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BI理念下专门用途英语教学模式在艺术专业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5-21
/ 3

CBI理念下专门用途英语教学模式在艺术专业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

王丽君

大连艺术学院 辽宁省 大连 116600

摘要:高等职业教育对公共文化课程的设置越来越重视。近年来,高等教育中的艺术专业招生比例逐年上升,艺术专业大学英语教学逐步受到重视。培养艺术专业学生在未来实际工作中的英语应用能力,增强艺术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是大学英语教学的终极目标。在CBI教学法理念下,艺术专业大学英语采用专门用途英语教学模式教学不但重要而且必要。因此,重视并处理好EGP和ESP的关系、进行艺术专业专门用途英语ESP教材编写以及师资队伍等方面的实践和探索,研究艺术专业专门用途英语ESP课程的培养模式,让培养路径朝向“英语+艺术”的复合型方向发展。同时重视发展艺术专业学生的个性,确保具有较高英语能力的复合型艺术人才培养的顺利实现。

关键词:内容型教学法;专门用途英语;艺术专业大学英语;英语课堂教学;实

践与探索

高等职业教育越来越重视学生全人格的培养和发展。为了提高全民素质,增强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和适应性,高等职业教育对公共课的设置愈加重视。公共文化课程要结合各方面需求,以人为本,课程的形式和内容更要丰富多彩。必须更新教育理念,使公共文化课程在满足不同职业需求的同时,高度重视学生各方面素质的全面谐调发展。只有这样,才能使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培养出社会需要的新型人才。一味强调市场需求又急于求成,只重视技能培养而轻视全面素质教育的想法和做法都是错误和不可取的[1]。 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过程中,内容型教学法等教学流派得到广泛推广,并取得了一些备受瞩目的成绩。下面笔者介绍内容型教学法在艺术专业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实践和探索。

一.内容型教学法(CBI)的含义及其常用教学模式

1. 内容型教学法CBI的含义

Briton认为内容型教学法(CBI)是把语言教学活动同主题内容完全融合的第二语言教学方法。这种模式下,使用第二语言获取信息,同时发展语言技能是学生的学习重点。这意味着在第二语言教学过程中,专业内容和二语教学融合教学[2]

2.内容型教学法CBI的教学模式

CBI内容型教学法的教学模式主要有主题模式、附加模式、保护式学科内容教学模式、和专门用途模式。专门用途模式用于开设某个学科(例如心理学、科技、商务等)的比较高级课程,但不设立具体的语言学习计划或学习系统,在学习大量专业内容的过程中,学生提高第二语言运用技能,满足其未来职业发展需要[3]

Krashen认为,当学生学习条件同母语习得条件相同时,二语学习效果可以达到最佳。当第二语言的重心放在专业内容上时,语言习得和专业学习有机融合,语言作为一种工具在获取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能够帮助学生克服二语学习的枯燥和乏味,从而激发学生二语习得的兴趣和热情。这样,CBI帮助学生发展了在专业领域的知识和技能,满足了学生进入社会发展应具备的专业和英语的双重要求[4]

二.艺术专业专门用途英语ESP课程建设的必要性

近年来,艺术专业高等教育招生比例逐年递增,艺术专业大学英语教学也愈加得到重视。2003年《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修订本)对专门用途英语教学提出明确要求:ESP作为大学英语的后续课程,要经过实训使学生学会在专业领域如何用英语进行有实际意义的交际和交流,专门用途英语是培养复合型人才的重要保障[5]。艺术专业专门用途英语教学要全面培养听说读写译等英语综合能力,使艺术专业学生在学习艺术专业知识的同时,不断提高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只有把握好ESP专门用途英语教学在大学英语教学框架中的定位,才能更好地实现ESP专门用途英语的教学目标和培养效果,才能确保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培养的顺利实现,确保与世界需求接轨[6]

