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课堂练习绽放异彩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6-02
/ 2

让课堂练习绽放异彩

贾燕

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满庄镇第一中学, 山东 泰安 271024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学校教育应“进一步转变教育思想,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克服学校教育不同程度存在的脱离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的现象”,要按照实际需要,更新教学内容,调整课堂结构,加强基本、技能的培养和训练,重视提升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针对现在农村初中语文课堂中随堂练习较随意,目的欠明确,学生做题较茫然,达不到预期目的的现状,本人结合语文教学实践,谈谈如何实行课堂练习优化设计,提高教学效果,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一、寓学于乐,设计趣味性课堂练习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爱因斯坦也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的学习是枯燥的,久之,语文教学当然就难于逃脱费时低效的窘迫。

教学《谁是最可爱的人》一课时,我充分利用电教资源,借助《跨过鸭绿江》的影视片段,让学生感受战争的残酷、战士的伟大,学生心灵受到强烈震撼。我借此设计了两个想象课堂练习:

1、假设你就是志愿军战士,你想对人们说些什么?

3、作为一名读者,在了解了志愿军战士的感人故事后,你想对他们说些什么?

学生激情洋溢,谈得真切感人,对保家卫国有了深刻地认识。一个人,一旦有了强烈的兴趣,他就会处处思考,不畏困难,解决困难,学习将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二、寓学于应用,设计仿写性课堂练习

学以致用,是教育追求的目标。语文文本是知名作家所写成的。语言精炼,用词准确,条理分明,很值得借鉴。尤其一些句式及修辞方法,更是学生在习作上的最佳导师。学生每天接触课文,熟读成诵,印象深刻。每当这时,我总是紧密结合文章的写法,加以点拨让学生仿文练笔,淡化“大作文”的概念,从句段入手,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习得方法、提高能力。

  1. 仿写句子

“如果我是一朵鲜花,我就会给人们带来一份温馨。”这句话句式很典型,它是一个假设句,也是一个比喻句。仿写时,既要照顾句式“如果我是一 ,我就会给人们带来一 ”,又要注意前后搭配,是个训练的好句子。

2、仿写段

课例:《白杨礼赞》

师:《白杨礼赞》一文的第五小节,是非常典型的总-分-总结构。第一句话“那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笔直的干,笔直的枝”为第一层,其中“笔直的干,笔直的枝”是白杨树最典型的外在特征,“力争上游”一词则是对白杨树内在特征和外在特征的高度概括。第二层从干、枝、叶、皮四个方面按照从整体到局部进行描写,紧扣“力争上游”。第三层则用“虽……却……”“哪怕……却……”两组复句高度赞美了白杨树的顽强精神。

课堂练习:《 礼赞》

仔细观察你欣赏的一种植物,并挖掘其内在的精神,用一个词概括出来。围绕这种精神,按照课文第五小节的写法,进行细致描写。

学生有一些作品还是很不错的:

桧柏是团结向上的一种树,笔直的主干,簇拥的枝。它的干通常是五、六米高,像经过园艺师修剪过一样,直挺秀颀,仿佛要冲破云霄。它的丫枝一律向上并紧密相挨,就像一把包裹着的长把儿雨伞。它的叶子只有一寸长,却像钢针一样。它的皮很粗糙,仿佛历经了多年的沧桑。这是虽在北方风雪的压迫下却仍保持着顽强向上的一种树。哪怕单独挺立在大地上,它也会努力向上发展,不折不挠,与环境作斗争。

三、关注学生个体,分层设计练习

研究表明,学生智力发展水平呈正态分布,智商的通常分布为:超常和低常约各占人群总数的1%,偏高与偏低约各占19%,智力中常约占60%。学习能力先天有差异,一刀切,势必会造成有的学生“吃不饱”,有的学生“吃不了”的现象。这样,学生语文能力的发展就会受到遏制。承认并尊重这种差异,是主体性学习的一个重要特点。因此,对不同水平学生的要求应有所侧重。

但学习能力的先天差异并非一成不变。在良好的环境和教育条件下,经过努力,这种差异也是可以改变的。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施以科学的方法,分层次设计,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逐步提高。

比如,练习的设计和布置可一改以往命令式、强制式,给学生的练习也开设一个“自助餐”,让学生有选择范围,使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较好地参与练习,培养语文能力。如学了《三峡》一课,可以设计以下三选一练习:

1.摘录文中你认为三峡风光很优美的句子。

2.如果你在江中的小船上,面对汹涌的江水,两岸的高山,你会有怎样的感受,请把你的感受写下来。

3.学了课文,请你做一回小导游,介绍一下三峡的风光,写一段导游词。

这样的练习,由易到难,层层递进,选择空间大。而学生又具有好强心理,学生往往会知难而进,又有部分学生会在自己的“最近发展区”跳一跳,摘到“果子”。

.关注多元评价,评价促成长

课堂练习设计新,如果评价老套,新内容和新方式的价值就如无源之水。改变课堂练习的评价方式十分重要。课堂练习评价方式,不单单注重学生的知识学习结果,还要与课堂练习方式改革相呼应,把学生的小发明、小创作、小作文等纳入评价内容。这类实践性课堂练习评价,应立足于鼓励、引导。从青少年身心特点出发,教师用赞扬、鼓励、期盼等情感语言来激励学生,充分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评价方式变教师个人评价为多元评价,可以是同学评、家长评价甚至是学生自我评价,让学生在评价中成长,在评价中快乐地“课堂练习”着。

“教者有心,学者得益。”课堂练习是课堂教学的延伸,课堂练习务必少而精,,高质、高效,这样的课堂练习设计才符合新课程素质教育的精神,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让学生有更多的自由空间进行创造活动,让他们感到学习的乐趣并生动活泼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