生"的有效辅导策略

  1. 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让他们“想学”

针对数学学困生,应根据他们的特点,提高数学的趣味性,充分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可以把有趣味教学植入到教学过程中,把著名数学家的故事编入课堂,通过生动的故事描绘,激发学生对数学的热爱,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通过把学生们经常遇到的需要用到数学解决的问题设置成课堂情境,在课堂上模拟实际情境,学生引入到教学情境当中。如在安排学生春游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让同学们计算本班级所需要花费的票价等。通过创建与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提升学生们对数学的兴趣,然后通过老师的耐心讲解,提升学生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动物园门票成人票9元,儿童票4元,小米和爸爸、妈妈一起去动物园,用20元来买门票,那么钱够吗?这种与生活相关的问题,更能够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

  1. 正视差异,关注情感态度,让他们“敢学”

面对学困生,作为教育工作者,首先需要正视学生之间的差异。面对好学生老师能做到慈眉善目,面对学困生,老师也不能变得‘凶狠’。正是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才要更好地安抚学困生敏感的内心。在学困生的个人人格得到充分的尊重,不安的内心得到安慰、理解以及帮助后,他们才真正的在课堂上以及面对老师时不会出现惶恐,才能真正的“敢学”。

首先,教师应调整自己的态度,承认学生之间的差异,面对学困生时,应给予他们一个适合自己的目标。同时面对学困生时,应主动贴近他们的生活、学习情况等,了解他们出现问题的原因,并积极帮助他们改善学习方法,解决面临的问题。只有这样给予学生最大的人文关怀,真心对待每一位学生,学困生才会给予老师以真心,学困生也就不会出现‘不敢学’的问题了。

  1. 找准恰当的切入点, 让他们“能学”

找准切入点,首先需要了解学困生目前掌握知识的情况:学困生掌握的知识没有形成系统,而是孤立的知识点,没有形成逻辑思考的能力,然而学习不仅仅是教师简单的知识灌输给学生,而是由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学生不是简单被动地接收信息,而是主动地建构知识的意义,这种建构是无法由他人来代替的 。因此教学应当把学生已有的知识点作为新知识增长的基础,引导学生在原有已经掌握的知识中生长新的知识。

在辅导学困生的过程中,老师应多注意倾听,了解学生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找到恰当的契入点,只有这样,辅导才能事半功倍。比如辅导学生加减问题时,应注重找到学疑惑的原因,然后根据原因找准辅导切入点,并对学生的知识进行拓展,最后在进行巩固练习,提升学生数学能力。

  1. 重视数学基础知识,让他们“会学”

学困生一般对数学基础知识掌握的不是很牢固,甚至基础知识掌握出现漏洞等问题,这就需要对他们的基础知识进行巩固,让他们‘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首先需要老师引导他们在数学基础概念意义理解上加强巩固,强化基础概念,重视概念、定律、法则的理解,从而形成数学的基础技能。在巩固基础之上,加强学生数学感悟能力,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自主学习的能力,最终让他们“会学”。

例如在辅导有一定四则运算基础的张强同学做简便运算。

老师:“32×125,用简便方法可以怎样算?”

学生如果不理解,老师可以继续分析

“32可以分成几和几?”

如果学生还是不理解如何进行有效分解,老师可以换个方面进行提问。

“125 乘几等于 1000”老师换了角度,改了个问题。

学生如果还不是很清楚的话,老师需要进行进一步的引导:

老师:“125×8 等于多少?”

如果学生依然回答不出来可以要求学生进行计算。

“动笔算一算”。在草稿本上,张强列起了竖式。

终于得到了答案:1000。

老师:“125 乘 8 等于 1000,我们再来想,32可以分成 8 乘几?也就是 8 乘几等于32?”

“8乘4等于24”这回张强回答得很顺利。

师:“对啊,你想把32分成 8乘 4,125 先乘 8 又正

好是 1000,1000 再乘 4”。

“这样你会做了吧?!”

上述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出,要让学生能正确地运用简便方法计算“125×32”,关键有两点:一是学生必须具有对 125×8=1000 进行快速反应的能力,二是能熟练的应用乘法结合律对如 125×8×4 这样的连乘式题进行简算的能力。如果这两项基本能力尚未具备,具体的针对125×32的辅导也是盲目的,也是无效的。

结语:数学学困生辅导,应因材施教、因地制宜,正是学困生,用真心换真情,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再利用有效的辅导方式帮助他们成长,鼓励他们“想学”、“能学”、“敢学”、“会学”。

参考文献:

[1]李兴裙.小学数学学困生解题能力提升的辅导策略[J].教育界,2019(12):121.

[2]王浙锋.小学数学学困生的有效辅导策略 [J]. 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 ,2019(04):114.

[3]靳明珠.探析小学数学学困生转化的策略[J].学周刊A版,2015(5):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