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工程供配电安装技术重点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5-25
/ 2

电气工程供配电安装技术重点

申振 1 李权 2

身份证号码: 21031119890703**** 身份证号码: 21071919680312****

  摘要:在建设项目投入使用的过程中,建筑供配电系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相关技术人员应明确供配电系统的结构特点和安装技术要点,并结合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的质量控制策略,确保安装质量。

关键词:建筑工程;电力供应和分配;技术焦点

前言

中国建筑技术的不断进步在很大程度上为建筑领域蓬勃发展的趋势提供了重要支撑。目前,电气工程是我国建筑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建筑工程的质量和效果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电气工程供配电安装过程中,必须保证本工程供配电设计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1供电和配电系统概述

(1)电力负荷分类。电力负荷主要是指电网电气设备消耗的电力。工作人员应根据电力负荷的性质和建筑物的类型对电力负荷进行分类。通常电力负荷主要分为三级,应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划分,不应随意划分,以保证负荷分类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2)电源。建筑电气设备的额定电压和负荷是供电的决定性因素。目前,建筑供配电安装主要有单相220伏电源、三相220/380伏电源和10KV高压电源,施工人员应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选择供电形式。

(3)供电可靠性。供电可靠性通常是指电力系统持续供电的能力,是考察供配电系统工作质量的重要指标,也是评价供电系统可靠性的关键因素。在评估供电可靠性时,应综合考虑用户平均停电时间、系统停电当量小时数和供电可靠性。

(4)供配电设备。供配电设备是供配电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由变压器、低压配电装置和高压配电装置组成。根据建筑类型和用电需求,科学选择供配电设备的类型和型号。

(5)供配电系统的接线方式。施工人员应根据电力负荷及其分布确定接线方式。目前常用的供配电接线方式有四种,即干线式、辐射式、环式和混合式。

上述连接方式中,径向和环向连接的可靠性相对较高,但环向连接方式较为复杂,干线连接方式成本较低,但可靠性较差。

2电气工程供配电安装技术重点

2.1配电接地施工技术

接地装置的安装必须符合设计规定的施工标准。水平接地体需要保证绝缘部分包裹,埋在一米以下;接地体引出线在一些关键部位需要进行防腐处理,如一些垂直部位和焊接部位;关于电气设备的接地,应确保接地线按照相关规定与接地干线连接,但应避免接地线与多个电气设备串联。接地线或接地体的连接方式应为选择性焊接。如果电气设备的接地线是通过焊接连接的,应使用镀锌螺栓使其更坚固。然而,当一些金属接地线不适合通过焊接连接时,螺栓也可以用来达到连接的目的。焊接接地线或接地体时应使用塔接焊接,但塔接在长度方面有一定的规定和要求,例如,塔接的两倍宽是扁钢的标准,而圆钢是塔接直径的六倍的标准,还需要保证圆钢的长度。

2.2积极采取防雷措施

对于建筑物的防雷设施,建筑物的金属屋面可作为避雷器,其钢柱可作为防雷引下线,引下线可与所有金属构件可靠连接。如果是混凝土屋面,可以在转角、檐口、女儿墙等屋面周围设置避雷带。同时可以在屋顶上形成一定规格的避雷网,屋顶金属构件可以与之可靠连接。构造柱内两根直径大于16毫米的外主筋作为引下线,主筋与避雷线向上焊接。同时,所有防雷引下线均与接地系统相连,接地系统采用建筑物基础。电气接地和防雷接地采用同一基础作为接地体时,接地电阻不能超过1欧姆。如果通过实际测试后发现达不到标准要求,将有效增加人工接地极,直至达到标准要求。此外,为了避免雷电电磁脉冲对电气设备的影响,可以在各种防雷区域安装相应等级的电涌保护器。

