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AHP的综合评价法在设计院转型工程总承包过程中的应用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5-28
/ 5

基于 AHP的综合评价法在设计院转型工程总承包过程中的应用研究

荣亚兵

天津路安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摘 要 大型综合设计院转型工程总承包已是大势所趋,本文在大量既有项目数据的基础上,使用层次分析法(AHP)全面客观地计算出相关评价指标的权重。同时基于上述指标权重,使用综合评价法对案例项目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使用基于AHP的综合评价法获得的项目评价结果和实际情况相符,因此,该方法可以应用在设计院转型工程总承包过程中的项目决策评价中。

关键词 设计院 工程总承包 综合评价法 层次分析法 权重 风险防控

中图分类号N36

Research on the Application of AHP-based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Method in the Process of Design Institute transform to EPC

AbstractLarge-scale comprehensive design institute transform to EPC is general trend. This paper uses the AHP to calculate the weights of relevant evaluation indicators comprehensively and objectively on the basis of a large amounts of existing project data. At the same time, the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method is used to evaluate case projects based on the above-mentioned index weight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ject evaluation results obtained by using the AHP-based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method are consistent with the actual situation. Therefore, this method can be applied to the project decision-making evaluation during the process of Design Institute transform to EPC.

Key words: Design Institute EPC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Method AHP Weights Risk prevention

1 研究背景

1.1 EPC逐步成为主流工程承包模式

目前,国际上主要有设计-招标-建造模式(DBB)、设计-建造模式(DB)、建设管理模式(CM)、建造-运营-移交模式(BOT)、设计-采购-建设模式(EPC)、合伙模式(Partnering)、项目总控模式(PC)、项目管理模式(PM)、私人主动融资(PFI)、国家私人合营公司模式(PPP)等10种工程承包模式。其中,工程总承包模式因其设计、施工一体化的特点,且合同条件更适用于设备专业性强、技术性复杂的工程项目,成为了工程承包的主流模式和发展方向。

1.2 建筑业发展现状迫切需要改变传统工程承包模式

建筑业作为资源消耗大,环境影响深远的行业。随着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广泛应用,项目规模不断扩大,结构复杂程度不断攀升、建筑综合功能不断增加,我国生态环境的现状已无法支撑粗放式的发展需求,建筑业急需走资源集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发展道路。

1.3 政策引导工程企业转型工程总承包

中国“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中国工程企业“走出去”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中国工程企业在国际工程承包市场要想有所突破,需要加快转型。自2013年以来,推进建筑业改革和推行工程总承包发展等法规文件不断推出。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住建部相继发布了《关于推进建筑业发展和改革的若干意见》、《关于进一步推进工程总承包发展的若干意见》、《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项目工程总承包管理办法》,一系列文件的发布加快了建筑、市政行业推行工程总承包的立法进度,工程建设组织方式将逐步转变为工程总承包方式为主,其他方式为补充。

1.4 设计院转型工程总承包风险依然很大

2018年2月9日,住建部发布了对江西丰城发电厂三期扩建工程总承包单位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中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的处罚决定;2020年12月11日,全国企业破产重整案件信息网发布《江苏省冶金设计院有限公司重整投资人招募公告》。一系列案例表明,虽然设计院在工程总承包方向转型虽然是大趋势,但转型发展风险依然巨大,转型过程仍需谨慎对待。

2 综合评价法介绍

2.1 综合评价法定义

综合评价法是指企业在决策是否参加某建设工程项目投标时,将影响投标决策的主观因素用某些具体指标表示出来,并定量地进行综合评价,以此作为投标决策依据。

2.2 综合评价法实施程序

综合评价法的主要目的是决策是否参与建设工程项目投标,根据方法导向性,使用该方法的主要程序是确定影响投标的评价指标、确定各项评价指标权重、各项评价指标评分、计算综合评价总分、决定是否投标、

2.3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方法

本文采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综合评价法中的评价指标权重。具体步骤为建立投标决策指标评价体系、构造判断矩阵、对判断矩阵进行一致性检验、计算各指标权重。

