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体制改革背景下的电力系统规划设计思路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5-20
/ 2

电力体制改革背景下的电力系统规划设计思路

金明鑫

国网内蒙古东部电力有限公司开鲁县供电分公司

内蒙古 通辽市 028400

摘要:针对经济体制建设,党的十九大作出了重要部署,指出了今后发展壮大的主要方向。国有企业要实现国有资本的壮大,就必须走高质量发展之路。当前,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电力体制等领域改革不断深化。随着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的启动,陆续出台了许多配套文件,《电力系统发展规划》已成为电力行业发展的指导性文件。分析了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对电力体制规划的影响,提出了调整设计工作的思路和对策,确保电力体制改革政策的深入实施。

关键词:电力体制改革;电力系统规划设计;思路

电能是经济新常态下我国取得发展的重要支柱。电网在电能的供应、输送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规划与投资这两个环节不但关系着当前经济社会的平稳发展,还涉及到政治等方面的重大问题。电力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使得电网公司面临的外部环境会更为复杂,为了能在落实电网规划工作之前,切实了解电网的建设和运行状况,强化对电网存量资产、增量资产的精益化管理水平,亟需分析此背景下电网规划与投资的新的影响因素,提出适应新一轮电改的电网规划与设计思路方法。

一、新电改对配电网规划的影响

1.1更为多元化的主体

有序向社会资本放开配售电业务以及逐步向符合条件的市场主体放开增量配电投资业务,将使得配电网规划的主体多元化。配电网规划原来是由电网企业的规划部门进行统一规划,在政府审核通过后,电网企业可对该区域配电网进行建设。新电改政策下,配电网建设和规划不再单一地由电网企业负责,而是由投资的多元主体共同负责,配电网规划目标函数的经济性选择和约束条件的确定需要体现各投资主体的利益,这对配电网规划的协调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配电网规划与分布式电源的规划是紧密联系的,需要二者之间相互协调和配合的同时,还要满足经济最优性。新电改下的配电网,鼓励民营资本参与,与电网企业一起竞争参与配电网相关的规划和建设工作。电网企业作为原有唯一的输电和配电的运营商,在专业技术和服务领域有很强的优势。但在新电改下,电网企业将只作为参与竞争配电网规划的企业之一,想要在与民营资本的竞争中获得先机,必须提高自身的竞争力。

1.2更为多样化的内容

新电改政策推进电力交易体制改革,引导市场主体开展多方直接交易,对配网的规划内容会提出更多个性化的要求,将使配电网规划的内容多样化,对于配电网规划流程实施方案的选择和规划资源的确定带来了影响。配电网规划不单单只是对配电环节进行规划,对于配电网上下游的输电、售电环节也应在配电网规划中考虑。通过制定合理的输配电价格推动输配电网发展,在售电侧通过与上网电价联动,使得电力市场模式能够更好地适应与配电网的运行。在配电网规划中应用电力市场机制和售电侧互动资源,可以更好地降低配电网的运营成本,优化配电网规划。

1.3更高要求的灵活性

全面放开用户侧分布式电源市场,准许各类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增加了配网网架结构的不确定性,对配电网规划的灵活性、坚强性提出更高要求,即对配电网规划的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提出更高要求。配电网规划在原有的基础上,要充分考虑分布式能源对配电网网架结构的影响,要在配电网规划中解决分布式能源的接入问题。配电网的安全性、可靠性是配电网规划中的重中之重,这关系到用电侧的用电安全和质量,也关系到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新电改政策下的配电网规划,要充分考虑分布式能源对配电网带来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通过全面细致的规划,使得配电网拥有更高的灵活性。

