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兽医工作中动物检疫现状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6-07
/ 2

畜牧兽医工作中动物检疫现状分析

帕提古丽 ·买买提

墨玉县阔依其想畜牧兽医站

摘要:本文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明确畜牧业发展过程中,兽医检疫工作的重要性,通过分析现阶段畜牧兽医实际工作中所面临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改进策略以提升我国畜牧兽医检疫工作质量,进而推动我国畜牧业发展。此次研究选用的是文献研究法,通过对相应文献的查找,为文章的分析提供一些理论基础。通过文章的分析可知,目前我国畜牧兽医工作中的动物检疫工作在思想意识、养殖模式、人才技术、监督管理等多方面受到限制,因此需要从转观念、改模式、引技术、重法治四方面入手展开改革,以提升整体畜牧兽医工作中的动物检疫水平。

关键词:畜牧业;兽医工作;动物检疫


前言:新时期下我国畜牧业发展迅速,保障了食品供应安全,增加了商业出口及工业生产能力。现阶段畜牧业肉价走势良好,配合扶贫政策的实施使得区畜牧业成为基层地区新的经济增长点,但同时禽流感、猪流感、疯牛病等疫情形势严峻,在畜牧兽医工作中的动物检疫环节稍有疏忽就会导致危害人体健康和损害经济效益的双重风险。因此,本文此次研究的问题和提出的策略对优化畜牧兽医工作中的动物检疫工作具有理论性意义,对于促进我国畜牧业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1. 畜牧兽医工作中动物检疫问题现状

  1. 思想陈旧,检疫意识淡漠

近年来我国畜牧业正处于产业转型的关键时期,不仅生产规模扩大而且行业更加深入基层,已建成一定规模的产业升级过程中更加追求经济效益,基层地区新发展的产业经验不足,这导致了动物检疫机构工作滞后。一方面致使兽医一线工作者责任感缺失,工作态度散漫积极性不足,另一方面使得养殖户对防疫工作缺乏科学认识,为了节约养殖成本拒绝配合兽医工作,整体防疫工作效果大打折扣。

  1. 散户养殖,检疫效率低下

我国畜牧业以基层散户养殖为主,虽然在我国畜牧动物产地动物检报点的建设工作已经开始推进,但对于农村基层而言,复杂的地理条件闭塞的交通通讯,不利于检疫工作的规模化推行。农户散养的方式增加了检疫工作的工作量,不同的牲畜的检疫程式方法不同,同一类牲畜疫苗接种批次和屠宰工作批次存在差异,使得检疫统计数据数量庞杂,难以保证兽医工作中的疫苗接种以及屠宰检疫完成率。

整体偏低

  1. 技术落后,检疫人才不足

由于我国畜牧业发展还在上升阶段,完整产业链尚未形成,以畜牧兽医动物检疫为代表的相关配套服务机构的发展仍处于探索阶段,尤其对于畜牧业基础设施不完善、地理位置偏远、科技发展落后的基层乡村地区。一方面检疫技术药物的引入受到经济、通讯水平限制,使得现有检疫站向现代化、高配置的转型出现困难,另一方面卫生服务设施落后,养殖户对待检疫工作者存在怀疑态度,导致兽医检疫专业人才流失。

  1. 管理混乱,检疫监管缺失

虽然在我国主要畜牧业产业区已经实现了新检疫模式的改革,相关企业已经建立了相关防疫管理制度。但在农户分散、畜牧养殖体系尚未形成的基层地区,对于畜牧兽医工作中的动物检疫环节的管理仍存在缺口。分散养殖下动物数量统计困难,农户存在侥幸心理,逃避检疫工作,针对动物检疫的惩办机制力度不够,群众监督意识淡漠,未形成政府与民众的双重监督,不利于畜牧兽医动物检疫工作开展。

  1. 畜牧兽医工作中加强动物检疫措施

  1. 转变观念,增加检疫宣传

关于畜牧兽医工作中的动物检疫宣传,既需要针对兽医从业专业人员进行专业意识的培养,也要针对动物养殖户进行有关检疫重要性的科普工作,实现双向互动和有机循环。结合当代的先进科技,将互联网技术、移动通信技术充分利用起来,实现全方位的宣传教育[1]。加大动物检疫工作细节的专业化培训力度,通过畜牧兽医专业意识的提升渗透进农户的养殖工作,大力宣传动物检疫在畜牧业产业进程的重要作用,提高养殖人员对于检疫工作及兽医人员的重视程度给予兽医工作热情与积极性。

  1. 生产转型,规范检疫流程

在畜牧业的实际发展中,分散式的养殖、经营和售卖不利于畜牧业产业链条的形成,减低了兽医检疫的工作效率。基层政府应当发挥主动牵线带头作用,大力发展区域畜牧业龙头企业,将散户经营者通过合作社的方式联合起来,用互利共赢代替恶性竞争,对不同动物品种进行分类,统一幼崽培育、疫苗接种和屠宰售卖的时间点。充分考虑当地人口密度,对动物检疫报检点合理设置[2]。提高检疫流程专业性,节约反复走访所带来的人力时间成本,降低数据统计难度,便于兽医专业人员进行检疫工作。

  1. 资金支持,引入专业技术

我国畜牧业尤其是基层畜牧业规模化转型迟迟无法推进,其主要原因在于脆弱的资金链条无力支撑产业化发展,农户急于将畜牧产品快速变现以维持地方畜牧业运营,无暇顾及产品深加工和其他辅助产业的建设。所以要在全社会开阔融资集资渠道,不能仅依赖政府的资金补贴和优惠收购政策,应当树立市场意识,吸引民间企业进行投资,不能仅依靠增加养殖数量获取利润,应当关注市场动向,将资金投入设备技术升级,转变生产方式,提高生产力水平。

  1. 有法必依,完善监管体系

建设高效的畜牧兽医动物检疫监管体系需要通过多方合作,共同促进。对于政府而言,政府应当督促检疫法律法规的完善,针对责任意识淡漠的兽医工作者及逃避检疫引发动物疫病的畜牧业养殖农户设立严格的惩办方法。对于检疫机构而言,地方检疫站点应当建立责任制管理制度,严控兽医工作者的从业标准,完善并加大检疫规定的实施力度。动物检疫监督执法部门应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以及信息媒介,善于形成舆论监督[3]。对于地方群众而言,养殖户及普通民众应当依法行使自己的监督权,以监促检支持畜牧兽医动物检疫工作。

结束语:通过文章的分析和研究得知,改善畜牧兽医工作中动物检疫环节将有利于畜牧业健康发展、国民经济平稳运行、人民生活安居乐业。但现阶段的畜牧兽医工作中的动物检疫环节面临:思想陈旧,检疫意识淡漠、散户养殖,检疫效率低下、技术落后,检疫人才不足、管理混乱,检疫监管缺失四方面问题。依据此,本文围绕思想意识、养殖模式、人才技术、监督管理提出了相应的四点建议:一转变观念,增加检疫宣传、二生产转型,规范检疫流程、三资金支持,引入专业技术、四有法必依,完善监管体系,这对现阶段我国畜牧业兽医防疫工作的有序、高质量展开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刘京栓. 畜牧兽医工作中动物检疫现状分析[J]. 吉林畜牧兽医,2020,41(05):64+69.

  2. 万丽娟. 畜牧兽医工作中动物检疫现状及措施[J]. 畜牧业环境,2020(11):44.

  3. 辛尚国,朴永杰,刘爱玲. 畜牧兽医工作中动物检疫现状分析[J]. 今日畜牧兽医,2020,36(09):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