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护理干预对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6-01
/ 2

中医护理干预对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影响

伍惠贤 何小芳 梁怡凯 叶颖欣 何绮雯 尹德铭通讯作者

暨南大学附属顺德医院 广东 佛山  528305

摘要目的:探究中医护理干预对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在我院收治的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平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中医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及生活能力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神经功能恢复有效率(93.33%)高于对照组(70.00%)(P<0.05);生活能力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而言,中医护理有助于促进其神经功能恢复及生活能力水平,值得在医院推崇。

【关键词】中医护理;缺血性脑卒中;老年脑卒中

脑卒中主要是指患者存在脑血管疾病,由于受到内外在因素的影响,缺血性脑卒中是较为常见类型,可导致局部脑功能障碍[1]。为了探究中医护理干预对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影响,本文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在我院收治的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详述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在我院收治的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平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在两组中,男37例,女23例,患者年龄为2~82岁,平均年龄(71.46±5.80)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方法

1.2.1对照组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按时常规检查,病房要保持清洁、通风等,指导患者用药,叮嘱患者注意饮食等日常注意事项等。

1.2.2观察组

观察组采用中医护理。(1)针刺、推拿疗法:选穴凤池、风府等两个主穴位,根据患者的肢体情况进行治疗;推拿主要运用揉捏、叩拍及点按等手法,轻松柔和,以患者的耐受度为准;(2)按摩管理:在涌泉穴、三阴交穴等穴位可进行自我按摩,每次2次,每次在30次左右;(3)康复训练:每天定时协助患者松动四肢关节训练,指导患者做适量的伸展、扩充运动,例如爬楼梯、下蹲等;(4)中医情志护理:关注患者的各种心理状态,与患者的沟通中要面带微笑、语气和缓、态度和蔼,并及时、仔细治疗,纠正、引导患者的负性情绪,且叮嘱家属予以情感支持;给给予患者音乐等放松患者的心情,让其配合治疗;(5)饮食护理:中医理论中有“药补不如食补”的说法,告知患者戒烟酒、节制饮食,多以新鲜、卫生的清淡素食为主,保持大便通畅。

1.3观察指标

根据欧洲卒中量表(ESS)评分评估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痊愈为患者的评分减低至91%~100%,有效为评分减低至46%~90%,进步为评分减少至18%~45%,无效为评分减少低于18%,其中总有效率=痊愈率+有效率+进步率;评估两组患者的生活能力情况,分值与生活能力水平正相关。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分析,计量资料以(60b5f91888504_html_4b6de43e75c9e3db.gif ±s)表示,经t检验,计数资料经x2检验,以(%)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为P<0.05。

2.结果

2.1对比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恢复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对比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n(%)]

组别

例数

痊愈

有效

进步

无效

总有效率

观察组

30

16(53.33)

8(26.67)

4(13.33)

2(6.67)

28(93.33)

对照组

30

10(33.33)

7(23.33)

4(13.33)

9(30.00)

21(70.00)

x2

-

-

-

-

-

18.175

P

-

-

-

-

-

0.000

2.2对比两组患者的生活能力评分情况

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生活能力评分无统计学意义(

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生活能力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对比两组患者的生活能力评分情况(60b5f91888504_html_4b6de43e75c9e3db.gif ±s)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

观察组

30

32.69±8.63

76.59±15.43

对照组

30

32.97±8.43

58.48±16.47

t

-

0.127

4.395

P

-

0.900

0.000

3.讨论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表现为永久性、一过性脑功能障碍,多发于50岁以上的老年人群体,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复发率高等特点,是威胁老年人日常生活的主要疾病之一。在较多护理中,中医护理是较为新型的护理模式,可使患者的护理效果显著改善[2-3]

中医学中对脑血管疾病总称为中风,中医认为诱因为患者气虚血亏、心肝肾阴阳失衡再加上外邪清晰等,患者主要表现为猝然昏倒、不省人事,并伴有口角歪斜、语言不利等,容易导致半身不遂。本研究结果中,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神经功能恢复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生活能力均高于对照组,说明中医护理临床效果非常明显。针刺风府和凤池两个穴位能够扩张血管,可改善患者的组织代谢;联合推拿手法能够起到舒筋通络的作用,通过对患者关节的轻松柔和地揉捏等,可预防患者的肌肉发生萎缩,避免患者全身的生理功能减退等;并且康复训练课让患者逐渐适宜各种能力锻炼,帮助患者尽早达到生活自理的程度;其中通过对中风患者情志上的干预,可避免患者紧张。急躁情绪等出现,使其安心养病,保持良好的心态,从而提高其自身的生活能力[4]

综上所述,护理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而言,中医护理有助于促进其神经功能恢复及生活能力水平,值得在医院推崇。

参考文献

[1]张丽君,孟丽琴,梁伟燕,卢晓燕.中医护理干预对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活动能力恢复的影响[J].临床医学工程,2020,27(09):1255-1256.

[2]王淑平.中医护理干预对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活动能力恢复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9(05):688-690.

[3]杨俊行,郭海玲,李杰,胡哲,苏容.中医护理在脑卒中后睡眠障碍中的应用现状[J].国际护理学杂志,2021,40(03):569-572.

[4]陆新颖.中医康复护理在脑卒中肢体功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J].吉林医药学院学报,2021,42(01):2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