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医护理技术在骨科的应用现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6-02
/ 2

浅谈中医护理技术在骨科的应用现状

芒妮萨 ·亚库普 1 祖丽皮耶 · 艾比布拉 2 阿依古丽 · 图尔荪尼亚孜 3 吴立强 ( 通讯作者 )

1 2 3 和田地区维吾尔医医院 (新疆 和田) 848000 通讯作者 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 ( 山东 滨州) 256600

摘要:目的:探究骨科护理中中医护理技术的应用。方法:选本院2019年5月到2020年5月骨科收治的患者140名,将其随机分为各70例的对照组及研究组,为对照组施以西医护理,研究组施以中医护理,对比两组护理状况。结果: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比结果差异明显,观察差距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科护理中中医护理的应用,有利于患者护理质量的提升,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并促进中医疗法及中医护理的进步发展,具备推广应用意义。

关键词:应用现状;骨科;中医护理

引言:在现阶段中,医疗事业的发展,使得护理工作面临着更为严格的要求,在骨科临床护理中,对新型护理方式的实践应用得到了充分重视。而当下国内中医护理的发展速度较快,它和西医护理相比存在一定的独特优势,而我国也是中药大国,国内的中草药数量充足。因此在骨科护理中,中医护理的应用便得到了逐步尝试,以期优化骨科护理工作,提高护理工作效果。本院在骨科护理中实践运用了中医护理,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本院2019年5月到2020年5月骨科收治的患者140名,患者年龄为19~40岁,平均31±2.1岁。在140名患者中,骨折40例,腰背疼痛51例,骨质增生15例,骨科卧床34例。将上述患者随机分为例数相等的对照组及研究组,各组患者在疾病类型、年龄等的差异上的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资料存在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1.2.1对照组护理

从各患者不同病症出发完成常规护理,在护理工作中,各护理人员应负责对应床位患者,责任制应严格落实。责任制的落实,有利于护理人员对患者的全面了解,掌握其用药状况、用药禁忌或病情发展等等信息。此外,在护理环节中,护理人员要完成24小时全天的轮班值班工作,并对早晨及晚间护理提高重视[1];护理人员应每日早晨询问病房患者情况,对患者状况全面掌握;受心理等因素影响,患者在夜间会加剧疼痛,因此护理人员应利用有效的晚间护理,促使患者需求得到充分满足。

1.2.2研究组护理

研究组在采取对照组护理方式的同时采取中医护理手段。针对骨折患者术后的护理工作,应利用熏蒸方式,并由具备中医技术及知识的专门护理人员完成护理工作。护理人员应每日早七点完成晨间护理,早九点左右加大药量完成护理,下午两点左右以同等药量完成熏蒸护理,晚六点左右完成每天的最后熏蒸护理[2]。其次,当患者的骨折程度较为严重时,应从患者体质好坏、对药物的承受程度出发,对其将护理熏蒸次数适度增加。针对骨质增生患者,护理人员应开展汤药、针灸的双重护理,护理人员应从主治医生建议及处方出发,根据患者真实状况,确定好患者的各日护理次数。针对腰背疼痛患者,护理人员应利用拔罐、推拿或正骨等方式做好术后护理。

1.3判断标准

在一定时间的患者护理后,护理人员应针对对照组、研究组患者,做好抽样随机调查取样工作,以VAS量表评分标准完成患者疼痛的测量工作。评分参考:评分大于8分是差,6~8分是可,3~5分是良,0~2分是优。这一方式能相对客观地评价疼痛治疗效果,且检测方式简单客观,未对患者带来二次伤害,因此它已是临床医学中应用广泛的患者疼痛诊断手段。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分析以SPSS19.0软件进行,`x±s表示数据,当P<0.05表示差距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在分析数据后可知,对照组的护理效果明显低于研究组(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的VAS评分比对(分,x±s)

组别

例数

手术当天

术后1d

术后2d

术后3d

对照组

70

8.1±0.7

6.6±0.8

6.1±0.7

1.8±0.6

研究组

70

8.1±0.8

4.2±0.7

2.8±0.6

0.8±0.3

t


1.1284

18.291

22.134

17.714

P


>0.05

<0.05

<0.05

<0.05

3.讨论

在现阶段中,国内的骨科患者数量逐步增长,据有关研究报道可知,国内每年入院的患者中,前往骨科的患者人数约占总人数的三分之一,其中最为常见的是骨折、腰间盘突出等[3]。上述骨科患者若在术后未能得到有效护理,则患者的再次发病概率会增长,当情节严重时,患者还会发生无法自理生活的状况,对患者的身心发展会带来严重影响。在现阶段中,骨科临床内对中医护理的应用提高了重视,中医护理已经成为一项重要骨科护理方式,而中医护理不仅简单方便,且它对患者的影响也小,不易带来毒性反应而导致患者身体存在不适。

在骨科的中医护理中,各医院应将以下工作做好。首先,医院应对护理人员的职业素养、专业水平不断提升,坚持以人为本理念,引导护理人员利用个人的护理技能,依靠个人情感和品质有效进行护理工作。此外,在骨科中,患者对中医护理的要求较高,因此护理人员在护理环节中,不仅应将基础护理做好,也要从患者的真实状况出发,为患者采取术后的个性化中医护理。在护理工作中,医院应明确护理规定,以此促使护理工作得到顺利开展,促使患者感受到护理的人文关怀。最后,中医骨科护理的进行,需要具备一定针对性和科学性。护理人员应针对各患者的状况,选择更适应患者的不同中医护理方式,保障能对患者病情全方位的掌握。因在骨科中各患者病情、患病程度会存在较大差异,各环节也有着不同治疗措施,因此需要护理人员落实对应的不同护理措施,以此确保护理工作提高准确性和实效性,让患者需求得到更大程度的满足。

在现阶段中,更多大型医院对中医护理更为重视,将其视作了骨科护理的一大主要护理方式。优秀中医护理工作的进行,能在更大程度上提升骨科护理的效果质量。其次,在骨科术后,中医护理干预的进行,能有效缓解患者的焦虑、恐惧等情绪,从有关研究可知,和口服西药等病症缓解方式相比,中医的刮痧、熏蒸或艾灸等传统中医治疗方式更能得到患者肯定和接受。在本次研究中,经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的对照研究表明,采取中医护理的研究组护理满意度、护理效果显著高于采取常规护理的对照组,研究组患者的术后疼痛状况比对照组明显更低(P<0.05)。

结束语:结合以上,在护理事业的进步发展下,现阶段更多医院积极尝试新的护理手段,以此期望减轻患者痛苦,促使患者尽快康复。而在骨科临床护理中,中医护理的应用,能让护理服务质量得到很大程度提升,促使护理工作得到优化,让骨科患者提高护理满意度,促进护患和谐,因此中医护理应在骨科临床中进行推广运用。其次,在医疗事业的发展下,国内中医疗法也受到了更多关注和重视,中医向着标准化的方向不断发展,在骨科护理中应用中医护理手段,也有利于中医护理、中医技术的逐步推广和改进,为国内医疗事业的进步发展提供实践经验。

参考文献:

[1]蔡玲红.中医护理在骨科的应用现状与思考[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7,28(S1):607.

[2]王桂莲.中医护理在骨科的应用现状[J].健康前沿,2018,027(008):33.

[3]蔺佳.骨科中医护理应用现状探讨[J].养生保健指南,2017,000(027):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