艺术专业大学生作为比较特殊的教学群体,他们的英语基础相对薄弱,对英语的学习兴趣并不浓厚,英语语言基本能力普遍较弱。但是艺术专业大学生有强烈的自我展示欲望。因此,改革艺术专业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模式,重视以市场为导向、以社会需要为宗旨,使艺术专业大学英语教学内容与艺术专业的各职业岗位要求密切相关,在英语教学中融入艺术专业知识,用专业知识提高学生英语学习兴趣,重视培养艺术专业学生未来职业中的英语应用能力。既重视艺术专业学生的英语学习需求,又注重提高他们英语运用能力。不但重视艺术专业知识的学习,而且促进艺术专业专门用途英语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7]。综上所述,在艺术专业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进行专门用途英语教学的探索和研究不但重要而且必要。

针对艺术专业学生开展专门用途英语教学,更有助于提升艺术专业学生英语学习兴趣,帮助艺术专业学生把英语和专业结合起来,为其今后就业或出国深造打下坚实的基础,对艺术专业学生而言,这种艺术专业专门用途英语的学习意义深远。

三.艺术专业专门用途英语ESP教学模式的基本特点

1. 艺术专业专门用途英语ESP教学模式的基本特点是 “学用统一:用中学,学中用”。

笔者认为,艺术专业专门用途英语ESP教学不是以传授英语语言知识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相反,艺术专业专门用途英语ESP 教学要突出英语语言实践的重要地位,围绕英语交际活动为中心开展课堂教学,以英语为媒介进行艺术各专业领域的交流交际能力培养。

艺术专业专门用途英语教学的主旨在于激发其英语学习兴趣,使艺术专业学生们尝试使用英语获取有关专业信息,完成艺术专业相关任务,在此过程中不断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英语学习自信心。因此,艺术专业专门用途英语的教学模式是“专业知识+语言”,培养路径是“英语+艺术”。这种艺术专业大学英语教学体系,既符合艺术专业学生的实际,又重视艺术专业学生的个性发展[8]

2. 利用英语作为媒介实现某个确定的目标是艺术专业专门用途英语ESP教学的真正目标。

因全球化和互联网的普及,全世界绝大多数学术论文是用英语宣读、发表和交流的[9]。网上的绝大多数专业资料是英文的、专业信息、文献也是英文的,因此,在这样的大环境下,艺术专业专门用途英语教学,无疑必要而紧迫。艺术专业专门用途英语ESP教学过程中,英语作为工具和手段帮助艺术专业学生获得更多的艺术专业知识。两种相辅相成,互相促进。

四.艺术专业专门用途英语ESP课程教学模式建设的与实践与探索

ESP教学要解决的当务之急是在有限的时间内满足特定群体和特定情形的需求。针对这些需求,制定艺术专业专门用途英语教学大纲,筛选和整合艺术专业ESP的教学材料,不懈地追求教学的实用和实效[10]

1. 探索艺术专业专门用途英语ESP课程的“2+2”教学模式。

艺术专业专门用途英语ESP课程的“2+2”教学模式是指在大学一年级两个学期讲授《艺术专业大学英语教程》,在大学三年级时选修两个学期《中西方艺术简史》(Brief Introduction to Western and Chinese Art History)。这种“2+2” 的教学模式是为实现“艺术+英语”的专门用途英语教学目标而创设的。

专门用途英语教学模式改变由被动灌输型向主动探索型转变,着重强调艺术专业学生的个性化、主动式学习,并一改传统英语课堂教学模式,探索出艺术专业专门用途英语ESP课程的“2+2”教学模式,开展灵活多样的英语实训活动,培养艺术专业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若条件允许,可以让艺术专业学生在课余时间到涉外实训基地做一些实际工作,使英语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把英语教学内容与艺术专业学生的专业知识紧密结合,更好地培养艺术专业学生的专门用途英语的应用能力[8]

2. 使用“全方位、立体化、开放式”的“三个课堂”联动下的艺术专业专门用途英语ESP课堂实践教学模式。

“三个课堂”联动下的艺术专业专门用途英语ESP课程实践教学模式所指的“第一课堂”是在普通的英语课堂教学中培养艺术专业学生英语读写译能力的同时,不断提高学生英语听说能力,以适应未来职业的需求;“第二课堂”指利用课外活动,组织艺术专业学生多参加提高英语应用能力的课外活动,同时开展灵活多样的实训活动,在实践工作中真正帮助学生把英语课堂教学和艺术专业实践紧密结合,更好地提高他们的专门用途英语能力;“第三课堂”是指课外实践教学方面,鼓励和组织学生参加一些英语协会或组织活动,不断帮助艺术专业学生胜任交际活动英语学习的自信心。

