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生为中心的初中英语阅读有效教学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6-02
/ 2

以学生为中心的初中英语阅读有效教学研究

林婷

广东省惠州市华南师范大学附属惠阳学校 广东省 惠州市 516000

摘要:众所周知,作为初中课程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英语学习是学生提升自身英语综合能力以及形成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近年来,初中英语课程教学逐渐受到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初中生作为英语课堂的教学主体,教师应以促进学生英语学习能力的培养与形成为重心,充分结合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内容来开展教学,从而才能够确实提升学生英语综合能力,为其今后的英语学习奠定良好基础。

关键词: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学生主体;存在问题与教学研究

新课改视域下,初中英语课程也在进行着教学改革。当前,初中英语课程教学不仅从以往注重英语知识教学逐渐开始向学生英语应用能力培养方面所转变。更是从传统以教师为课堂主体向以学生为课堂主体上转变。作为初中英语教育教学中的重要环节,英语阅读教学在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方面起着积极作用。但当前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存在着一定问题,本文针对其中的问题进行了简要阐述,提出了几点以学生为中心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措施,仅供大家参考。

  1. 当前初中英语课堂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 教学认知不明确

虽然新课改革已开展了很长时间,但大多数教师还是没有正确认识到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真正目标。在日常教学中,仅是单纯的将单词、语法以及语句的学习作为阅读教学的主要载体,而却忽略了阅读文章内所具有的人文价值。因此,常常可以看到多数教师在日常英语阅读教学课堂上只注重单词以及相关语法知识的讲解,然后再将阅读文章中的句子意思讲解清楚就代表着一节阅读课到此结束。而正是因为如此,也使得学生们时常只注重单词以及语法知识的记忆与背诵,导致其对阅读文章内容的理解也只停留在表面,根本没有得到良好阅读能力、理解能力以及人文素养的培养与发展。而单一化的教学模式也使得学生逐渐丧失了英语阅读兴趣,每次只是机械性的排查生词、学习语法。这一教学使得英语学科完全丧失了其语言学科的学科特点[1]

  1. 忽略学生主体地位

受传统应试教育思想严重影响,在以往的初中英语阅读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一种现象,那就是以教师为课堂主体,而学生则处于一个被动学习的地位,严重忽视了学生的课堂主体作用。其主要表现在单一化教学模式的应用方面,绝大多数教师所采用的教师方式不是“灌输式”就是“填鸭式”,这种教学方式虽然能够在短时间内提升学生的英语学习成绩,但忽略了学生英语口语表达能力以及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与发展。更重要的是还严重忽略了学生在英语阅读学习过程中出现以及遇到的问题和困难。教师只会按照学校所制定的教学任务来展开教学而没有真正培养学生英语阅读的能力及兴趣。基于新课改与素质教育背景下,这种教学模式是不被允许的;而是需要贯彻以学生为中心来开展初中英语阅读教学。

  1. 以学生为中心的初中英语阅读有效教学研究

新课改背景下,如果教师想要很好的培养与提升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与口语表达能力,那么就必须要转变自身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方式;贯彻新课标教学要求,以学生为中心,以此来激发学生英语阅读兴趣,构建初中英语阅读高效教学课堂。

  1. 充分激发学生英语阅读兴趣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习的三层境界“知”、“好”、“乐”。在实际教学中,如果教师想要充分发挥“以学生为中心”理念优势,那么首先要做的一件事情就是激发学生英语阅读兴趣。只有学生对英语阅读充满兴趣,他才会积极主动地进行探索与深入研究,并主动投身到课堂教学学习当中。因此,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学生英语阅读兴趣的激发。而学生英语阅读兴趣的有效激发则需要教师进行不断的探索,注重多样化教学方式的运用,从而达到教学有效性、丰富性以及生动性的增加[2]。例如,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打造“互联网+教学”形式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课堂,充分借助多媒体、交互式电子白板以及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技术来开展教学,结合英语阅读实际教学内容,以视频、图片、文本以及音频等资源形式来实现教学内容的拓展与丰富。又例如,在教学外研版初中英语中一些语法时态区别等重难点知识时,通常情况下,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学生很难做到全面的吸收与理解,为避免学生对此产生畏难情绪,教师则可以将相关知识点的详细讲解制作成微课视频,并上传到班级QQ群或者微信群,从而让学生在家也能够进行自主学习。

  1. 引导学生掌握高效的阅读方法

在实际阅读教学中,英语阅读高效教学课堂构建的前提是基于学生全面掌握与了解科学阅读方法的基础之上的。如果教师想要有效实现这一点,那么则需要帮助学生做好各类语法以及单词等知识内容的学习、掌握与积累,从而才能够为后续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提升奠定良好基础。除此之外,教师还需要引导学生牢固掌握各种阅读的方法,例如泛读以及精读等等,这样一来则能使其在各种阅读方法之间无障碍转换。例如,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泛读,即在一定时间内让学生掌握文章中心思想,能够准确抓住每一篇阅读文章及其每一段落中的中心句,以此来理解相关阅读文章所想要表达的中心思想。与此同时,教师还需要引导学生树立精读的意识。所谓的精读则指的是在理解阅读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实现知识与文化视野的拓展,这样一来不仅有助于学生良好英语阅读习惯的培养,还能够使学生能够将其自身从阅读过程中所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践当中,从而实现英语阅读知识的迁移。此种教学方式真正贯彻了以学生为中心教学理念,以培养与发展学生人文素养与英语阅读知识应用能力为教学重点,实现了初中英语阅读高效教学课堂的构建。

  1. 增强学生主体的跨文化素养

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如果教师想要有效提升学生的英语阅读理解能力与实际应用能力,那么单单依靠单词以及语法等英语知识的积累与掌握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注重学生跨文化素养的培养。在以往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大多数学生在日常阅读过程中都会存在这样一种现象,那就是能够理解文章的意思,但在实际答题时却频频出错,其主要原因就是教师忽略了学生跨文化素养的培养,导致学生因跨文化素养的缺失而出现理解偏差[3]。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需要在以学生为中心的基础上结合实际阅读内容来渗透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例如在不同文化背景下同一种颜色或者是同一个手势都有着不同的含义,中国人认为red(红色)是喜庆和热烈的,而英国人则认为red是不吉利,是残暴的;又例如中国人以black(黑色)为丧服颜色,认为黑色庄重严肃;但在西方,bridegroom(新郎)的结婚礼服则是黑色……;又例如,在一些外国国家,常常用“dog”来形成一个人的工作非常努力;但在中国的汉语文化背景下,常用“老黄牛(比喻老老实实勤勤恳恳工作的人)”来形容;上述所说这些就是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差异。因此,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必须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跨文化素养。

  1. 结束语

总而言之,新课改视域下,以学生为中心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有着十分积极的现实意义。老师们应明确认识到“以学生为中心”开展教学的重要性,并能够结合自身教学现状来一一做出改变,从而促进学生英语阅读理解能力以及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与发展,为其今后英语能力的全面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张雅红. 以学生为中心的初中英语阅读有效教学研究[J]. 青春岁月, 2020, (5):288-288.

[2]李君. 以学生为中心的初中英语阅读有效教学研究[J]. 新智慧, 2020, (7):118-118.

[3]林启艳. 以学生为中心的初中英语阅读有效教学研究[J]. 中外交流, 2019, 26(44):190-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