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生·奉献”——班主任工作经验点滴谈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5-28
/ 2

“爱生 ·奉献”——班主任工作经验点滴谈

罗桂芝

广东省惠州市博罗县博罗中学中洲实验学校 广东博罗 516100

内容摘要:“爱生·奉献”,是班主任工作的灵魂,这是本人从事班主任工作多年最深刻的体会。本文从“爱生·奉献”意味着班主任对学生的理解、尊重和爱心三方面来谈谈班主任工作的点滴体会。

关键词:爱生;奉献;理解;尊重;爱心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大计,爱生·奉献为本。”这是我担任多年班主任工作最深刻的体会。

“爱生·奉献”意味着教师对学生的理解、尊重和爱心。因为教师是一个触及儿童心灵的职业,教师劳动的付出是在这个基础上见成效的,不论是为了丰收学业还是完善人格,这是最为可靠的不可或缺的前提。正如苏联的捷尔任斯基说过的:“谁不爱孩子,谁就无法教育好他。”

一、“爱生·奉献”,作为班主任就应该理解学生。苏联的赞可夫说:“了解儿童,了解他们的爱好和才能,了解他们的欢乐和忧愁,恐怕没有比这一点更重要的事了。”陶行知先生说:“我们必须会变小孩,才配做小孩子的先生。”这些强调的就是对学生的理解。这看似容易做起来却难。因为承认与儿童的心理差异甚大,如果不把自己变成小孩子,就永远不会对小孩子达到陶行知先生所描述的那种细腻而透彻的理解程度。他说:“您不可轻视小孩子的情感!他给您一颗糖吃,是有汽车大王捐助一百万的慷慨;他做了一个纸鸢飞不上去,是有齐柏林飞船造不成功一样的踌躇;他没有打着他所讨厌的人,便好像是罗斯福讨不着机会带兵去打德国一般的怄气;他受不了你盛怒之下的鞭挞,连在梦里也觉得有法国革命模样的恐怖;他写字想得双圈没得着,仿佛是竞选总统落了选一样的失意;他想您抱他一会儿而您偏去抱了别的孩子,好比是心爱的东西被夺去一般的伤心。”

对照自己平时的言行,我觉得自己在理解学生方面做的还不够。我一直以严师自居,对班上的学生要求非常严格,觉得“严是爱,松是害。”孰不知有时也进入了误区。我曾嘲笑过孩子们的矫情,觉得他们有点小题大做,无意中却伤害了他们的真情。在孩子们犯错时,我很少轻言细语而是疾言厉色,很少站在孩子们的角度看问题,缺少一颗理解、宽容之心。我陷入深深的反思之中,我想今后我不光要做一名学业上的严师,更要做孩子们生活中的知心朋友,多倾听他们的心声,多换位思考,因为我明白了真正的爱孩子,就应该理解他们。

二、“爱生·奉献”,作为班主任就应尊重他们。何谓尊重?不仅仅是放下班主任的架子,更重要的是要把学生当做有尊严的人,甚至比大人还需要自尊心的人。马卡连柯说:“儿童的尊严,是人类心灵里最敏感的角落,保护儿童的自尊心就是保护儿童前进的潜在力量。”一个教师没有当众揭穿一个学生拿了别人东西的行为,而是巧妙地通过策划一个游戏使孩子把东西物归原主。教师如此费尽心机是在呵护着什么呢?就是孩子的自尊!就是为了让每一个孩子能够抬起头来健康快乐地成长。曾经有一位班主任对班上一名偷了书店老板图书的学生处理不当差点闹出人命来。这位老师没想到维护学生的尊严,而是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把他偷东西的事情抖了出来,并且要他立即回家找家长。这位学生回家以后就服老鼠药自杀,幸亏抢救及时,否则就闹出人命来了。

当然,维护学生尊严并不是一味的迁就学生,纵容学生,而是要讲究方法,做到既要维护学生尊严,又要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这样成功的事例比比皆是。有一次我们班上的玻璃窗不知被哪一位调皮的学生砸碎了,作为班主任的我当然很生气,但我在班上没有对学生辱骂、指责,而是真诚地对学生说:“每一个人都会犯错,只要敢于认错并勇于改正错误还是好学生,我相信这位同学并不是故意要毁坏窗玻璃的,我更相信这位同学他会主动向我承认错误,如果这样,我一定在班上大力表扬他,因为他是一个诚实的好孩子。”果然不久之后这位学生主动向我承认了错误,家长也主动将玻璃重新装好了,我也践行诺言在班上大力表扬了这位学生。这件事之所以能够圆满解决,是因为作为班主任的我不是一味的责罚孩子,而是给予了孩子应有的尊严,让他自己主动改过。

  1. 爱生·奉献”,作为班主任就应有一颗爱心。我作为一名教师,又长年担任班主任,和学生打交道是最多的。如果没有无私奉献的精神和一颗热爱学生的心,那就不是一名优秀的教师和成功的班主任。我自参加工作至今已有十多年了,一直担任班主任,虽然很辛苦,但有苦也有乐。我把学生都看作自己的孩子,急他们所急,想他们所想,一心扑在他们身上,与他们打成一片。课堂上我们是师生,课后我们是无话不谈的朋友。我既是严师,又是慈母,还是学生们心中的大朋友。在学业上我严格要求他们;在生活上我无微不至的关心他们;在思想上我耐心地开导他们。我耐心倾听他们的心声,分担他们的烦恼,疏导他们的不良情绪,做他们的心理健康辅导老师。

我曾经接手的一位学生不光学习成绩差,还是原来班级的刺儿头,重新分班后来到了我班。我并没有嫌弃他,而是找机会经常和他接触,与他沟通,了解他的家庭情况和思想状况。得知他是一位留守学生,父母常年在外务工,对他关爱甚少,平时连电话都很少打,把他交给年迈的爷爷后便当了甩手掌柜。了解到这一情况后,我主动给他父母打电话,让他们多关心关心孩子。每逢周末,我都把他接到家里吃一顿饭,让他感受到久违的温情,融化了他心中的坚冰。这位学生慢慢变得守纪了,不再是班上的刺儿头了,学习也前所未有的认真起来。后来这位学生考上了大学,他来看我时对我说:“如果没有您对我的爱,就没有我的今天。”我欣慰地笑了。

在我十多年的班主任生涯中,我深深体会到“爱生·奉献”的力量。当学生感受到师爱的力量,体会到教师无私奉献的精神之时,即时是一颗冷漠的心也会产生伟大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