1.4更为严格的审核

进一步强化政府对电力规划的统筹监管职能,有效协调各级、各类规划之间的关系,将使得配电网规划的批准更为严格,即对配电网规划流程中的规划方法和实施方案提出更高标准。规划评价指标的改变对于规划后的评估有着重大影响。过去的配电网规划评估主要以可靠性为依据,但随着环境效益等因素的重要性日益增加,配电网规划的环保性也和可靠性一起,都作为评估的依据。评价指标应该包括供电可靠性、安全性、经济性、适应性、协调性等几个方面。随着社会对环境资源的重视,配电网规划不能只单一地考虑建设问题,应将指导思想转变为电力综合资源优化。新电改政策的出台推动了需求响应的实施,在强调可靠性的同时,可在配电网规划中引入需求侧管理,实现电力资源的综合优化。

二、电力系统规划设计的电力工程中的原则

2.1安全性

安全性能永远是每个工程项目建设首先要考虑的一个原则,对于电力工程的建设同样如此,将系统规划设计融入到工程项目建设中,也不能忽视其安全性能的保证。由于整个工程项目的运作涉及到电力资源的输送,因此,安全隐患是客观存在的,只能通过人为的操作和防范措施尽量避免,在电力系统规划时,必须严格遵循安全性原则,采取安全优先的设计方案,从而降低用电事故产生的几率,使得电力工程的建设更加安全可靠。

2.2经济性

工程建设的设计和施工必须能够充分做到物尽其用,避免每一丝资源的浪费。在电力工程的建设中,利用系统规划的设计理念将会在一定程度上优化工程项目的后期使用,但在此基础上,也必须结合工程施工的成本预算,综合考虑其实际情况。在保证项目安全可靠的前提下,加强对工程资金使用的管理和监控,争取能够做到在不影响工程项目施工质量的同时,将资源的利用率发挥到极致,实现电力企业获利能力的最大化。

三、新形势下电力系统规划设计工作思路及对策

3.1规划思路转变

①应把握好整体的改革方向,能够呈现出做强、做大和做优的目标,通过不断完善国企监管制度,确保国资保值增值,防止国资流失。②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规划主线,基于国有企业发展规律和市场规律,将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确保政企能够相互的分隔开来,让国有企业成为独立的市场主体,这样就可以构建现代化的国有企业制度,让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不断增强。

3.2输电网、配网规划

(1)输电网规划

随着发电与输电环节的逐渐分离,规划输电网目标也不再是单一的考虑社会利益,还要追求最大化的经济利益,考虑可靠性、经济性。需求侧管理促使人们对供电可靠性有新的认识,用户愿意支付费用提高供电可靠性,制定电价时要考虑这一点,同时考虑运行成本投资成本和因缺电导致的需求侧损失成本。为保证规划方案的科学性、合理性,还应考虑一系列不确定性因素,借鉴随机规划、多场景分析、模糊规划等方法,保证满足用电需求。

(2)配网规划

预测电力负荷的准确性会使配电网规划设计质量受到直接影响,并且在市场环境中预测电力负荷时要考虑新型负荷,如电动汽车,以不确定性负荷预测来进行研究,开展网架结构的灵活性设计,在确保可靠性的同时节省成本。

结语:

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使得电力系统规划工作面临市场主体多元化、规划内容多样化、规划需求更严格、不确定性更突出等典型挑战,电网规划者需要深入研究行业发生的深刻变化,主动变革规划设计的指导思想适应时代要求,积极思考各方利益诉求,合理统筹技术经济、需求侧、环境、社会、经济等需求,尤其需要认真分析各类不确定因素,主动管理相关风险,从而制定输出具有良好适应性和灵活性的规划方案,才能更好地保证优化综合资源利用,实现良好的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王润心.电力工程设计中电力系统规划设计应用[J].科技展望,2019,26(35):113.

[2]吴兵长.电力工程设计中电力规划设计的主要环节解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9(19):31-32.

[3]李光.电力规划设计在电力工程设计中主要环节研究[J].低碳世界,2019(15):36-37.

[4]沈红宇,陈晋,归三荣等.新一轮电力改革对电网企业配电网规划的影响与对策.电力建设,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