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小学体育的德育渗透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6-03
/ 2

新时期小学体育的德育渗透 策略

任萍

四川省安岳县天宝九年制学校 642362

摘要:现阶段,体育改革已深入推进。体育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体育的目标也已经改变,从过去的体育锻炼到道德教育。德育在体育教育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因为基础体育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体育教育中对学生进行德育至关重要,可以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信念和体育道德,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从而促进德育的良好发展,教师要充分挖掘德育的价值。

关键词:小学体育;德育渗透;课堂教学

德育是帮助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指导手段,也是发展学校素质教育的基本前提。小学生道德教育的渗透不仅关系到学生道德观念的建立,也关系到学生个人的社会道德,人格和生活,对学生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具有重要影响。小学体育教育是一门重要的课程,可以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运动习惯,树立学生坚强的意志,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体育道德教育的渗透可以有效地彰显体育课堂的乐趣和教育性,并在培养学生的意志和素质的同时,促进体育精神的发展。另一方面,德育可以用来规范学生的规则意识,使他们能够尽快适应社会环境,并成长为具有社会责任感的人才。在体育和德育的具体渗透中,通过体现学生的积极参与,合作和竞争的氛围,并采用相应的体育或游戏的方式,为学生构建德育和自我发展的学习平台。在本文中,我将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提出相应的策略,在小学体育教育中渗透德育工作,为教学提供一些参考思路。

一、小学体育中的德育

(一)体育教师未能充分理解德育的概念

如今,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大多数教师和家长都将智力教育作为教育的首要任务,这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对诸如道德教育,审美教育和体育教育的忽视。众所周知,道德,理智,体质,美丽和劳动,道德在五种教育中排名第一。同时,发展道德育是我国教育的根本任务。从这两个方面来看,德育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但是,目前小学体育教师对德育的认识还不是很深入。许多教师认为,所谓的道德教育只是为了批判和教育犯过错误的学生,以帮助学生调整言行。这种肤浅的认识为德育的有效发展带来了极大的障碍。同时,也阻碍了体育教育与德育的深度融合。

(二)学生的自我意识差,抗挫折心理低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富裕。在这种情况下,父母宠爱孩子的现象变得越来越普遍,许多父母甚至宠坏了他们的孩子。在很大程度上,这使学生以自我为中心和自私自利。此外,父母的宠爱使学生难以承受挫折,从而导致他们的受挫能力差。体育作为锻炼人的意志和素质的学科,经常涉及一些运动,需要学生大量运动。在这些运动中,学生不可避免地会遭受一些挫折。由于他们对挫折感的抵抗力很弱,而且教师未能及时回应学生的指导,使许多学生对体育的兴趣越来越低落。小学时期是一个重要的时期,因此,广大小学体育教师必须高度重视学生道德素质的培养。

二、小学体育中德育的渗透方法

(一)以身作则,开展德育指导

作为学生日常学习的典范,教师对学生品德的培养非常巨大。对此,大多数体育教师必须加强自身的师德风范建设,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始终重视自己的言行举止,以身作则。此外,学校还可以开展一些培训活动,以逐步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

具体而言,教师在体育教育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只有在体育教师的道德教育的指导下,学生才能确保学生的良好成长。因此,教师的言行直接影响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其思想道德尚不成熟。学生以教师为榜样。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对教师有深刻的了解,会在不知不觉中崇拜教师,并会在个人成长过程中不自觉地模仿教师的言行。因此,体育教师必须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榜样作用。他自己的言行感染了学生,指导学生进行体育教育,并对他们进行道德教育,使学生可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例如,在教学中,体育教师要求学生遵守课堂教学纪律。首先,教师必须做好自律。他们必须穿运动服等,教师要注意自己的言行,并从自己做起。给学生树立榜样,引导学生,引导他们走向正确的方向,以促进体育道德教育的良好发展,培养学生的体育道德和杰出人格。

(二)举办体育比赛,以渗透团队的协作意识

小学生非常喜欢体育运动,主要是因为他们可以在体育教室进行体育运动,而体育运动已成为学生学习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小学生喜欢游戏,并愿意做一些团队合作的游戏。同时,他们可以在整个过程中实现团结与协调,相互合作将改变学生的思维方式和意识。在小学体育中,学生积极参与游戏,教师可以在游戏活动中渗透德育,以确保最佳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队列和编队中进行游戏,以训练学生遵守纪律和积极行动的好习惯。障碍跑步游戏训练学生勇敢而坚韧,勤奋意志,球类游戏,可以训练学生机智果断,团结合作,并处理个人绩效与集体合作之间的关系。杂技体操比赛,通过学生的保护和帮助,对学生进行互助性学习的教育等。只要教师认真学习教材,找出教材中的德育因素。教师要根据教育目的设计各种游戏活动,使学生在游戏活动中接受德育思想教育。

(三)尊重个体差异,抓住机遇,发展良好的德育渗透力

由于社会经验或身体健康,每个学生都不喜欢运动或缺乏运动才能。学生的运动能力有限。因此,体育教师应尊重教学中的个体差异,并平等对待所有学生。小学生表达和渴望被他人认可的强烈愿望。因此,他们在体育运动中非常活跃。但是,体育课上有很多比赛项目。有些学生面对困难的项目时会感到非常沮丧,逐渐对体育失去兴趣,甚至拒绝上体育课。因此,教师应正确看待学生的个体差异,表扬表现良好的学生,以鼓励他们继续努力,同时不应嘲笑表现不好的学生,而应鼓励他们积极的参加各种体育项目,增强学生的自信。

(四)分析比赛事件,引导课堂道德教育渗透

体育活动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竞争精神,但是竞争会产生冲突。因此,在教师的体育活动中,学生不可避免地会争吵和拒绝对方,以求赢得活动。教师一定不能对这种现象视而不见,而应利用比赛情况积极开展对学生的道德教育。

例如,在篮球比赛中,一些学生可能渴望获得胜利。为了取胜,一些学生故意违反规则。被发现后,教师应认真批评这种行为,并警告学生,尽管输赢游戏很重要,但遵守游戏规则,公平竞争,这也很重要。

(五)促进健康行为,养成体育锻炼习惯

小学体育课程的发展,其主要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从小就积极参加体育运动的习惯,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从而形成终身体育的概念,并丰富学生的体育生活。但是目前,小学生的注意力大多被电子产品所吸引,学生的主动运动的意识相对较弱。此时,教师需要积极促进学生的健康行为,并鼓励学生尽快发展体育运动。培养学生良好的运动习惯。教师还需要注意引导学生注意运动的好处和效果。

例如,让学生明白长跑的优点;鼓励学生每天步行上下学时,丰富了学生的健身计划,增强学生的体质。此外,教师可以通过激发自己对健康行为的良好经验,鼓励学生养成在生活中乐于锻炼的习惯。

综上所述,在小学体育中进行德育教学,教师有必要摒弃直接简单的教学方法,采取多种多样的对学生进行德育的方法,以有效地完成对小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在实际教学中,教师有必要结合小学体育教学惯例,教学内容和教学特点,扩大德育教学的渗透性,在不知不觉中促进小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个人修养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在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学活动开展中渗透德育[J]. 毕忠涛.华夏教师.2017(16)

[2]汇德于行,融品于动——刍议体育教学中德育教育的相关问题[J].孙海飞.田径.201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