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患沟通在高血压护理过程中的作用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6-02
/ 2

护患沟通在高血压护理过程中的作用研究

杨欢欢,蒲延, 余诗云

贵阳市第一人民医院, 贵州贵阳 550002

【摘要】目的:分析护患沟通在高血压护理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19年7月-2020年8月收治的60例高血压患者为对象,结合不同的护理方式分组,分别是对照组和研究组,前者给予常规护理,后者进行护患沟通护理,护理结束后总结效果。结果:分析和对比两组的心理状态评分,其中两组护理前的评分差异不明显,护理后研究组的SAS和SDS评分分别是30.36±0.18分和30.99±0.18分,数据资料分析可知,研究组的评分低。研究组的收缩压和舒张压指标分别是130.25±0.14mmHg和82.58±0.14mmHg,数据资料分析可知,研究组的各项指标值优于对照组。研究组的满意度几率高于对照组,分别是93.3%和73.3%。结论:针对高血压患者采取护患沟通的方式,其优势显著,能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升患者的满意度,可实施和落实。

【关键词】护患沟通;高血压;护理作用

高血压是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如果不及时的控制容易恶化,甚至会产生其他类型的疾病,导致患者的生活质量下降。在临床上要求护士掌握高血压的具体特点,通过有效的护理帮助之后,改善临床的不良特征。此外单层次的护理方式也有一定的作用,但是无法给予全面的护理,护患沟通护理方式有重要的作用,在具体阶段通过合理化的护理后,形成了良性循环。为了分析护患沟通在高血压护理中的作用,选择收治的60例高血压患者为对象,结合不同的护理方式分组,分别是对照组和研究组,前者给予常规护理,后者进行护患沟通护理,护理结束后总结效果。数据汇总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收治的60例高血压患者为对象,结合不同的护理方式分组,分别是对照组和研究组,均是30例患者。对照组的男女分别是18例和12例,年龄是52-78岁,平均年龄是65.28±0.23岁,病程是1-6年,平均病程是2.58±0.36年。研究组的年龄是51-75岁,平均年龄是64.23±0.58岁,病程是1-7年,平均病程是2.59±0.15年,对比基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

1.2方法

在本次研究中对照组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给予环境护理和饮食帮助等。研究组的患者采取的是护患沟通方式,如下:

(1)心理沟通

在护理过程中,针对患者的不良情绪,可采取心理护理的方式进行交流和互动,在护理阶段向患者讲述高血压的相关知识,鼓励患者长期坚持治疗,通过有效的治疗后稳定病情,控制病情,避免恶化。此外护理人员要和家属进行沟通,不能刺激患者,采取合理的方式让患者保持心情愉悦,可适当引导患者参与到各项活动中,例如下棋和绘画中,使其保持一个轻松的状态[1]

(2)语言沟通

在实际护理中需要和患者采取普通话进行交流,结合患者的文化程度开展对应的护理帮助。在沟通之前,了解患者的基本情况,例如心理特征、病史和家庭环境等,要采取患者听得懂的语言互动,使其了解治疗方和和影响因素等。在沟通的过程中,对患者进行暗示和鼓励,增加治疗信心[2]

(3)非语言沟通

其他方面的沟通和交流也很关键,可和患者握手,给予鼓励。在护理期间,要保持微笑,对患者的主述需要耐心的倾听。部分患者存在不良情绪,要让患者发泄不良情绪,通过更好的护理服务,提升患者依从性。

1.3指标分析

(1)分析和对比两组的心理状态评分;

(2)分析和对比两组的血压值;

(3)分析和对比两组的护理满意度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中实施SPSS21.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以(60b6e8ecd567d_html_55253a2f92428726.gif ±s)表正态计量资料,用2检验计数资料组间率,计数资料用例数[n(%)]表示,组间比用t检验,P<0.05为差异具统计意义。

2结果

2.1分析和对比两组的心理状态评分

分析和对比两组的心理状态评分,其中两组护理前的评分差异不明显,护理后研究组的SAS和SDS评分分别是30.36±0.18分和30.99±0.18分,数据资料分析可知,研究组的评分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如表1。

表1:两组的心理状态评分对比

分组

例数

SAS评分

SDS评分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对照组

30

50.52±0.11

42.25±0.14

54.14±0.74

42.85±0.19

研究组

30

51.36±0.72

30.36±0.18

53.78±0.14

30.99±0.18

P值

-

0.78

0.00

0.98

0.00

t值

-

7.78

6.88

7.64

6.16


2.2分析和对比两组的血压值

研究组的收缩压和舒张压指标分别是130.25±0.14mmHg和82.58±0.14mmHg,数据资料分析可知,研究组的各项指标值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数据分析如表2。

表2:两组的舒张压和收缩压对比

组别

例数(n)

收缩压(mmHg)

舒张压(mmHg)

对照组

30

140.26±0.47

93.58±0.22

研究组

30

130.25±0.14

82.58±0.14

P值

-

0.00

0.00

t值

-

7.26

6.27

2.3分析和对比两组的护理满意度情况

综合分析两组的护理满意度情况,研究组的满意度几率高于对照组,分别是93.3%和73.3%,研究组的优势明显,如表3。

表3:两组的护理满意度对比

组别

例数(n)

非常满意(n)

比较满意(n)

不满意(n)

满意几率(%)

对照组

30

20

2

8

73.3

研究组

30

26

2

2

93.3

P值

-

-

-

-

0.00

X2

-

-

-

-

6.58

3.讨论

高血压是比较常见的疾病,针对其特殊性,在临床上需要及时的进行护理干预。考虑到疾病的复杂性,通过护患沟通的方式,能给予患者更多的帮助[3]

在护理阶段介绍疾病的对应情况,选择简单易懂的语言进行互动,给予患者鼓励,要保持足够的耐心,另外可以从眼神和肢体等方面对患者进行鼓励,拉近彼此的距离。医护人员要不断的提高自身综合能力,通过有效的护理帮助之后,改善了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了临床的护理满意度[4]

护理后研究组的SAS和SDS评分分别是30.36±0.18分和30.99±0.18分,数据资料分析可知,研究组的评分低。研究组的收缩压和舒张压指各项指标值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分析两组的护理满意度情况,研究组的满意度几率高于对照组,分别是93.3%和73.3%,研究组的优势明显。说明针对高血压的患者,采取护患沟通方式进行护理,其效果显著,能改善患者的心理健康状态,提升患者满意度[5]

综上所述,护患沟通的方案本身有一定的作用,患者对其比较满意,值得临床实施和借鉴[6]

参考文献

[1]梁洪艳.护患沟通在高血压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当代医药,2020,27(27):222-224.

[2]兰恩西,叶秋萍.护患沟通在高血压护理过程中作用的疗效分析[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2020,10(25):50-52.

[3]夏菊敏,蔡莹.护患沟通在高血压护理中的作用[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20,7(50):74-75.

[4]鲁新萍,王悦,李晶,马雪利.高血压护理中应用护患沟通的效果评价[J].心理月刊,2020,15(09):76.

[5]叶秋萍,兰恩西.护患沟通在高血压护理过程中的作用分析[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2020,10(13):53-55.

[6]赵方莉.护患沟通在高血压护理过程中的作用[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20(08):127-128.

作者简介:杨欢欢(1988.04-),女,汉族,贵州贵阳人,本科学历,护师,主要从事临床护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