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大背景下的园林设计发展及需求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5-24
/ 2

环境保护大背景下的园林设计发展及需求分析

杨春兰

珠海市建筑设计院,广东 珠海 519000

摘要:生态环保意识理念的逐渐完善促使现阶段的环境质量提升,人们自觉对环境进行保护,为人们营造健康绿色的地球环境,实现资源的可持续。经济的繁荣发展推动社会进步,城市化发展进程加快导致城市问题日趋严重,为解决当前存在的问题,探索绿色环保的发展理念成为现阶段园林设计的重点内容。文中对环境保护大背景下的园林设计发展及需求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环境保护;大背景;园林设计;发展;需求

1环境保护大背景下的园林设计理念

在发展过程中,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促使现阶段的城市环境问题逐渐凸显,因此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重视城市环境建设,力求改善城市环境。园林是城市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合理的设计与发展,可以从整体上缓解环境问题,为人们构建优质的环境。

1.1环保理念

现代化发展提升了人类的文明程度与科技水平,但随之而来的是环境问题,现阶段的城市环境问题十分严峻,因此合理在园林设计中应用环保理念成为当前发展的主要趋势,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深化落实可持续发展理念,将园林与生态相关联,适应时代发展。在设计过程中,需要对各种原料进行选择,科学的原料选择能使碳排放降至最低。设计的每一个环节应考虑碳排放,综合考虑从生产、传送、使用到维护等诸多环节的碳总量,计算废物总数据,计算出碳成本。统计完上述数值后,尽可能挑选低碳原料。所用材料属性基本相同时,要尽可能选择使用本土材料,直接减少运输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种种麻烦。需要强调的是,要减少合成材料的使用,避免过多地使用钢材。

1.2个性化理念

城市景观的发展需要兼顾城市发展的需求与生态环境两方面,灵活应用个性化理念可以促使园林设计在保护环境的基础上以个人需求为前提进行设计,为人们设计出高质量的环境,使人们感到心情舒畅,实现生态环保与效益的统一。园林设计是衡量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的关键指标,同时也是展现城市人文主义精神的“名片”。由于各城市历史文化背景、经济发展水平与人文风俗习惯等存在较大差异,设计师遵循“以人为本、因地制宜”的基本原则,保证园林景观为城镇居民提供优质服务。

1.3和谐理念

园林设计应保证其设计的园林与城市整体发展相适应,呈现出和谐的状态,结合城市的现状、资源、发展趋势以及历史等进行综合的园林设计,保证园林整体和谐,合理进行规划。人类很有必要对自己在城镇化建设进程中的行为进行理性而审慎的思考,为了建设园林化城市,提升城市品位,提高城市竞争力,在大兴土木建筑工程建设的同时必须结合园林工程建设,走统筹规划、生态园林之路。而园林建设正是作为具有思想意识和能够正确认识自然和社会发展规律的人类所进行的一项源于自然生态、而又超于自然生态的伟大工程,其所追求的生态化思想是人类对生物进化圈的深刻认识,它并不等同于一种简单的“回归自然”,而是整个人类进化过程中的仿生态的精神追求和人类实现自身价值的升华,是和谐理念的具体体现。

2基于环境保护大背景下的风景园林设计现状

2.1强调造型,关注形式

设计师进行园林设计时,过于重视美的体验,强调造型至上,将形式放在了突出位置,这就不可避免地造成园林功能考虑不到位。有些设计师甚至会将这一工作定性为美感的体悟,这其实是本末倒置的一种做法。设计风景园林时,除了考虑美感的需求之外,功能也是必须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

2.2过于强调人工设计

在景观设计过程中,部分设计师忽视了原本的地理构造,破坏了地面原始状态,在此基础上进行二次加工,建设一些小的山体,增设楼阁凉亭。类似的设计造成了工作流程烦琐,使资源的使用量剧增,造成工作时长被拖延,同时不利于保护原始状态,人工因素掺杂较多。所以在设计过程中要尽可能保留原貌,综合考虑景观设计与地形地貌,这充分彰显出人们对于自然的崇拜,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同时能使资源损耗降至最低。