3 案例研究

3.1 建立投标决策指标评价体系

某大型综合设计院根据市场发展趋势及行业变化,决定开展工程总承包业务,为进一步完善工程总承包风险防控体系,做到风险防控早期介入,该设计院从过去几年承揽的工程总承包项目中选择了一定数量有代表性的项目,这些历史项目均已完工或即将执行完毕,风险等级已确定,通过组织相关专家对这些项目集中研究,结合企业自身战略定位和其他基本情况,按照业主因素、自身因素、竞争者因素、经济效益、其他因素四个大类设置了有针对性的投标决策指标评价体系,详见表3-1.

3-1 投标决策指标评价体系

目标层A

准则层B

指标层C

投标决策评价

业主因素B1

业主资信情况C1

业主支付能力C2

项目前置程序C3

合同支付条件C4

自身因素B2

企业财务能力C5

企业技术水平C6

同类工程经验C7

可支配资源C8

项目经理能力C9

拟派管理团队综合水平C10

竞争者因素B3

竞争对手数量和实力C11

竞争者投标积极性C12

经济效益B4

投标成本C13

项目预期利润C14

其他因素B5

社会影响C15

战略投资C16

3.2 指标层权重计算

由设计院内部和外部邀请的专家,结合历史项目完成情况对各指标进行两两比较,根据表3-2进行打分,并将打分情况构造成判断矩阵,再进行一致性检验,经检验,均满足一致性要求。详细计算结果见表3-3至表3-9.



3-2 分值对照表

序号

得分

关系

序号

得分

关系

1

1

同样重要

6

1/3

稍微不重要

2

3

稍微重要

7

1/5

比较不重要

3

4

比较重要

8

1/7

非常不重要

4

7

非常重要

9

1/9

绝对不重要

5

9

绝对重要

10




3-3 模糊一致矩阵 A→B

权重矩阵:投标决策评价: λmax=5.25444;CR=0.0568


业主因素

自身因素

竞争者因素

经济效益

其他因素

权重(wi)

业主因素

1

5

5

1

5

0.394136

自身因素

1/5

1

1

1/3

5

0.130235

竞争者因素

1/5

1

1

1/3

3

0.109182

经济效益

1

3

3

1

5

0.31621

其他因素

1/5

1/5

1/3

1/5

1

0.0502376


3-4 模糊一致矩阵 B1→C

权重矩阵:投标决策评价--业主因素: λmax=4.19807;CR=0.07418


业主资信情况

业主支付能力

项目前置程序

合同支付条件

权重(wi)

业主资信情况

1

1/3

1/3

1/5

0.0768398

业主支付能力

3

1

4

1/3

0.262987

项目前置程序

3

1/3

1

1/3

0.159091

合同支付条件

5

3

3

1

0.501082


3-5 模糊一致矩阵 B2→C

权重矩阵:投标决策评价--自身因素: λmax=6.62876;CR=0.0998


企业财务能力

企业技术水平

同类工程业绩

可支配资源

项目经理能力

拟派管理团队综合水平

权重(wi)

企业财务能力

1

5

5

5

7

7

0.47758

企业技术水平

1/5

1

1/3

1/3

1/3

3

0.0704655

同类工程业绩

1/5

3

1

3

3

3

0.182104

可支配资源

1/5

3

1/3

1

3

3

0.133619

项目经理能力

1/7

3

1/3

1/3

1

3

0.0947299

拟派管理团队综合水平

1/7

1/3

1/3

1/3

1/3

1

0.041502


3-6 模糊一致矩阵 B3→C

权重矩阵:投标决策评价--竞争者因素: λmax=2;CR=0


竞争对手数量和实力

竞争者投标积极性

权重(wi)

竞争对手数量和实力

1

3

0.75

竞争者投标积极性

1/3

1

0.25


3-7 模糊一致矩阵 B4→C

权重矩阵:投标决策评价--经济效益: λmax=2;CR=0


投标成本

项目预期利润

权重(wi)

