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猪疾病的种类与防治及检疫检验方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6-04
/ 2

种猪疾病的种类与防治及检疫检验方法

吴绪梅

乐山市 井研县研城街道畜牧兽医站 613100

摘要:近几年,我国的养殖行业发展速度较快,发展规模不断扩大,特别是养猪业。养猪业发展中,种猪所发挥的作用不容小觑,需要饲养人员对其给予足够的关心与照顾。但是,在养殖种猪中仍然存在需要解决的问题,比较典型的是疾病问题。如果不及时治疗种猪疾病,很容易影响其健康与繁殖,甚至造成食品安全问题。本文就种猪疾病的种类与防治及检疫检验方法展开了一系列的浅谈。

关键词:种猪疾病种类;防治;检疫检验方法


前言:基于社会发展的背景,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生活质量也有所改善。在人们的生活中,食品安全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猪肉以及各类以猪肉为食材的加工食品经常出现在人们的餐桌上,其质量能够对于人的身体健康形成直接影响。近几年,不同疾病对于养猪业造成了较大的影响,使得种猪出栏率逐渐下降,养殖户所承受的经济损失较重,阻碍养殖场持续发展。针对这样的情况,应该对于种猪疾病的种类进行深入分析,并采取针对性的防治与防疫检验方法解决种猪疾病问题。

  1. 种猪疾病的种类

  1. 消化系统疾病

在种猪养殖中,消化系统疾病较为常见。患该病的种猪会出现如下症状:粪便不成形、呈现青绿色活黄绿色的水状,食欲不振,体重出现下降的情况。这种疾病对于种猪的身体健康有所损害,还能够对于销售价格形成影响。在消化系统疾病中,血性肠炎的发病率较高,使得种猪的粪便中有血,食欲不振。一般情况下,种猪生长环境因素是其主要的致病因素,比如,猪舍通风不畅、温度较高,使得病菌大量滋生。另外,养殖人员对于消化系统疾病的忽视也能够在一定的程度上造成种猪患病。

  1. 肢蹄病

肢蹄病发生于种猪的关节处,这种疾病一般会使得种猪出现腿关节肿大,甚至脚部破裂的症状。如果没有为种猪提供及时且有效的治疗,将会使其并不能正常站立,进食减少,出栏时间被延长,猪肉的品质也会随之下降,从而给养殖人员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

  1. 皮肤病

在种猪疾病中,皮肤病属于常见症状,主要使得种猪表现出在皮肤表面出现大小存在差异的结节,产生瘙痒感。为了减少瘙痒所带来的病痛,患有皮肤病的种猪经常会在墙面磨蹭。如果没有及时治疗,会使得种猪的皮毛颜色与光泽度降低,猪体也会日渐消瘦,甚至影响其正常出栏,造成猪肉价格降低。

  1. 种猪疾病的防治

  1. 消化系统疾病防治

治疗患有消化系统疾病的种猪时,可以运用药物进行治疗,向其饲料中掺入药物。如果种猪的病情较为严重,无法进食,则可以向其体内注射15毫升的林可霉素以及10毫升的痢菌净。饲养员应该对于猪舍进行定期打扫,及时消毒通风,保证种猪生存在良好的环境当中。要想防治消化系统疾病,饲养员应该对于饲料的质量予以严格控制,禁止给种猪喂食霉变饲料。保证种猪的饮用水清洁,一旦水的颜色发生改变,则不应该给种猪食用,这样才能够从根本上控制消化系统疾病的发生。

  1. 肢蹄病防治

治疗患有肢蹄病的种猪时,应该先为其提供优质的生存环境,保证猪舍干净清洁,还要保证其生存环境足够安静,避免惊吓到种猪。另外,应该对于种猪采取隔离措施,从而防止种猪之间因为争抢饲料而打架,这样能够在很大的程度上降低肢蹄病的发病概率。一旦发现种猪出现肢蹄病,应该使用10毫升的安痛定以及15毫升的复方磺对其予以治疗。

  1. 皮肤病防治

猪舍的环境是种猪患有皮肤病的主要原因。一些饲养员并没有做到及时打扫猪舍,使得在种猪的粪便中滋生出较多的细菌,使得种猪的皮肤病患病率提升。因此,饲养员应该对于猪舍进行时常通风。如果发现患有皮肤病的种猪,养殖人员应该根据具体患病情况采用针对性的治疗方法[1]。如果种猪仅仅在局部出现皮肤病,则可以在其患病部位喷洒高锰酸钾溶液;如果种猪全身患病,则应该对其体内注射300毫升的青霉素以及7毫升的地塞米松。

三、种猪疾病的检疫检验方法

(一)屠宰前检疫检验

在对种猪进行屠宰之前,应该对其做好相应的检验工作,主要的检验内容为判断种猪是否患有各种传染性的疾病等。在具体的检验环节,应该先对于种猪进行仔细观察,了解其精神状态、呼吸、运动以及饮食的情况等,从群体中将差异化的个体找出。患病种猪大多表现出食欲不振,在其口鼻部位出现异物、精神状态不佳等[2]。基于此,对于存在问题的种猪进行着重检查,主要的方式是详细观察其相关体征,比如,皮毛、口腔黏膜、监测体温、排泄物等。值得注意的是,应该对于检查中的种猪的体温变化予以特殊注意。一般而言,种猪的体温应该保持在38摄氏度,呼吸的频率为每分钟10到20次。

  1. 屠宰后检疫检验

开展种猪检疫这项工作的过程中,不仅应该在对其进行屠宰前实施严格的检查,还应该重视其屠宰后的检疫检验工作。在屠宰后期对于种猪进行检验侧重于检验猪肉来自于患病种猪

[3]。只有通过这项检查工作,并且工作无误,达到安全标准,才能够将猪肉运输到市场环境当中进行售卖。屠宰人员在进行种猪屠宰工作中,检疫工作人员应该严格根据工作标准和科学的流程来进行,对于种猪的胴体、油脂以及脏器应该进行专项检疫。这样才能够在很大的程度上使得猪肉的质量处于健康且安全的水平。其中,对于胴体检查应该将重点放在脊柱骨的部位是否存在脓肿,是否已经将有害腺体摘除,整体是否存在血性病变等;对于脏器进行检查时应该重点检查囊虫、囊尾蚴以及浆膜丝虫等寄生虫病。从淋巴结这个关键的免疫器官来看,应该尽量将其最大纵向切面暴露出来,这样才能够清楚的看到被屠宰的种猪是否存在淋巴结肿大、变异或者增生的问题,以此作为依据判断这只种猪是否处于健康的状态。只有做好种猪屠宰后的检疫检验工作,才能够更好的保证进入市场的猪肉是符合人类实用标准的。

结论:综上所述,种猪疾病问题能够在很大的程度上影响养猪业,甚至养殖业的发展,需要饲养人员对此给予足够重视,对于种猪实施严格的饮食与生存环境控制。如果发现患病种猪,应该及时对其给予治疗,着重种猪检疫检验工作,从而向市场上输送健康且卫生的猪肉产品。通过本文对种猪疾病的种类与防治及检疫检验方法展开的一系列浅谈,希望能为促进养猪业发展提供一些参考。


参考文献:

[1]吴建葵,蔡金丽.浅谈种猪疾病的种类及检疫检验方法[J].南方农业,2019,13(23):122-123.

[2]宋丽艳.论种猪疾病的种类与防治以及检疫检验方法[J].农家参谋,2019(12):170.

[3]荣朝兵.猪疾病的种类与防治以及检疫检验方法[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9(01):230-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