3环境保护大背景下的园林设计发展及需求

3.1坚持环境保护大背景下的园林设计原则

环境保护大背景下的园林设计原则有生态性原则、经济性原则及高效性原则。在环境保护大背景下,应坚持生态性原则,当前,我国部分地区的园林设计从业人员过于追求复制业内的优秀设计案例,使园林设计与实际情况出现偏差,没有遵循园林设计原则,且失去了原本的园林设计特色,降低了园林品质。在环境保护大背景的前提下,我国各地区政府都在积极宣传环保理念,努力构建环保型社会,提升人们的环保意识,在日常的工作生活中充分加强城市居民对环保的重视程度。在城市园林设计进程中,各级地方政府的相关部门依照园林设计的生态原则,充分落实生态环保理念,改变传统对经济利益盲目重视的现象,深刻认识到生态环境对于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在园林设计时,应关注生态环境与园林设计之间的关系,充分评估园林设计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了解并掌握园林设计的原理,营造更优质的环境,实现园林设计与生态环境的完美契合,满足以人为本的经济发展需求,推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经济性原则是指,在园林设计过程中,由于自身特殊的性质,需要进行一定程度的经济投入,牵扯到较多的环节。因此,务必坚持园林设计的经济性原则,达成现阶段发展节约型社会的目标,结合园林设计与经济型发展需求,将节约观念摆在首位,避免在园林设计过程中出现资源浪费的现象,例如植物资源浪费与水资源浪费等,尽可能地减少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更好地推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在环境保护大背景下,现阶段进行园林设计的重点是要坚持高效性原则,例如,保证土地资源使用的高效性,园林景观设计需要较广的占地面积,一旦土地资源使用不合理,极易产生浪费,影响园林设计效果。同时,在配置植物资源时,应确保植物符合地区的气候与地质条件,保证植物的生长环境符合自身属性,进而保障植物的健康,提高园林设计效果。

3.2园林绿地设计

生态园林绿地建设包括土壤植被设计、水体植被设计和湿地植被设计等几个部分。科学规划绿地系统的设计方案,有助于改善生态环境,并保证生态的可持续性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根据生态规划的要求,在保证对原有生态环境的损害降至最低的前提下,进行合理地布局和改造,在兼顾整体协调性的同时,做好绿地的设计与规划。

3.3园林景观设计

园林景观设计过程包括植物景观和建筑景观。植物景观既满足了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作用,同时还起到了调节气温、干湿度和净化城市气体的作用。合理设计园林景观时,要实现科学与艺术并存的方式,通过科学的手段来控制植被的种类和分布;在设计建筑景观时,首先要保证基础设施的有效性,使其发挥景观建筑原有功能的前提下,起到辅助生态环境改善的作用。

3.4园林节能设计

园林的节能环保设计过程中,减少资源消耗便能直接达成园林节能设计的目的。因此,提升生物多样性,使园林中的生物链稳定性提高,从而间接地降低维护人工生态圈所消耗的费用,利用雨水收集器、水资源循环设施和高压雾化洒水器等设备来提升水资源的利用率。

4结束语

总之,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园林设计逐渐向多元化发展,尤其是生态环保理念的渗透促使人们环保意识提升,园林设计逐渐与环境保护相结合,构建绿色的生态园林,与生态视角为主,融入全新的理念,注重绿色思想的应用,通过园林生态化发展缓解现阶段的环境问题,为我国的城市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实现城市景观效益与生态环保的效益相统一,促使我国园林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潘关淳淳.低碳理念下风景园林营造应把握的要点探讨[J].建材与装饰,2020(12):61-62.

[2]杜辉.探讨现代风景园林设计发展趋势[J].现代园艺,2020(04):86-87.

[3]朱洁莹.论风景园林的生态设计[J].中外建筑,2019(11):61-63.

[4]邱璞.社会高质量发展下的风景园林设计转型思考[J].住宅与房地产,2019(22):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