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的收集与处理》教学设计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6-07
/ 3

《信息的收集与处理》教学设计

丘果

贵州省贵阳市环西小学

  1. 指导思想

教师对于综合实践课程教学的开展和实施,要强调学生综合运用各学科知识了解,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训练和培养,因此学生的研讨探究活动更多的是在确定课题要求的情况下,根据自己组的特点以及活动目标来共同开展活动。要学生对于问题的出现提出自己的看法,通过体验从而形成认知,再加以指导教师的关键性辅助,最终得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使之综合能力得到培养。在小组活动过程中学生需要根据各组研究内容和目的来有意识的收集相应资料,这些都需要他们自己去思考,发现,解决。在学生自主开展活动的同时会面临多方面不同类别的信息,如何更有效的实现目标则需要他们在实际操作中感受,领悟,同时通过体验从而形成认知。根据引导学生对信息收集整理能力的提升为目的,来进行这节课的教学设计,让学生能根据他们自己小组的特点和需要来有效的对相应信息进行收集和整理,懂得小组合作的重要性,并能完成对信息的了解,切实让学生领悟到在活动过程中合作的意思,从而在接下来的活动开展中再接再厉。

二、前期分析

1、教学内容分析

对于指导学生如何对相关信息的收集和整理,在整个小组活动过程中属于自始至终贯穿的一个部分。学生们在经历了课题的确认以及小组分工之后,已经开始了各组围绕活动目标进行的研讨活动。与此同时,很多组会感受到在具体研究过程需要对各方面的资料信息进行收集和整理,有的信息单纯的依靠组员各自进行观察和查询,是不能很好的发挥作用,还容易出现重复和遗漏的情况,所以需要教师来引导他们懂得如何安排收集的方式。小组成员合作的作用将一直贯穿于整个活动中,因此需要学生能明白收集整理信息的途径和意义,更需要认识到合作开展活动是更有效的方式,小组进行合作是不可缺失的环节。而如何让学生明白合作在资料的收集和整理上的重要性,就是本课教学中需要重点强调的部分。

2、学生情况分析

本年级的学生对于活动的实施和研究性学习的开展过程是了解的,他们已经进行过多次的信息收集整理活动。因此在日常的指导过程中不需要教师过于繁琐的讲解和过于细致的指点,重在引导学生的认知,让他们自己观察思考,发现问题所在之后,提出疑问并列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在平时各组开展活动的同时教师进行巡视和观察,不过多参与组内互动。不定时请小组进行汇报或者是与小组成员交流,从而对活动开展情况进行了解,以便于教师对教学策略和方向进行相应的调整,让教师的指导活动更有利于学生研究小课题的开展。

在学生的活动过程中,面对出现的问题需要他们解决,同时也需要教师充分结合学生日常展现出来的经验和能力,引导他们思考并及时小结。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有了初步的认知能力,能自行发现不足并进行思考和归纳。因此,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适当的提示和引导,使用一些直观的方式和方法让学生根据实际进行提取。本节课教学过程中,还要让学生主动体会到组员合作开展活动意义和作用,并能在今后的小组研讨活动过程中体现。同时,应让学生懂得合作不单是针对信息的收集整理,而是整个研讨活动中的主要开展模式,这个点要让学生认识到。还需要引导学生明白如何更好的进行合作,从中理解和体会到尊重他人,团结友爱的理念。

3、教学重点及难点

设计本课关键是为了让学生懂得在小组活动过程中,除了自身进行一系列的体验活动外,还需要组内合作,把每个组员的任务和所得进行交流整理,及时进行收集方式的调整,能对收集的信息进行更有效的整理。并能在接下来小组活动的实施过程中进行更好的配合。其中难点是学生要明白如何根据自己小组的需要和自己的特点来完成任务,以及怎么样才能更好的和组员进行合作交流。通过指导学生增强合作意识的过程让他们感受到合作的重要性,明白尊重他人的意义,对他们进行相关德育教育的渗透。

  1. 教学策略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直接把可能出现的问题和解决的方式向学生进行描述和传授,这种教学方法过于苍白和简单。如果学生对于问题和不足的认识来自于他们自己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的认知和感受,这样得出的结论会更具有真实性,更适合学生的学习方式。因此这节课上安排情节表演,观看故事视频,小组观摩讨论小结等具有直观,学生参与性强的方式来进行教学,学生们能在实际过程中做到所见,同时能有所得。小组进行讨论后汇报各自的观点,随后能制定出更好的适合自己的收集整理信息的方式,这样效果会更好。

