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对比剂剂量条件下上腹部CT的强化效果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6-02
/ 2

不同对比剂剂量条件下上腹部 CT的强化效果分析

盛春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青浦分院 上海青浦区 201700

【摘要】目的分析不同剂量对比剂对上腹部CT的强化作用。方法:本院于2019年3月~2020年5月纳入72例行上腹部增强CT的患者开展研究。患者均选用碘克沙醇对比剂注射,其中甲组24例患者注入剂量为0.9ml/kg,乙组24例患者注入剂量为1.1ml/kg,丙组24例患者注入剂量为1.3ml/kg,比较三组腹主动脉及门静脉强化峰值、图像质量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丙组患者门静脉强化峰值明显高于甲、乙两组,其图像质量也优于其他两组;甲组患者轻度不良反应显著低于乙组及丙组(P<0.05)。结论:大剂量对比剂在腹部CT检查中应用,可提高强化效果,但其不良反应也随之增加,而小剂量对比剂对CT图像的强效效果良好且不良反应少。

【关键词】不同剂量;对比剂;上腹部CT;不良反应

腹部CT属于临床常用检查手段,其主要用于明确患者腹腔脏器有无病变状况。CT增强扫描能够对人体内脏器官及血管呈现动态强化显示,可以明确淋巴结形态、密度及强化特征等,有助于临床小淋巴结的检出,为临床医师判断是否发生转移提供一定参考依据[1]。但临床关于CT增强扫描所使用的对比剂剂量仍存在诸多争议,部分学者认为,对比剂大剂量使用能够提高强化效果及图片质量,但也有学者指出,小剂量对比剂安全性更高。故本研究将不同剂量对比剂应用于我院行上腹部增强CT的72例患者中,深入探讨其强化效果,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案

1.1一般资料

本文选取我院2019年3月~2020年5月行上腹部增强CT的72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甲组男女比例15:8,年龄均值(35.72±2.61)岁;乙组男女比例16:9,年龄均值(35.84±2.57)岁,丙组男女比例15:8,年龄均值(35.79±2.58)岁;上述一般资料(P>0.05)。

1.2方案

所有患者均接受腹部CT 检查,取仰卧位,仪器选用64层螺旋CT扫描仪(型号:LightSpeed VCT,美国GE),扫描范围:子膈顶直至肝脏下缘;参数设置:管电流250mAs、管电压100 kV、螺距1.172、层厚0.9mm、层间距0.45mm 、矩阵1024×1024;先对患者实施平扫,随后选用碘克沙醇(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规格:65.2g/100ml,批号:国药准字H20103675)作为对比剂,以利用双通高压注射器以3.5ml/s的注射速度沿患者肘静脉注入,其中甲组对比剂剂量为0.9ml/kg、乙组对比剂剂量为1.1ml/kg、丙组对比剂剂量为1.3ml/kg。扫描延迟时间:动脉期:29s、静脉期:60s、延迟期:180s,最后将扫描所得图像信息传至工作站,借助软件包对图像数据进行分析。由2名影像学专科医师(高学历且经验丰富)共同参与阅片。

1.3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患者腹主动脉及门静脉强化峰值。(2)统计两组轻度及重度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优质图像、病变清晰显示为1级;图像质量尚可、病变良好显示为2级;普通图像、可显示病变为3级;图像模糊、病变显示不清晰为4级;无法显示病变为5级[2]

1.4数据处理

运用统计软件SPSS 21.0行t检验和χ2检验,(60b6e87510c52_html_8c86805dfb8677a.gif ±S)表示计量资料,[n(%)]表示计数资料,P<0.05为差异有意义。

2.结果

2.1强化峰值

三组腹主动脉强化峰值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丙组患者门静脉强化峰值显著高于甲、乙两组(P<0.05),如表1所示:

1 腹主动脉及门静脉强化峰值对比60b6e87510c52_html_8c86805dfb8677a.gif±SHU

组别

n

腹主动脉强化峰值

门静脉强化峰值

甲组

24

276.95±24.69

134.89±11.86

乙组

24

281.76±24.78

153.73±12.59

丙组

24

285.28±24.53

176.12±14.01

F


0.690

61.910

P


P>0.05

P<0.05

2.2图像质量及患者不良反应情况

丙组患者轻度及重度不良反应均显著高于甲、乙两组;丙组图像质量也明显优于其他两组(

P<0.05),如表2所示:

2 三组图像质量及患者不良反应情况比较[n%]

组别

n

不良反应

图像质量

轻度

重度

1级

2级

3级

4级

5级

甲组

24

1

0

4

10

10

0

0

乙组

24

6

0

7

9

8

0

0

丙组

24

7

1

17

5

2

0

0

χ2


27.776

67.680

16.879

P


P<0.05

P<0.05

P<0.05

3.讨论

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检查方式具有扫描时间短、空间分辨率高等特点,特有的容积扫描薄层重建技术及增强时显示能提高上腹部疾病的检出率以及诊断准确率[3]。对比剂使用剂量过多是引发造影剂肾病的主要原因,且其还可导致患者在CT检查期间吸收的辐射剂量增加。

李昊[4]等学者报告指出,尽管大剂量对比剂具有较好的强化效果,但为减轻患者肾脏功能损害,在不影响临床诊断的情况下应先考虑使用小剂量对比剂。碘克沙醇对比剂主要由人体肾脏负责代谢,但该药物具有一定肾毒性,若使用剂量较大就会加重对患者肾脏的损害,增加其发生对比剂肾病的风险。因此,需要在不影响腹部CT检查结果的前提下积极探索合理的对比剂小剂量使用方案。CT增强效果主要通过腹主动脉及门静脉强化峰值进行反映,本文研究结果发现,对比剂在检查过程中使用剂量越大,CT增强效果就越佳,可清晰显示腹腔脏器的血管分支,使得图像质量也随之提高,从而有助于临床医师观察脏器具体状况。

综上所述,在患者行上腹部CT检查过程中应用不同剂量的对比剂,其在肝动脉时期所呈现的强化效果均良好,其中大剂量对比剂患者在门静脉期间强化效果相比小剂量更佳,但其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也较多,因此临床需要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合理选择对比剂使用剂量。

参考文献

[1]阿卜莱提·麦麦提敏,阿卜杜乃比·阿卜杜艾尼.分析腹部血管成像64排螺旋CT低剂量扫描所取得的临床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9,19(47):322-323.

[2]刘师竺,赵静霞,胡博奇, 等.腹部CT低剂量扫描的应用研究[J].中国医疗设备,2019,34(4):9-13.

[3]张喜荣,贾永军,马光明, 等.低辐射剂量联合两种迭代重组方法对上腹部CT图像质量的影响研究[J].临床放射学杂志,2019,38(6):1118-1122.

[4]李昊.不同对比剂剂量条件下上腹部CT的强化效果分析[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20,35(1):8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