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在儿童教育上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5-25
/ 3

心理学在儿童教育上的应用

黄鑫琳

上海祁连中心校 上海 201906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加强,关于儿童教育也渐渐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在儿童教育中,想要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如果只是仅仅依靠现有的教学方式很难达到相关的标准。那么我们就需要从心理学的角度进行出发,只有对儿童的心理有着充分了解,才能够在儿童教育中取得较好的效果。因此在本篇文章中,我们主要是简单的探讨心理学在儿童教育中的应用。

关键词:心理学;儿童教育;有效应用;

前言:从目前的儿童教育情况来看,只有通过对儿童心理学的深入研究和分析,进而制定一系列的教学方式,才能够使得儿童教育充分发挥出自身的优点。因此在当前,我们需要对儿童心理学进行深入化的研究,以儿童的心理作为契机开展儿童教育。

心理学在儿童教育中的必要性

儿童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研究对象一般是从出生到幼年儿童的心理发生和发展。研究儿童和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以及发展过程或阶段的各种心理特征和规律是。它对学生的未来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教育的对象是儿童,他们的个性正处于发展和定型的关键时期。面对日益复杂的教育形势,老师应运用更多的心理知识和更灵活的教育手段,科学地处理学生的心理问题。在日常教学中,只有将听,说,读,写的能力与孩子的心理相结合,才能实现均衡协调的发展,抓好培训,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对此,老师应当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成长质量和习惯,并获得更好的指导和发展。

在开展幼儿的教育过程中,之所以想要应用心理学来开展教育,这主要是因为心理学能够按照教育目标以及儿童的成长特点来对教学计划进行安排,加强儿童对学习的兴趣。另外,据相关资料表明,通过长期的儿童教育中来看,想要在儿童教育中加强教学的质量和内容,进而起到提高整体教学效果,那么我们就需要从教学方式进行着手。只有当对幼儿有着充分了解之后,才能够保障教学目的的实现。因此在整个儿童教育中,应用心理学便成为了一件重要的事情,其必要性主要是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掌握儿童的特点

想要较好的开展儿童教育,那么需要了解到教育中存在的困难。幼儿教育的困难在于老师无法了解到儿童的个性特点以及心理特点,这就使得无法对其针对性的开展教育。另外,由于儿童正处于一个成长的阶段中,他们诸多习惯并未养成,心理特征不明显的基础下,老师在开展教学中便需要积极的应用幼儿心理学来对幼儿的特点进行了解。另外,从现实的早期教育中,我们可以发现,有效的掌握幼儿特点,能够对教育起到较大的作用,进而帮助儿童教育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由此,我们便可以发现,儿童心理学的应用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

2.加强教学的质量

在儿童教育中积极应用幼儿心理学,它能够在一定的程度上按照儿童的心理特点,进而制定目的性比较强的教学方式。因此在当前进一步推动早期教育的发展,能够让幼儿教育取得较好的效果。因此,我们从教学的实际角度进行出发可以了解到,在儿童教育中积极的应用心理学能够对加强整体教学效果起到重要的作用,进而使得儿童教育的整体目标得以实现,促进儿童教育的发展。

3.教学发展的必然性

在这一个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随着我国对儿童教育的不断深入发展和提高,在儿童教育中它的教学目标十分明确,并且相关的教学方式也更加细致,我们相信在随着对儿童的不断了解和深入后,教学的发展也会变得十分快速。因此,基于这一种形势中,儿童心理学在儿童教育中的应用需要进步一步加强,儿童教育是整个教育体系中较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如果儿童教育的总体质量较差,那么将会影响到儿童的一生,那么在基于这一种情况下,有效的开展心理学对儿童教育的应用便显得十分重要了。

心理学在儿童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在当前的教学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对于诸多的老师而言,都遇到过这种情况。那便是孩子太小,在日常的交流过程中并不能充分表达出自身的观点和看法。例如他们肚子疼的时候,不能与老师展开沟通,使得问题得不到解决。那么,在面对这一种情况,老师就需要按照心理学的特点,从而去揣度儿童的心思。因此,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着手。

通过观察的方式,老师在教学中需要对每一名儿童的身体健康状况有着了解。当部分儿童在遇到问题的时候,往往都会表达出一些习惯动作、表情等等。例如,一些儿童,当想要上厕所的时候,他们的脸蛋都会变得通红,那么老师就可以通过儿童面部表情进行了解到儿童的状况。对于这一类的例子而言,还有许多,只有当老师充分了解到儿童的这一些生活规律,在开展教学中才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由此可以发现,关于幼儿心理学的应用,它能够让老师在教学找那个掌握到观察这一有效的教学方式,加强整体教学的效果,提高儿童教育的发展。

通过聆听的方式,在开展幼儿教育的工作,并不是简单的依靠老师一个人便能够完成的事情,它是全社会的责任。而在儿童教育中,家长作为儿童教育内的一个关键因素,老师开展教学时需要充分利用这一因素,与儿童家长时常交流,听取他们的意见或建议,了解到儿童平时在家里的表现和情况,进而对开展教学提供帮助。接着,在了解到幼儿心理学后,老师的教育方式会得到加强,教学效果提高。

通过交流的方式,在日常的教学中,老师应当让学生体会到自身对他们的关爱和呵护。那么这时采用语言的方式便较为直接。在课堂的教学中,老师不单单需要勤动脑、勤动手,还需多动口与学生进行交流,让学生对老师产生亲近感,进而愿意与老师分享自己的想法和心事,帮助老师的工作顺利开展。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在儿童教育中积极的应用心理学效应,它能够帮助老师懂得如何与儿童进行沟通,让老师与儿童之间的关系变得密切,促进教学效果加强。

