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能表计量错误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5-25
/ 2

电能表计量错误分析

郭鹏飞,许大为,王鹏智

聊城市光明电力服务有限责任公司高唐分公司 252800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用电量越来越大。为了准确计算用户用电量,维护供电企业的利益,电能计量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引入智能电度表,可以及时、准确地分析和判断计量装置的接线误差,减少工作人员的工作量。本文主要论述了利用智能电表判断计量装置接线错误的方法。

关键词:智能电能表;计量装置;错误接线

传统的计量装置大多采用机械式和电子式电能表,这就要求检察官在判断计量装置接线错误问题时,必须携带与电压、电流有关的计量器具,对综合测量得到的电流、电压等情况进行综合分析经过信息收集,从而判断是否存在错线问题和工作人员的工作安全存在很大的工作压力。

1.当前计量装置接线错误检查的弊端

1.1处理方法较少

在对计量装置进行错线检查时,更多的是针对一些可能有异常问题的接线,而不是针对整个接线的检查。这就导致了接线检查工作,每次都是在维修的前提下进行检查工作,很多接线都没有被检测出来。

1.2信息化程度相对较低

在使用智能电能表检查计量装置错接线时,相关企业没有及时制定明确规定,检查的系统性和规范性存在一定不足。同时,智能电表还没有实现联网的新应用,导致在监测工作过程中,远程监测等工作仍不到位,相关错线信息传输等问题存在一定的滞后时差,信息反馈的及时性无法保证。

1.3智能电能表只应用于检测

虽然智能电表不存在传统电表需要更多检测仪器设备的问题,但智能电表的功能并没有发生明显变化,其作用更集中于检测计量装置的错接线。但问题发现后,用户实际用电量的后续统计和电费退补仍需由供电企业派出的专业人员计算。也就是说,电能表只是用于检测和判断计量装置的错接线,并不是全部,其作用还是有限的。

1.4信息透明度低

在检查实际计量装置接线错误时,工作人员需要到用户家中实地调查。只有通过现场检测和计量,才能得到电费返还和补偿的具体结果。然而,这个过程花费的时间太长。为了尽快解决问题,工作人员往往选择先清点用户家中计量装置的数据,然后再到另一个用户的计量装置进行数据采集,从而尽可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现场检查检测工作,从而解决用电问题退款和赔偿。这种工作模式为工作人员提供了更大的便利,使他们的工作更加集中,但同时也导致用电和具体费用的计算缺乏透明度,用户对自身用电量的认识混乱。

2.计量装置错误接线检测方法

2.1检查电压相序情况

检查计量装置接线错误时,首先要检查电压接线是否为正相序。检查智能电能表液晶显示结果。如果电压接线错误,LCD上将出现“逆相序”字样,警告电压接线错误。如果电压接线正确,LCD上将没有清晰的反射。为避免表计故障对监测的影响,可先进行第一次电压接线检查,再进行另一次接线检查,经过两三次检查后得出最终结果,提高检测效果。随着智能电表的更新,一些电表检测到“正相序”时会直接显示,减轻了工作人员的检查负担。需要指出的是,具体情况还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分析。

2.2检查电压接线的情况

本文主要对三相四线制智能电能表进行了探讨和分析。通过对读取显示码的综合比较分析,采集了U、V、W三相电压的相关数据。正常情况下,大功率供电的三相四线制电度表和小功率电度表的电压一般稳定在220V,可能会有轻微的波动,但不会超过既定的范围。但当相关仪器设备显示相电压为零时,基本可以得出相电压损失的结论。如果显示结果与220V标准电压相差过大,超出正常范围,则可以得出相电压欠压的结论。同时,要关注形势。高电源智能电压表和高压表的三相电压一般为57.7V,通过对不同类型电能表的合理分类和分析,可以对电压接线做出全面合理的判断。

2.3检查电流接线的正常与否问题

与电压接线检查类似,应通过检查显示码获得U、V、W三相的电流状态,然后进行具体判断。一般来说,三相电压和电流值应在一个固定的区域内保持稳定。根据三相负荷均布原则,U、V、W的电流值应基本一致,显示数据也应相近。如果检查时发现一相电流值太小,与另两相有明显差异,则判断该相电流可能短路。如果检查发现某一相的电流值为零,则可进一步检查以确定该相电流是否断开。

2.4检查电压电流接线是否存在异相问题

读取显示代码后,我们可以进一步检查仪表的电流和电压相位差角。在标准情况下,即计量装置正常时,三相电流和电压的相位差角一般在0度到90度之间,它们的角度基本相同。这种情况主要用于感性负载条件。在容性负载的情况下,三相电流和电压的相位差角一般在270度到360度之间,彼此的角度也相等。在测量过程中,如果测量工具显示的三相电流和电压的相位差角不一致,且相差范围过大,一般是60度的倍数,在这种情况下,三相电能的一相可能存在电压和电流错接的问题计量装置。

3.智能电能表计量装置错误接线实例

用户采用大功率供电、小功率表计量方式时,检测到三个腔室的相电压为220.3V,电压值基本相同,电流也相同,保持在3.5A,测量三相瞬时相角时,显示码的读数分别为18.2度、132.8度和78.2度。通过对上述实测数据的综合分析判断,可以清楚地判断电压、电流运行正常,但相位差角值有明显差异。可以得出结论,电能表中的电压和电流可能存在异相接线的问题。这提醒电力用户和工作人员在判断计量装置接线错误时,必须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单凭一个因素判断电能表的电压、电流是否有问题是不合理的。

4.三相电能表判断错误接线的方法

4.1相量图法

用相量图法可以比较直观地显示各种数据,主要借助于某些设备,如电压、电流测量用的标准功率表,尽可能地表示电压,电能表不同元件的电流值和电流与电压的相位差角,可以有效地加快故障检测的速度。本文结合有关计量装置接线误差检查判断的文献,进行综合判断,找出存在的问题,进而进行进一步的电能计算工作,以促进电能及电费报销工作的合理开展。这种方法直观、简单,在实际工作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4.2功率表法

这种方法更依赖于计算。通过测量三相四线制电压的有功功率,结合相应的原理,得到了需要计算的功率值。在计算出功率值后,根据功率值计算出两个电压相量之间错开垂直线的长度,最后得到垂直线的垂直脚与远点之间的连接线,即电流相量。这种方法比较全面,需要实际测量、计算和绘图工作,对相关人员的绘图水平和信息水平有较高的要求。

4.3现场测绘法

通过按一定的规则改变被测电度表的电压,秒表可以及时记录不同的值,记录的时间倒计时可以六边形图的形式显示出来。用时间表示电压、电流及其相互关系,进而判断计量装置错接线的具体位置。这种方法与幂法基本一致,实用性强。

4.4相位表法

相表法与野外测绘法相似,都需要绘制六边形图。但不同的是相位计法是用相位伏安计画六边形图。在绘制相图的过程中,应注意被测相量与其它因素之间的矢量关系。在绘制六边形图的过程中,必须注意参考相量。

5.小结

与传统电能表相比,智能电能表能通过显示屏及时显示各种信息,及时判断计量装置的错接线位置,从而促进电能计量工作更加合理的发展。通过拓宽智能电度表的应用范围,及时更新新技术的应用,可以促进电度表功能的扩展,节约人力资源,促进供电企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秀琦. 电能表计量错误分析[J]. 电世界, 2018, 59(10):41-43.

【2】高清. 电能表计量校验中常见问题和改进分析[J]. 企业技术开发旬刊, 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