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柏西普治疗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临床疗效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6-01
/ 2

康柏西普治疗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临床疗效观察

俞振华

皖南医学院附属弋矶山医院 安徽省芜湖市 241000


【摘要】目的:评估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患者实施康柏西普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8例本医院实施治疗的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予以项目研究,选于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分组方法是奇偶法,对患者分成实验组与参照组,一组归入34例。参照组应用雷珠单抗治疗、实验组应用康柏西普治疗,分析两组方案的治疗前后临床指标。结果: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患者治疗前临床指标具有一致性、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患者治疗1周、1月后眼压、黄斑中心区厚度具有一致性,P>0.05说明其差异相对较低。实验组的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患者经由治疗后,与参照组的患者治疗后进行对比,其视力较低,P<0.05说明其差异相对较高。结论: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患者采用康柏西普效果显著,可提升患者视力水平。

【关键词】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康柏西普;雷珠单抗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是指患者随着年龄增长发生眼底退行性病变,可分为干性病变与湿性病变,临床中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致盲率水平相对较高[1]。对此,本研究针对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治疗方式进行分析,讨论康柏西普的应用价值。

1临床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对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本医院实施治疗的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予以项目研究,选于68例,分组方式:奇偶法,组间分布:实验组与参照组,每组数量:34。实验组的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患者,其性别比例纳入为17比17。年龄最高值是86岁,年龄最低值是52岁,年龄平均值经计算为(69.06±10.99)岁。参照组的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患者,其性别比例纳入为19比15。年龄最高值是87岁,年龄最低值是52岁,年龄平均值经计算为(69.09±11.02)岁。对全部的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患者年龄、性别数据资料进行对比分析,能够实施统计学对比P>0.05。

1.2方法

全部患者均予以玻璃体腔注射治疗,取患者仰卧位,冲洗其结膜囊后消毒铺巾,对患者实施开睑处理,实施局部麻醉,在患者角膜缘3.5mm位置实施穿刺[2]。垂直进针后,参照组应用雷珠单抗治疗(厂家:德国/Vetter Pharma-Fertigung GmbH & Co.KG;批号:S20160002;规格:10mg/ml)、实验组应用康柏西普治疗(厂家:成都康弘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批号:国药准字S20130012;规格:10mg/ml)[3]

1.3统计学分析

68例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病案数据通过SPSS 19.0软件予以计算,计量资料(治疗前、治疗1周、1月后视力、眼压、黄斑中心区厚度指标)应用(均数±标准差)形式进行展现,采用t检验形式进行校准。如果组间差异呈现为P<0.05,则表明其统计学意义存在。

2结果

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患者治疗前临床指标具有一致性、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患者治疗1周、1月后眼压、黄斑中心区厚度具有一致性,P>0.05说明其差异相对较低。实验组的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患者经由治疗后,与参照组的患者治疗后进行对比,其视力较低,P<0.05说明其差异相对较高。见表1。

1: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患者治疗前治疗11月后视力眼压黄斑中心区厚度指标比较

组别

例数(n)

视力(LogMAR)

眼压(mmHg)

黄斑中心区厚度(um)

治疗前

治疗1周后

治疗1月后

治疗前

治疗1周后

治疗1月后

治疗前

治疗1周后

治疗1月后

实验组

34

1.01±0.25

0.66±0.16

0.48±0.12

14.21±2.28

14.82±2.77

14.67±2.25

601.21±84.27

418.96±80.83

328.07±66.52

参照组

34

1.05±0.21

0.96±0.30

0.82±0.20

14.19±2.31

14.89±2.52

14.58±2.16

605.88±85.32

420.09±81.74

326.95±67.11

t


0.7143

5.1449

8.5000

0.0359

0.1089

0.1682

0.2270

0.0573

0.0691

P


0.4775

0.0000

0.0000

0.9714

0.9135

0.8668

0.8210

0.9544

0.9451


3讨论

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高发于中老年群体,其发生原因尚不明确,普遍认为与光损害、炎性症状、眼部循环系统障碍、代谢失调等因素具有密切关系[4]。对此,本研究给予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患者行康柏西普治疗,结果显示,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患者治疗前临床指标具有一致性、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患者治疗1周、1月后眼压、黄斑中心区厚度具有一致性,实验组的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患者经由治疗后,与参照组的患者治疗后进行对比。康柏西普作为重组融合蛋白药物之一,通过玻璃体腔注射方式给药,能够对患者新生血管产生抑制效果,可起到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作用,竞争性的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其受体结合,其临床治疗效果确切[5]。另外,康柏西普药物安全性水平相对较高,故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比例得有显著控制。

综合以上结果,康柏西普于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治疗中具备临床推广应用的价值。

参考文献:

[1]申震.比较玻璃体内注射雷珠单抗与康柏西普治疗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2021,31(4):229.

[2]向双明,陈晖,李一壮.康柏西普在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合并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诊治中的作用[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20,7(89):161-162,166.

[3]鄢荣,赵劲松,黄琳, 等.康柏西普对比雷珠单抗治疗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疗效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J].药物流行病学杂志,2020,29(5):305-310.

[4]吴昊,刘帅,覃勉, 等.康柏西普与雷珠单抗治疗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1型脉络膜新生血管的临床研究[J].巴楚医学,2020,3(1):39-43.

[5]陈家敏,舒玲,唐勇华.生蒲黄汤联合康柏西普治疗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临床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20,20(A4):234-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