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的平面设计与新媒体融合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5-20
/ 2

互联网时代的平面设计与新媒体融合研究

袁明鉴 张娟

山东艺术设计职业学院 山东 济南 250033


摘要:在时代的快速革新下,互联网逐渐普及,人类社会迈进了信息爆炸阶段,新媒体与平面设计领域的融合已成必然。作为人们日常中必不可少的一项重要元素,平面设计基于媒体融合背景下面临着诸多挑战和机遇,业界越来越关注新媒体与平面设计在互联网时代下的融合,只有充分利用新媒体的优势,才能使我国平面设计在社会的地位不被动摇,以此来满足社会大众的欣赏需求,增强平面设计作品的质量。

关键词:互联网时代;平面设计;新媒体;融合



前言:平面设计作品中,通过色彩、语言符号和空间视觉结构传达了重要信息和情感内容。作为艺术设计的一个重要分支,平面设计涉及的专业学科知识较多,因此要运用不同的媒体形式进行传播。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深入发展,新媒体领域的建设更加迅速,对平面设计工作产生了一定影响。现阶段,涌现出新媒体平面设计形式,新媒体艺术发展更加繁荣。当前的平面设计逐渐向三维交互方向靠拢,结合新媒体艺术特征深入探究平面设计发展趋势,促进两者的有机融合。只有不断拓宽平面设计的发展空间,才能设计出更多优秀作品。

1平面设计与新媒体特征

1.1平面设计

处理平面设计版面和图片内容在现代化网络信息的帮助下变得更加快捷高效。平面设计的发展空间被扩大,涌现出新的设计方式代替传统方式。平面设计领域中,可以利用计算机或专用的画图软件进行艺术创作。不仅保证了图像处理效率,也有效结合精细化的图片插入技巧,创作了更多优秀作品。新媒体时代,传播平面设计作品的渠道多样化,让群众有更多的机会了解平面设计作品。之前的平面设计是为小众服务的,现如今已经被大众接受,成为普遍性的艺术种类,推动了平面设计的进步和发展。在平面设计和新媒体技术融合发展的基础上,作品呈现出多样性特点。从事平面设计的人员积极创新和改革传统的工作方式,在创作的基础大胆尝试和创新,建立了平面设计品牌,并在这个领域中融入了历史学、语言学等内容,促进了平面设计的多元化发展。

1.2新媒体

采用印刷媒体进行平面设计,对平面设计人员的专业性要求较高,主要是利用摄影拍照和印刷版面技术。互联网的进步和发展推动新媒体技术的的革新,也意味着传统平面设计向新媒体设计方向靠拢。书籍、报纸、杂志等印刷出版形式属于传统媒体的范畴,平面设计传播一般采用二维表现方式。在新媒体网络时代,传统媒体的地位被弱化,新媒体运用先进的网路技术和交互式网络平台传播信息,传播速率和传播领域更加宽泛,因此艺术视觉效果更加震撼。

2互联网时代平面设计与新媒体的融合意义

2.1扩大覆盖面

在互联网时代下,平面设计和新媒体的融合具有广泛而深远的意义。首先它提高了平面设计作品的覆盖面,在传统的媒介传播中,受到各方面条件的限制,平面设计只能通过纸质传媒被观众所熟悉,比如报纸、期刊,这些落后的传播渠道限制了平面设计朝着更深更广的领域发展,也不利于我国的平面设计作品打开国门,进入国际流通领域。新媒体技术的运用使平面设计发生了本质的改变,很多企业和商家在平面设计之前做好平台沟通就可以轻松的利用自媒体将平面设计作品发送出去,对于用户来说,他们只需要打开手机、平板电脑等计算机接收端口,就可以完成平面设计作品的观赏。由此可见,新媒体技术的融合大大提高了平面设计的覆盖面。