最后,通过抚摸的方式,在日常教学中老师可以通过充满爱意的抚摸让儿童感受到温暖。因此教学中老师可以给予学生肢体上的关爱。例如,当儿童早上来到学校的时候,可以给予一个拥抱。在儿童回家时,给予一个温柔的亲吻,让他们能够对校园产生留恋。因此,我们可以发现关于心理学它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能够起到较大的促进作用,让儿童教育的开展达到预期效果。

儿童教育应用心理学取得的效果

在这一个过程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因为儿童心理学具有诸多的优势,因此在儿童教育中能够发挥出重要的作用并且产生积极影响,让儿童教育在教学目标以及教学模式上得到提升。因此,从综合的情况上来看,我们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加强儿童心理学的应用。

1.提高儿童的成绩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在儿童教育中应用心理学之后,它能够在一定的程度上使得儿童教育过程具有方向性和目标性。这就使得我们对儿童心理学有所加强,与此同时,注重儿童心理学的发展,它能够使得我们对儿童教学中儿童的心理、行为、特点等等多个方面进行了解和提高,帮助老师在教学中加强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2.加强他们的全面发展

儿童心理学在早期教育中得到应用并不是一种偶然的情况,而是儿童教育发展在一定的阶段当中需要开展的必然性。另外,正是因为儿童心理学的应用,使得儿童教育在当前已经找到了发展方向,并且明确了教学目标。因此,我们从原本的儿童教育来看,在开展儿童心理学的应用过程中,需要找寻到好的方向和目标,这样才能够对教学起到促进的作用,并且还能够帮助儿童在未来的发展中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3.树立明确的教学目标

在儿童教育中积极的应用心理学,它能够让原本较为枯燥乏味的教学过程和教学模式得到创新,让幼儿成为教学中的主体,实现优化和提高。另外,在传统的儿童教学中,诸多的老师都是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式,这无疑会使得幼儿在学习中提不起兴趣。但是在当前,积极的应用心理学只有,它能够让儿童教育的教学结构出现改变,取得良好的效果。

4.构建教育群体层面的积极环境

在这一个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在我们所居住的环境中,周围的一切都会影响儿童的发展,这种影响是不可察觉的。因此,在开展心理学教育的过程中,应为教育群体创造积极的环境。相关研究表明,这样才能够在一定的程度上培养孩子的创造能力,使其具有良好的品质。

因此,在教学中,老师应营造轻松和谐的教学氛围,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老师还应进入学生的内心世界,注意学生的内在发展,并建立一个温暖的教室。同时,老师还应加强与家长的联系,从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角度帮助学生创造一个环境。人类的所有性格和感知都是对环境的反馈,而孩子们必须面对的环境之一就是家庭,其次是学校。因此,家庭是否温暖,学校是否公平是培养学生健康心理的关键。

5.关注学生的情感状态,建设高效课堂

儿童的心理常常敏感而脆弱。在儿童的心中,老师处于不可动摇的权威地位,老师对学生的态度很容易引起学生的情绪波动。根据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老师应友善,理解和鼓励与学生相处,尊重和接受学生的不同看法。尤其是小学老师,应注意培养学生的提问观念,支持学生提出异议,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使学生在课堂上可以自由发言,敢于发表自己的声音。在开展教育和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老师除了开展积极教育和纪律相结合之外,我们还需要情感教育,这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同理心,而且易于学生接受老师的指导,而不会遭到拒绝或抵制。

6.进一步挖掘儿童的潜能

应试教育的标准常常使得老师应用管理手段来提高班级的学习成绩。但是在这一个过程中,我们可以了解到虽然老师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和时间,但收效甚微,甚至激起了学生的反叛情绪。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我们需要建议老师应着重于挖掘儿童的积极潜力。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班级管理首先是老师通过挖掘每个学生的积极潜力,激发学生对自主学习的渴望。其次,在老师的鼓励和适当指导下,儿童应具有掌握和使用知识的能力,使学生感到自己通过努力学习了知识。最后,老师应根据学生的学习状况和学习成果,及时评估学生的积极性,指导班级肯定他们的学习成绩,从而不断增强学生的积极学习经验,达到提高他们学习成绩的目的,使其能够快乐的成长。

结语:综上所述,通过对于本篇文章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儿童心理学在儿童教育中占据着较为重要的地位。积极的应用儿童心理学,它能够进一步推动儿童教育的发展,让儿童教育能够取得良好效果。由此可知,关于儿童教育中应用心理学是发展的必然。

参考文献

[1]杨洪智,崔晟,张丽君,郭玉华,孟庆娜,李晓梅.心理弹性在临床护士知觉压力与心理健康间的中介效应分析[J].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21,18(01):37-41.

[2]李淑霞,谢洁凤,谢青梅,吁英,张成娟,邝玉群.护士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心理压力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J].当代护士(下旬刊),2021,28(02):18-21.

[3]尚静,赵治红,刘丽莹.新冠肺炎患者急诊手术对手术室护士心理压力的分析及管理策略[J].当代护士(下旬刊),2021,28(02):181-182.

[4]黄冬梅,王键,张燕茹,李兰,彭莉君,马燕侠,董丽,刘晶.情绪干预对心内科护士工作压力源和心理健康状态的影响[J].工业卫生与职业病,2021,47(01):30-33.

[5]程璐,岳丽,刘红玲,马秀敏,翟谢民.90名监护室护士心理资本、工作压力与工作幸福感的关系[J].国际护理学杂志,2021,40(01):31-34.

[6]张雪琴,张玮,单炜,李垠垠,陈红梅,高静.基于儿科临床护士心理压力根源分析高等院校儿科护理学教学应对策略[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0,22(04):1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