投标成本

1

1/5

0.166667

项目预期利润

5

1

0.833333


3-8 模糊一致矩阵 B5→C

权重矩阵:投标决策评价--其他因素: λmax=2;CR=0


社会影响

战略投资

权重(wi)

社会影响

1

1

0.5

战略投资

1

1

0.5


3-9 各评价指标权重计算表

评价指标

全局权重

同级权重

上级

业主资信情况

0.0302853

0.0768398

业主因素

业主支付能力

0.103653

0.262987

项目前置程序

0.0627034

0.159091

合同支付条件

0.197494

0.501082

企业财务能力

0.0621975

0.47758

自身因素

企业技术水平

0.00917706

0.0704655

同类工程业绩

0.0237162

0.182104

可支配资源

0.0174018

0.133619

项目经理能力

0.0123371

0.0947299

拟派管理团队综合水平

0.005405

0.041502

竞争对手数量和实力

0.0818865

0.75

竞争者因素

竞争者投标积极性

0.0272955

0.25

投标成本

0.0527017

0.166667

经济效益

项目预期利润

0.263508

0.833333

社会影响

0.0251188

0.5

其他因素

战略投资

0.0251188

0.5

3.3 综合评价法投标决策

3.3.1 项目风险分级

结合实际项目经验,经综合评估,将综合评价法下的项目评分(m)分为四级,分别对应高风险、较高风险、中风险和低风险,风险分级表见表3-10。

3-10 综合评价法下的风险分级对照表

风险等级

高风险

较高风险

中风险

低风险

得分区间

≤0.4

0.4<m≤0.55

0.55<m≤0.7

>0.7

3.3.2 案例项目测试

为更好的适应各项目投标,对各项评价指标再次划分为好、较好、一般、较差、差五个等级,各等级依次按1.0、0.8、0.6、0.4、0.2进行打分。指标权重使用上文计算所得权重(精度调整为0.0001),根据设计院风险防控要点,设计综合评价法下的建设工程投标决策打分表,并选取一典型案例进行打分,得分情况详见表3-11。

3-11 某建设工程项目投标决策打分表

评价指标

权重W

等级g

指标得分

W×g

较好

一般

较差


业主资信情况

0.0303

1





0.0303

业主支付能力

0.1037


0.8




0.0830

项目前置程序

0.0627

1





0.0627

合同支付条件

0.1975


0.8




0.1580

企业财务能力

0.0622



0.6



0.0373

企业技术水平

0.0092


0.8




0.0074

同类工程业绩

0.0237

1





0.0237

可支配资源

0.0174


0.8




0.0139

项目经理能力

0.0123


0.8




0.0098

拟派管理团队综合水平

0.0054



0.6



0.0032

竞争对手数量和实力

0.0819


0.8




0.0655

竞争者投标积极性

0.0273


0.8




0.0218

投标成本

0.0527



0.6



0.0316

项目预期利润

0.2635



0.6



0.1581

社会影响

0.0251


0.8




0.0201

战略投资

0.0251

0.8





0.0201

合计

0.7465

由打分结果可得案例项目风险等级为低风险,与实际情况相符。

4 结语

本研究基于实际项目资料确定投标决策评价指标的权重,权重分配完全基于经验数据,具有客观性,同时也一定程度反映了领域专家的知识和经验,后期再次使用综合评价法确定出项目的综合得分,两种方法相结合,充分发挥了主观权重和客观权重的优势,使得最终得分合理科学。因此,该方法在设计院转型发展工程总承包业务过程中,可以应用到项目决策评价中。不过由于评价得分是基于指标评价体系实现的,如何更加全面、客观、合理地选定评价指标是下一步值得探讨的问题。

参考文献

[1]陈伟,正确认识层次分析法,人类功效学[J],2000(02):32-35

[2]蒿凤延,工程总承包项目风险管理注意要点以及风险控制措施,工程技术研究[J]. 2020,5(20): 158-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