  1. 教学目标

学生在教学活动过程中,能综合运用各学科知识,了解,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在实施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能在活动过程中发现自己的不足,初步养成他们的自理能力,还需要学生对于问题的出现提出自己的看法,通过体验从而形成认知,再加以教师的关键性指导,最终得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使之综合能力得到培养。学生能根据他们自己小组的特点和需要来有效的选择对信息收集和整理的方式,并能应用到随后的活动开展过程中去,切实让学生领悟尊重他人意见,团结合作的重要性,并在随后的活动过程中持续的对各方面的能力进行锻炼与提升。

  1. 教法与学法

1.观察:让学生观看指定小组成员的表演,通过直观的情景来认识到存在的 问题,另外展示常见的收集和整理方式,让学生观察对比,从而联系到自己小组活动开展的情况,发现并能解决问题。

2.引导:播放故事视频,学生看后思考同时进行小组讨论,感受到分工合作,倾听他人观点的意义,能应用到小组今后的活动过程中,提升小组工作效率。

3.思考:学生在了解收集整理信息方式的基础上,教师进一步启发他们思考如何根据自己小组的特点和需要来进行活动开展,并且对合作后小组探究成果是否有提升进行确认。

4.比较:各小组活动开展情况各有不同,也各自存在不足之处。教师让部分小组介绍自己组在收集和整理环节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案,能让其他组联系自身进行思考和讨论,从而扬长避短。

5.讨论: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根据遇到的不同情况进行讨论。让他们说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同时组内成员可以共同参与。找出问题,寻求解决方案,做好组内小结并进行小组内活动记录。

六、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关注各组活动的开展情况,对各组的基本情况有所了解。针对比较突出的问题要及时进行教学指导,明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预期目的。

学生准备:各组围绕自己小组的子课题内容和研究目标展开研讨活动。确定好小组内分工,拟定活动方案,做好小组内合作,为活动的进一步开展做好准备。

课时准备:安排指定小组表演,PPT,故事视频,投影仪,学生小组活动需要的资料(A纸,笔记本,记录笔等)

教学对象: 五年级学生 教学时间 1课时


七、教学过程设计

1、教学过程流程图

教师实物展示进行导入——引导学生回顾课题,回顾活动开展情况——指定小组进行情景表演,学生观察思考——视频展示活动过程中信息收集与整理,学生谈谈感受——游戏:猜一猜,引导学生认识到合作的重要性——PPT展示,各组进行对比思考——得出结论后调整自己组的安排——教师小结,提出要求

2、具体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行为

设计意图

一.导入

1、教师展示模型的同时进行介绍,同时指名说出这些内容统称什么,引出活动过程中“信息”的收集与整理

2、回顾本学期的课题及各小组的活动内容。

3、指名小组汇报自己组活动开展情况。

1、学生听取教师介绍的内容,思考。

2、在教师的引导下回顾本学期的活动内容以及要求。

3、各小组汇报自己小组活动开展的情况,其他组认真听取。

用实物介绍来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引导他们对本学期小组活动安排和开展情况进行一个回顾,反思一下自己的任务完成情况,为接下来的环节做好铺垫。

二.




环节一

1.安排学生表演出小组收集整理资料过程中的存在问题,组织其他学生观看并思考。

2.教师提问:刚才的表演体现了什么情况?你们的小组出现过类似的问题吗?

3.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更好的对信息进行收集和整理。

4.指名说说自己在信息收集活动开展中的完成情况。

1.各组学生认真观看情景表演,边看边联系自己小组的情况进行思考。

2.小组进行讨论,对照情景表演的内容联系自己小组的情况进行小结。

3.说说该如何去更好的收集和整理。

4.各组安排汇报员对自己组的情况进行汇报,同时听取其他组的情况。

用情景表演的形式引导学生思考,从而联系到自己小组活动开展过程中的情况,直观的方式能让学生的代入感更强,更容易让他们发现问题,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小组内讨论的进行有利于学生间的交流和互动。

