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设教学陷阱,激活物流实训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5-28
/ 2

巧设教学陷阱,激活物流实训

符笙

江门市工贸职业技术学校


【摘要】中职实训课是中职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锻炼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能力的有效渠道。除了开展项目式教学、翻转课堂等教学方法,在设计实训环节时,针对于物流实际运作中常见问题,知识易混点,技术能力薄弱点等方面可以巧设教学陷阱,以逆向思维激活物流实训,引导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从而掌握知识要点。


【关键词】陷阱教学法 订单处理 拣选作业 入库验收


17世纪法国著名思想家笛卡尔说过“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教师在课堂上应“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授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学习方法。尤其是实训课堂,巧用陷阱教学法,打破学生定向思维,以逆向思维的角度开展教学。那么什么是陷阱教学法呢?

陷阱教学法源自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所做的“饿猫开迷笼”的经典实验。实验中的小猫通过不断尝试、犯错,最终学会了开启笼门。陷阱教学法是指教师从逆向思维的角度切入教学,教师有意地给学生设计错误的思路、答案,人为地设置一些思维陷阱,激发学生去探究、思考、辨析、比较的一种教学方法。该方法通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反思理解”的过程,先让学生犯错,然后通过学生的自主思考,分组讨论,激烈辩论等方式自己找出错误的所在,并且改正错误得到正确答案。这一教学方法打破了传统教学方法单一的局面,给教学提供了全新的思路,让学生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散思维,独立思考,同时体验成功的喜悦,有利于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和积极性。以下以配送实训、仓储实训为例,介绍如何巧用陷阱教学法,激活物流实训。

一、配送实训(订单处理)应用实例——将物流实际运作中常见问题来设置“实训陷阱”,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订单处理是配送流程的起始环节,订单处理是否妥当直接影响物流配送的效率。因此,当物流配送中心收到客户要货订单,信息员首先要进行订单分析以及库存信息确认,但是在物流实际运作中,信息员会存在不查仓库货物储备量,而直接制单让拣货员拣货的情况,会导致拣货员在拣选货物时发现不够货。针对这一现象,教师在设置客户订单时,可以选择其中一张客户订单设置“教学陷阱”,即该订单所需的货物库存不够,无法供货。在实训过程中,观察学生如何处理此情况,如何合理解决此问题。当学生发现拣货单所需货物库存量不足时,引导学生通过小组间的讨论进行实操尝试,进而引申并完善订单处理流程图,制定库存不足时的拣选作业流程,妥当处理库存不足的客户订单。该实训任务让学生亲身体验物流岗位人员的实际工作,根据物流拣选作业实际运作会遇到的问题来设置实训陷阱,让学生发现问题共同探讨,从而解决问题。

二、配送实训(拣选作业)应用实例——在易混点设置“教学陷阱”,以形成理解性记忆。

拣选作业是物流配送的一个重要环节,当物流配送中心收到客户要货订单,拣货员应分析订单货物需求,从而选择合适的拣选方式——“摘取式拣货”或者“播种式拣货”,这样有利于提高物流配送效率。但是,在实际运作中,常常有拣货员没有理解两种拣选方式的适用范围,因而常常开展了重复或者多余的拣选作业。因而,教师在开展拣选作业实训时,可以巧设“教学陷阱”,将客户的要货需求设置为以下几种订单:

客户A:需要怡宝矿泉水20箱,可口可乐10箱;

客户B:需要怡宝矿泉水30箱,可口可乐25箱;

客户C:需要康师傅方便面1箱,雪碧1箱,苏打饼15包,品味薯片20包。

让学生根据以上客户订单需求选择拣货方式时,就会发现有的小组拣货效率很高,短时间就能完成拣选作业。有的小组则因拣选方式选择不当,多次进行了重复的拣选作业,因而花费了较长时间才完成拣选货物的任务。教师根据各个小组拣选作业的表现,选择用时最短,且采用了恰当拣选方式的小组派代表来进行实训经验分享,教师根据学生的分享来引申出两种拣选作业方式的适用范围(见下表1),从而引导学生判断三张订单应选择哪种拣选方式更能提高拣货效率。

1两种拣选作业方式的适用范围

拣选方式

适用范围

客户订单

摘取式拣货

用户需求种类较多,共同需求少,需求差异大的订单

客户C

播种式拣货

用户需求种类较少,共同需求多,需求差异小的订单

客户A、

客户B

通过客户要货种类,共同需求等设置陷阱,让学生通过逆向思维理解两种拣货方式的适用范围,从而形成理解性记忆。

二、仓储实训应用实例——设置“教学陷阱”促使学生突破教学重难点。

货物入库验收是确保入库商品质量的重要基础,是一项技术要求高、组织严密的工作,必须依据“准确、及时、严格、经济”的原则严谨细致地做好验收工作。而学生能否在仓储实训中遵循验收原则解决验收作业中遇到的问题是实训的难点,因而可以依据重难点设置“教学陷阱”。仓储实训应用实例如下:

1、设置实训任务:今日将有一批货物到库,分别是草莓味酸奶、鸡蛋。请仓储主管安排人员准备接货,并按流程完成验收作业。

2、做好实训前准备,在验收货物中设置“教学陷阱”:

陷阱一:草莓味酸奶中混入一箱橙味酸奶。

目的:通过货单不符,考察学生是否会正确填制单据中数量,并处理异常货物。

陷阱二:在该批鸡蛋中混入1个流汤蛋,和3个裂壳鸡蛋。

目的:考察学生是否会按照合同要求进行质量检验。

3、实操过程和教学效果:学生根据商品特性,共同探讨任务货物的验收方法;在验收实操中遇到教师预设的教学陷阱,能够善用理论知识解决验收异常问题,突破教学重难点。

对于中职学生而言,学生更喜欢互动式、探索式教学。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恰当设置"陷阱"、以逆向思维激活物流实训;巧妙运用教学陷阱,增加课堂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深化思维深度,引导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从而掌握知识要点;显著提高实验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浅析陷阱教学法,《新校园·中旬刊》2017.08

新课标理念下“陷阱式”教学方法的闪光点《语数外学习:数学教育》2013(000),007

"陷阱"教学法在种子学实验技术课程中的应用《中国现代教育装备》李圣福;吴承来;孙爱清;【年(卷),期】2018(000),007

“陷阱”教学法在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周燕蒋承延文毅

陷阱教学法在高职会计信息化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 李霞林. 现代商贸工业. 201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