3. 编写适合艺术专业的专门用途英语ESP教材

现行使用的专门用途英语教材种类不多,而且与实际教学有明显的距离。这个事实无法回避。针对艺术专业学生,要灵活选用专门用途英语教材,要符合艺术专业学生的英语实际水平,选取的教材难度相对要小。《艺术专业大学英语教程》和《中西方艺术简史》(Brief Introduction to Western and Chinese Art History)就是根据本校艺术专业学生的实际英语水平而编写的艺术专业英语ESP教材。通过实践证明,这些方法和措施十分必要和可行。

4. 艺术专业专门用途英语ESP教学必须要正确处理好ESP与EGP的关系。

艺术专业专门用途英语ESP教学是普通英语教学的扩展和延续。它以艺术专业学生的实际需求为目的,与那些只接受过普通英语教育的艺术专业学生相比,通过ESP训练和培养的艺术专业学生,在其专业领域里,能更准确、更有效地胜任交际活动”[11]

5. 为提高高等教学质量,必须大力加强艺术专业专门用途英语师资队伍建设。

在师资上,目前缺乏大批合格的专门用途英语教师。ESP 教学呼唤复合型教师。提高艺术专业专门用途英语教学质量的关键在教师。然而符合“英语+艺术”双重要求的艺术专业专门用途英语ESP课程教师缺口较大。加强艺术专业专门用途英语ESP师资队伍建设主要可采取以下方式进行:把英语教师派到国内外知名大学进修英语以外的艺术专业主干课程或者把艺术专业教师送到国外进修,提高他们的英语水平。另外,加强与国内外知名艺术类院校的合作和交流,定期或不定期地举行学术交流活动,为教师提供进修和考察机会,提高教师的艺术专业专门用途英语水平,拓宽英语教师未来职业发展领域

[12]

结合艺术专业大学英语教学的实际,灵活运用内容型教学法CBI,加强对艺术专业专门用途英语ESP的宣传,从思想认识、师资力量、教材教法改革等方面进行研究,做到“教师、教学、教材”三管齐下,使用“全方位、立体化、开放式”的“三个课堂”联动下的课堂实践教学模式,增强艺术专业学生未来职业中的英语应用能力。希望通过这些举措和尝试,探索更适合艺术专业学生的专门用途英语教学模式,不但能发展艺术专业学生的个性,而且能提高艺术专业专门用途英语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最终确保高素质复合型艺术专业人才培养的顺利实现。

参考文献

[1]姜本红.国外高职教育公共文化课程设置的经验借鉴与启示[J].职业教育研究,2007.1,172-173

[2]陈小川.内容型教学法在英语专业听力教学中的运用[J].三峡大学学报, 2010.8, 239-241

[3]胡月朦、郭建荣.论内容型教学法的优缺点[J].科技信息,2013.No.13 , 213-214

[4]刘丽丽.大学英语教学探索——基于语言经济学与内容型教学模式相结合视角[J].学理论,2012. No.26,172-173

[5]陆伟成.专门用途英语ESP课程设计原则、程序及教学指导[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9.2,145-148

[6]陈新宇.西部高职ESP教学滞后原因与策略分析[J].泸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2,8-11

[7]秦秀白.ESP的性质,范畴和教学原则[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 2003.4,79-83

[8]王丽君.艺术专业ESP课程建设与教学模式探索.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12.5 ,189-191

[9]蔡基刚.ESP与我国大学英语发展方向[J].外语界,2004.2,22-28

[10]杨瑛.科技类专业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成人教育,2009.16,115-116

[11]孟雅杰.中外工科院校几种课程设置模式的比较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2.5,

[12]王朝晖 廖国强. 高职高专英语教学引入ESP课程的探讨[J].中国ESP研究 2010.3,133


*作者简介:王丽君(1971—),女,黑龙江齐齐哈尔人,大连艺术学院马院英语教研室教授。主要研究方向:英语语言学与英语教学。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