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主题班会搭起学生成长的桥梁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5-20
/ 2

用主题班会搭起学生成长的桥梁

张琪

广东省惠州市惠阳区淡水新桥小学 516211

摘要:本文主要从4方面对主题班会的开展提出建议:善于发现问题,做学生的知心人;以学生为主体,做学生的引路人;抓住重点关键,做到有的放矢;贴近学生生活,让学生有话可说,使每个学生的成长得到关注和施展,真正实现主题班会的德育功能和班级教育功能。

关键词:主题班会;学生主体;德育教育

一、研究缘由

在当前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德育为先”的理念逐渐贯穿于中小学各门学科教学。目前,小学主题班会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教育效果不理想,普遍存在主题不明、计划不全、内容单一、形式呆板、重说教轻体验,无法激发学生的上课热情,更别说发挥德育的作用。因此,如何改变枯燥的主题班会课堂,使学生爱上主题班会课,值得我们深入研究。

二、主题班会的实施意义

(一)有利于提升班集体凝聚力。

提升班级凝聚力是主题班会的首要作用,通过主题班会课,培养学生集体观念,增强集体荣誉感,形成班级凝聚力,建设良好的班级文化。 例如,我发现班级中许多学生“爱打小报告”的习惯,经了解分析,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孩子缺乏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于是我组织开展一节以”请让我们做个明事理的好孩子“的主题班会,通过情景再现的方式,首先引导学生宽容待人,不因小事和同学发生冲突;然后引导学生明白 “告状”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反而会失去同学的尊重和信任,引导学生如何处理争执;最后引导学生在遇到超出自身能力范围的事情,要及时报告老师。在主题班会的实施过程中,凝聚团结互助,相互包容的班级精神。

(二)有利于建立和谐师生关系。

主题班会课有利于师生在思想情感上的统一,发展师生间积极的人际关系。在班级管理过程中,有的学生被老师批评指正后,不但没有悔改之意,而且对老师怀恨在心,实在是令老师头痛。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没有正确认识到错误,而教师可能只看到了学生的缺点,没有因材施教。教师的说教已经失效了,那么主题班会课则给了教师另一条途径。如,开展“猜猜他是谁”主题班会课,为班级中的每位孩子准备一段话,描述了每一位孩子的优点和特点,并送上了老师的节日祝福。通过本次主题班会上,学生得到了老师的表扬和鼓励,非常高兴。

(三)有利于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学生在校园生活中会遇到许许多多的困难与烦恼,学生得不到有效帮助,会引发诸多心理问题,如,上课分心,厌学、叛逆等,阻碍学生的健康成长。充分利用主题班会这个平台,能够是有效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如,让学生把自己难解决的事、令自己苦恼的事写成纸条并收集讨论,班主任循循善诱、悉心指导,同学们帮忙出点子,通过大家的帮助和鼓励,有效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

三、主题班会的实施策略

作为班主任,尤其是年轻的班主任,要清楚认识到主题班会课的在班级管理中的作用。基于以上对主题班会实施意义的理解,我认为一节好的主题班会应达到调动学生积极性,培养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的目的。

(一)善于发现问题,做学生的知心人

在班主任平时的教学工作中,在孩子的学习、生活中处处蕴藏着教育的契机。教师平时应该主动接近学生,关心学生,善于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发现问题,做学生的知心人,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以学生的问题为基础,以解决学生的问题为目标,帮助学生获得有益的启示。例如,在学期开学初,为了更快了解新接手班级的学生情况,我准备组织一次新学期主题班会。为此,在组织班会前有必要了解清楚孩子的想法。请每个学生在纸上写下自己的新学期感想和打算。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后,我和全班共同确定了新学期主题班会的主题为“新学期,我准备好了”。以此主题召开班会,我能够快速了解学生的心声,为今后的班级管理工作奠定了基础,也能够帮助、引导孩子尽快步入学习的正轨。

(二)以学生为主体,做学生的引路人

当前大形势下,主题班会多是教师的一言堂,或者是单纯的理论课。老师在台上滔滔不绝,学生在台下昏昏欲睡,完成达不到育人的效果。主题班会应该和常规课堂一样,都应该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我们必须把握学生主体的地位这个立足点。发掘每个学生的特点,相信学生,相信他们的能力,让主题班会成为每个学生发展的平台。教师在主题班会实施过程中,则是学生的”引路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激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例如,在班级管理中,坚持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引导学生发挥主人翁精神,为小组争光,争荣誉。在开学初依据成绩、学习积极性,发言积极性等将他们分组,然后利用一节主题班会课让他们选出自己组的组长和代言人,给自己小组命名,为小组的学习计划出谋划策。在主题班会上凝聚小组力量,进行通力合作。传统的以老师为主体的主题班会已经过时,我们只能做这个课堂的导演,把舞台交还给学生,让他们在这里成长。

(三)贴近学生生活,让学生有话可说

许多班主任在面对学校安排的德育主题时,往往缺乏思考和钻研,只是作为学校的传话筒,生硬的灌输,照本宣科,这样的主题班会是无法使学生产生共鸣,育人的效果也很勉强。班会主题应着眼于贴近学生的生活,帮助和引导他们更好地学习和生活,不能一味空泛地讲知识。春节过后,每个同学都有了一笔可观的“收入”。一回到学校,他们都在晒自己的压岁钱,晒自己的新玩具,游戏里面价格不菲的新装备,晒自己去旅游了花了多少钱。针对这一教育现象,召开了题为“小小精算师”的主题班会。在分享会上教师无需评论好与不好,而是留给同学们自己思考和感悟。最后,让他们写一份计划书,为如何使用压岁钱写一份计划。通过这样的主题班会课,学生逐渐清晰自己的开销,并进行价值观的引导,学会做一个精打细算的人。在这样的主题班会上,教师无需对学生进行传统价值观的引导和民族优良传统的宣扬,通过分享会后的反思,对学生的教育价值和意义比单纯的说教来的更有效。

综上所述,主题班会作为德育主阵地之一,对于学生的终身发展影响很大。主题班会课有利于提升班集体凝聚力,有利于建立和谐师生关系,有利于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班主任们要重视主题班会课的设计和实施,要善于发现问题,做学生的知心人,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以学生的问题为基础,以解决学生的问题为目标,帮助学生获得有益的启示。

参考文献:

[1]杨庆龄. 浅谈小学主题班会的形式和作用[N]. 发展导报,2017-10-31(048).

[2]曾娥.小学主题班会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J].文学教育(下),2017(05):170-171.

[3]邵燕. 浅谈小学生主题班会的"主题"选择[J]. 读写算:教师版, 2016(18):99-100.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