环节二

1、播放微课——《工作室如何定进行设计》。

2、让学生观看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说说观后感。

1、学生以组为单位认真观看介绍视频,观看过程中可以做记录。

2、小组内讨论,交流观后感,说一说工作室在信息收集和整理上是如何去做的。

让学生了解工作室是如何完成一个项目的简单流程,有利于引导学生进一步明确自己小组活动开展的方向和方式。重点让他们联系自己小组的情况,懂得合作的重要性。

环节三

组织学生参与游戏

《猜猜是什么?》

1.出示要求:

学生们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根据抽取到的卡片提示,用身体和动作来造型,其他组来猜一下模仿的是什么。

2、要求各小组按照要求,进行商量讨论,组员间合作。

3.组织各组进行展示,同时进行评比。

4.要求获胜组谈谈是如何做到的。

5.安排其他小组对获胜组进行采访。引申出合作在小组活动中的作用。

1、学生认真听取游戏要求,做到明白游戏规则和目的。

2、小组内进行商量,进行分工安排和合作练习。

3、各组学生依次进行展示,同时注意观看其他组的展示。

4、获胜组进行反思小结,说说他们是怎么做的,分享经验。

5、其他学生对获胜组进行采访,进一步感受小组合作的重要性。

游戏一直是学生非常喜欢的环节。通过游戏的参与让学生从实践中获得感知和结论,从而能联系自己小组的情况进行调整。各组在准备分组展示的时候能更加体会到合作的重要性,再加上获胜组分享感受以及其他小组进行采访,都是一个思考讨论小结归纳的环节。学生能在具体的活动中获得认知,从而对他们各方面的能力进行锻炼和提升。

环节四


1、PPT展示信息收集整理的常见方式。

2、让各组对照进行思考讨论,调整自己组的方式。

3、指名小组用投影仪展示并介绍他们修改调整的内容。

1、学生对照ppt内容,分组进行观察思考,讨论后进行修改。

2、各组选出汇报员,把自己小组的情况向全班进行展示。

学生通过前面的教学环节的开展,已经对信息收集整理的方式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同时能体会到组员合作在小组活动过程中的作用。小组讨论并进行汇报展示,彼此进行分享,有利于探究活动的开展。

课堂

小结


1、让学生思考,说说今天感受到了什么。

2、引导学生认识到在收集和整理环节,合作的重要性。

3、组织各小组进行组内评价。

1、组反思今天活动开展的情况。

2、进行讨论,做好活动记录。

3、天各组成员进行评价。

学生已经有了足够的体验和感悟,教师的小结让他们对整个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有了更深的认识。评价环节的设置让各组能及时的对本课进行反馈,为接下来的活动打下基础。

布置

作业


提出要求:在今后的小组活动中,要相互合作,相互配合,做到更有效的对信息进行收集和整理。

学生小组进行讨论,做好组内小结和记录。

对接下来活动开展提出的要求,能提醒学生如何做更有效。


八、教学评价设计

今天我完成的任务

我在课堂活动中的表现

做得非常好画“★★★★★”做得比较好画“★★★★”
还需继续努力画“★★★”

保持课堂纪律,认真观察,认真听取其他组汇报。

主动提问,积极思考,能针对问题提出自己的建议。

动手动脑进行探究,工作时认真、细心,有创意。

活动中准备充分,态度认真,及时地把收获、体会等记录下来。

是否积极参加小组活动,收效显著。

乐于合作,乐于听取同学的想法和意见,愿意和同学交流自己的收获。

我觉得今天自己在这些方面做得好:

愿意思考问题、研究问题了。( )

愿意和同学合作了。( )

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了。( )

做事情更有计划性了。( )

懂得倾听意见,尊重他人了。( )

学到了一些知识和方法。( )

自我评价:


签名:

小组评价:


签名:

老师评价:


签名:

九.预设教学效果及反思

教学设计中安排了指定小组成员针对性表演,目的是让学生通过直观感受能设身处地的联系到自己小组是否有同样情况产生,让他们有共鸣,从而激发他们思考,在教师的引导下认识到小组在信息收集和整理方面需要进行合作。这个环节应该能较好完成,同时达到预期目标。如果有小组有不同意见,觉得各组分头进行收集整理即可,教师可以让他们说说自己的观点和理由,随后根据具体情况来进行引导,最终引申至合作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