2.2加快传播速度

新媒体与平面设计间的融合,使平面设计作品的传播速度有了明显的加快。众所周知,平面设计作品在以往纸质传媒时代需要经过制作、出版等多个环节才能传递给受众,究其原因为传统媒介需要二次编辑平面设计作品,使得作品传播速度大大降低。但是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来临,在新媒体融合下使平面设计流程逐渐精简,制作完成平面设计作品后就可以直接在平台进行发布,受众只需要在互联网上就可以获得平面设计信息。以电影传播为例,观众在观看电影时不仅可以前往电影院进行观赏,还可以利用手机电脑等网络平台线上直接观看。在这一趋势的引导下,各种类型的网剧也应运而生,这都是平面设计与新媒体的融合效果。由此可见,在互联网时代,平面设计有了新媒体的加入具有了更大的影响力,平面设计能够成为人们的焦点,在新媒体的条件帮助下,人人都可以成为平面设计的作品制作者,各种类型的平面设计都可以借助新媒体渠道进行大范围的传播。

3互联网时代平面设计与新媒体融合的策略

3.1展现人文元素

从某种角度上来说,平面设计的行为源于人们对社会的思考,体现了人与社会的关系,包括矛盾的展现都能够表达人们内心对情感的迫切诉求。平面设计作品能够让我观看者和创作者架起沟通的共同交流,共同感受情绪的悲欢离合。也正是因为具有了人文元素,平面设计作品才能够拥有自身的独特魅力。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平面设计和新媒体能够得到有效的融合,在融合的过程中必须要保持人文元素,释放人文情怀,才能够把握观看者的心理,为社会大众塑造能够独立思考的自主空间,让人们坦然的面对自己的内心,放下内心的警惕和防备。

3.2抓住受众需求

平面设计通过作品的创作和设计元素分散了接受者的注意力,在新媒体环境下,社会信息呈现爆炸式增长,有很大一部分信息是用户不需要知道的,但是在信息的搜索上,用户往往需要付出大量的时间成本,特别是人们在观看电影或者其他作品时,广告弹窗这一类的无用广告容易滋生出用户的反感情绪,这就说明了传播的信息并不是以数量作为优秀的评判标准,而是要抓住用户的内心需求,填补内心的情感空缺。在新媒体和平面设计的融合上,首先要解决的是设计者和创作者之间的沟通与互动的问题,新媒体平台必须要架起观众和受众之间的交流桥梁,引起观看者的共鸣。

3.3进一步强化感官效果

众所周知,平面设计作品若要抓住观众的眼球,吸引观众的注意力,首先要看重的是感官效果的营造。在当前的互联网时代下,人们已经对二维平面作品产生了一定的疲劳感,甚至大面积的广告营销已经对观众造成了视觉污染。在这种形势下,平面设计师必须要注重利用新媒体平台的优势,结合互联网时代的背景优势,找到平面设计的新型发展道路,对平面作品的感官效果进行新一轮的开发,人们可以通过视觉、触觉等多种感官来收获平面设计作品的各种信息。新媒体技术的融合向传统的平面设计发出了挑战,比如在海报设计行业中,很多设计者尝试不同类型的表现形式,利用VR技术等多种新媒体科技让观众在新的视觉体验下接受作品信息,甚至当前已经研发出了有声海报,让听觉来代替视觉,缓解疲劳状况。这说明了互联网时代的平面设计作品必须要注重新的感官效果的营造与开发。

结语

由上文可知,借助互联网网络和先进技术,平面设计与新媒体的融合更加顺畅,受到了较多专业人员的关注。对比传统媒介的条件,在新媒体下的平面设计传播范围广,影响力大,注重群众的参与性和对人性进行细致的观察。为了促进新媒体和平面设计的融合发展,在新时期要注重综合型设计人才的培养。设计的过程中加强创意含量的需求,逐步推进三维互动式设计与虚拟真实设计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徐晶.互联网时代的平面设计与新媒体融合研究[J].信息记录材料,2020,21(10):31–32.

[2]朱信信.论互联网时代新媒体如何与平面设计有效融合[J].艺术品鉴,2020(11):82–83.

[3]高峰.浅析互联网时代的平面设计与新媒体融合[J].中华辞赋,2019(10):213.

[4]梁晓巍.基于互联网时代平面设计与新媒体的融合[J].教育现代化,2018,5(51):358-359.

[5]倪乐伟.互联网时代下平面设计与新媒体的融合[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8(06):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