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科肿瘤住院患者负性情绪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5-27
/ 2

妇科肿瘤住院患者负性情绪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王庆天

1.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妇产科, 西部妇幼研究院出生缺陷与相关妇儿疾病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四川省 成都市 610041;

【摘要】目的 研究妇科肿瘤病患常见负性情绪及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50例存在负性情绪的妇科肿瘤住院病患,统计负性情绪类别,并从多角度比较影响因素。结果 最常见负性情绪为对疾病的恐惧感(84%)及焦虑/抑郁(76%);年龄、文化程度、治疗期望、肿瘤类型、治疗费用来源、躯体症状均可能成为负性情绪的影响因素。结论 妇科肿瘤住院病患易因多种因素出现负性情绪,在临床治疗的同时应予以疏导,让患者调节心态、改善情绪。

【关键词】妇科肿瘤;负性情绪;影响因素


对于妇女人群而言,妇科肿瘤的出现往往会造成较大精神压力。在我国临床统计中,最常见的三类妇科肿瘤包含子宫内膜癌、卵巢癌和宫颈癌[1]。虽说临床医学的进步让妇科肿瘤有了更多治疗方案,但肿瘤二字往往令患者感到焦虑、恐惧,产生明显负性情绪。本次研究选择了50例存在负性情绪的妇科肿瘤住院患者,统计其情绪类别及影响因素,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在2020年9月至12月期间收治的妇科肿瘤住院病患共50例,年龄区间处于36-70岁,平均年龄(53.19±6.82)岁。

纳入标准:临床资料完整,因卵巢癌、子宫内膜癌、乳腺癌、宫颈癌住院治疗,存在不愿沟通、情绪低落、情绪不稳定、对治疗检查配合度不高等情况。

剔除标准:处于化疗间歇期、恶性肿瘤终末期、言语表达缺陷、精神异常、极度衰弱者。

1.2一般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方式了解50例研究对象的负性情绪类别、主要表现、影响因素等。采用不记名填写方式,由患者独立完成,保障问卷真实有效。

1.3观察指标

根据研究对象负性情绪表现,将其归为自卑/孤独感、对疾病恐惧、焦虑/抑郁、缺乏治疗信心共4个类别,统计各类型占比。

从年龄、文化程度、治疗期望、肿瘤类型、治疗费用来源、躯体症状几方面统计研究对象实际情况,查看其是否属于影响因素。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负性情绪类型占比及各影响因素人数占比以[n(%)]表示,以卡方检验。若p<0.05表示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负性情绪类型

50例研究对象调查显示最常见负性情绪为对疾病的恐惧感,其次为焦虑/抑郁,详见表一。

表一:负性情绪统计表

组别

自卑/孤独感

对疾病恐惧

焦虑/抑郁

缺乏治疗信心

人数(例)

11

42

38

10

占比

22%

84%

76%

20%

2.2影响因素

统计各影响因素下研究对象实际情况,显示年龄在45岁及以上、文化程度在中小学及以下、治疗期望较高、肿瘤类型为恶性、治疗费用来源为自费、躯体症状为痛苦,均可能成为负性情绪的影响因素(p<0.05),详见表二。

表二:影响因素统计表[n(%)]

组别

占比[n(%)]

p

年龄

45岁以下

11(22)

4.167

0.000

45岁及以上

39(78)

文化程度

中小学及以下

29(58)

1.497

0.007

高中及以上

21(42)

治疗期望

较高

28(56)

2.334

0.011

较低

22(44)

肿瘤类型

恶性

39(78)

3.871

0.000

良性

11(22)

治疗费用来源

自费

31(62)

6.354

0.002

医保

19(38)

躯体症状

痛苦

41(82)

5.198

0.000

一般

9(18)


3 讨论

妇科肿瘤住院患者因疾病造成的不适感、对疾病预后的担忧等可能导致其出现明显抑郁、焦虑、恐惧、抵触等负性情绪,直接影响到生存质量以及治疗依从性。不少患者因住院时间较长、文化程度偏低、医疗费用支出较高、对疾病治疗期望水平较高等原因,更容易出现心理情绪应激,出现不愿与人交流、情绪低落等情况,进一步加重心理负担,形成恶性循环[2]

根据研究数据,50例调查对象中最常见的负性情绪类型为对疾病的恐惧,占比84%;其次为焦虑感及抑郁感,占比76%;也有部分患者存在自卑感、孤独感,并对临床治疗缺乏信心。影响因素方面,由于现如今妇科肿瘤疾病的发病年龄逐渐年轻化,不少患者还处于中青年阶段,因此可能对自身生育能力及健康状况产生担忧而,相对来说45岁以上患者更容易出现负性情绪,可能与其自身年龄、家庭等因素有关;文化程度方面,研究中中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患者占比更高,可能与其对妇科肿瘤的了解程度、对医疗的信赖程度有关,更容易出现对治疗及疾病的认知错误点与盲点;治疗期望方面,对临床治疗期望较高占比更高,此类患者对自身康复的期望值更强,若在短期内未看到明显好转则更易产生负性情绪;肿瘤类型方面,恶性肿瘤患者负性情绪发生率明显高于良性肿瘤病患;经济状况方面,研究中多数患者处于自费状态,加上肿瘤往往需长时间住院治疗,发生率远高于医保支付患者;躯体症状方面,因妇科肿瘤带来的痛苦以及治疗手段造成的不适感,更易让患者产生负性情绪。总体来说,妇科肿瘤患者出现负性情绪的影响因素可归为三个方面:首先为心理因素,患者自身对治疗的期望值、被关爱程度、与家庭的和谐程度、对医护人员及治疗的信赖感等,均可能造成其负性情绪,会直接导致其依从性下降[3];其次为躯体症状,疾病造成其生活上的不便以及治疗出现的不适感会直接降低生活质量,引发患者出现抑郁、焦虑、疾病不确定感等负性情绪[4];最后为经济负担,长期治疗涉及到的经济支出易造成患者的担忧。

总之,根据对妇科肿瘤患者负性情绪及影响因素统计发现,造成患者负性情绪的因素较多,在临床治疗过程中除了针对疾病给予干预外,还需从心理护理、健康教育等角度给予患者心理支持、安慰以及积极引导,帮助患者疏导负性情绪,积极配合肿瘤治疗。


参考文献:

[1]赵沛仪,黄咏妍,黄敏萍. 妇科恶性肿瘤化疗期间心理弹性状况及影响因素调查研究[J]. 护理实践与研究,2020,17(04):29-31.

[2]蒋冬芳,黄勇珍,李佩琴,周翠屏,何建宁. 妇科肿瘤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研究进展[J].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20,6(02):202-207.

[3]王晓嫚. 针对性护理干预对妇科肿瘤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影响分析[J]. 首都食品与医药,2020,27(10):162.

[4]李丹丹. 罗伊适应模式对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尿潴留发生率及负性情绪的影响[J]. 护理实践与研究,2016,13(05):8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