2.3灯具和插座的安装

在埋设灯具和插座的开关盒之前,先确定开关插座的位置。灯具插座安装时,盒位允许偏差应小于50mm,成排灯具允许偏差应小于5mm,同时保证开关盒与门框的距离为160 ~ 190 mm,插座埋置过程中,应根据现场浇筑厚度进行预埋。设置吊扇挂钩时,将10根圆钢弯成内径35 ~ 40 mm的圆,将圆折成90角插入箱底中间,然后将剩余的钢筋头折成90角再搭接,保证搭接焊接。模板拆除后,应及时拆除吊环,吊钩应涂防锈漆。

  2.4安装配电箱 
  安装配电箱应着重把控如下三方面内容:①在安装配电箱时,预先清理线盒内的垃圾杂物,然后分清支路与相序,按照标准规范绑扎成束。同时明确箱体位置,将导线端头引至箱内,在器具上进行压接处理,配电箱平整后固定。在完成电器具接线安装作业后,采用对应规格的仪表进行必要的调试校正,在确认无误后正式送电,并在卡片框上填写编号,以便后续检修。②在安装配电箱时,应当在墙体内预留充足的回旋空间,以满足箱体安装需求。在安装过程中,预先确定出墙标高。针对实体空间较大、自体重量较大的箱体,应在内部空间增设稳固支撑结构,以防箱体在不均衡外力作用下发生箱体变形。③在进箱时,需采用一管一孔方式。若箱体上敲落孔数量不足,应采用对应型号的开孔器预留一定数量的孔径,在连接结束后做跨接地线。在固定箱体后,要清理箱内杂物,封闭盖板,以防土建施工在箱体内预留残渣杂质,造成不必要的污染。 


  2.5安装配电线路 
  (1)安装母线。首先,在安装母线前,应确保母线的型号、规格与安装工艺满足实际需求;其次,按照现场走向加工母线附件的吊具;再次,严格控制母线吊架安装距离,确保母排竖直、端头封闭,将母线线径大于4mm2;最后,若母线敷设长度超过40m,要设置伸缩节,并在垂直敷设时,增设专用支撑附件,确保线路的稳固性。(2)安装配电线路。在预埋线管时,尽可能的减少既定路线的弯折数量,同时,在暗埋过程中,确保线管与构筑表面保持至少15mm的距离。在混凝土内施工环节,应确保管道弯曲半径小于管外径的10倍。在配电箱连线处理环节,尽可能保证线管整齐排列,让管口高于基础面50mm。 
  2.6完善电气安装人员的综合素质 
  建筑工程电气供配电安装施工中,为了提高工程建设和施工的质量,需要采取有效措施不断提高安装人员的技术能力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与此同时,还需积极组织开展供配电安装培训活动,从而引导操作人员全面了解待调设备的基本结构、技术性能、安装调试的主要步骤,以及运行管理的方法和安全注意事项等,进而加强操作的规范性和安全性,防止发生违规操作的问题。另外,在管理工作中,必须建立完善的责任制度,确保责任落实到人,有效规范和约束安装人员的行为,从而不断优化建筑工程电气安装的综合水平。 
  结束语 
  建筑工程质量的高低对社会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与此同时在会直接影响到人民群众的实际生活。在整个电气工程的建设过程中,务必要确保有关的设计和施工过程中所采用的技术都是具备合理性和科学性。而供配电系统的设计环节中也要将可以影响工程的因素参考在内,尽可能的杜绝意外情况的出现,并且在设计的过程中需要秉持着现代科学设计的相关理念,制定符合实际情况的设计方案。并且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尽可能的确保供配电安装技术得到完善,保障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刘海波.高层建筑电气安装施工技术浅析[J].电子世界,2012(07):77-79. 
  [2]刘泉香.浅析智能建筑中电气施工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民营科技,2013(07):341. 
  [3]杨哲.建筑电气供配电安装的管理重点略述[J].居舍,2018(01):145. 
  [4]袁和山.建筑电气供配电安装管理重点[J].科学与财富,2015,5(8):3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