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制造环境下产品研发项目进度管理技术改进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5-19
/ 2

云制造环境下产品研发项目进度管理技术改进研究

姚庆一

威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摘要:目前,面对企业市场竞争激烈的现状,需要在云制造环境下,应用新产品项目研发进度管理技术,加快新产品项目进度的研发以及管理,传统的职能型项目进度管理逐渐被面向过程的进度管理所替代,并结合良好实用的项目管理方法,改进产品研发项目进度管理技术。

关键词:云制造;复杂新产品开发;过程管理;活动分类;进度管理


引言:云制造是在交叉融合多项技术的基础上,充分展现制造及服务的一种新概念。云制造旨在借助广泛的网络资源环境,降低产品制造成本进而提升产品的附加值。本文通过分析研发项目的特征,并结合新产品开发项目管理需求以及云制造大环境,概述能够降低研发成本、缩短研发周期的新产品研发过程管理技术。

一、研发项目的特征

(一)技术含量高

新项目的研发,需要涉足大量的未知领域并且没有前人的经验可以借鉴学习,完全依靠项目人员的创新摸索,因此在大量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下导致项目进度缓慢[1]

(二)投资规模大

大型的研发项目所需要投入的资金往往与项目进度风险是成正比的,投资规模越大,那么风险也就会越大。

(三)研制周期长

一项项目的研发,不仅需要耗费较长的周期,同时在研发过程中出现的技术的进步、市场供需求以及经济形势的发展等因素,都会波及项目的研发,受到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便会加重前期投入风险损失。

(四)进度拖延,加重损失

当项目的研发超出预计周期,一方面会降低企业的竞争优势。而另一方面也会缩减企业的利润,同时也会造成时间的浪费,阻碍企业的生存和发展[2]

二、产品研发项目进度管理现状及分析

项目研发可以提升企业的高度以及核心竞争力,因此部分企业开始采用矩阵式项目管理方法,不同项目新产品的研发有专门的项目组负责。但是在实行的过程当中,由于客户需求以及项目经理风格的不同,管理方法也大相径庭,无法统一进行有序的管理工作。目前我国开发一项产品的周期在12~18个月左右。并且在项目研发后期没有对项目进度管理进行有效跟踪,导致项目研发进度迟缓成为我国进度管理中最大的风险。针对此问题,一方面需要缩短新产品的研发周期,从而能够在产品市场当中占据优势地位;另一方面,需要制定周密的项目进度管理计划,使风险位于可控范围内,再结合客户具体需求以及项目所需的资源、项目规模等各种客观因素,选择最优的进度计划制定方法[3]

三、复杂新产品开发项目过程管理

(一)过程管理

复杂新产品的研发需要根据不同功能活动之间所构成的逻辑关系,按照一定的次序进行执行。其过程管理一方面需要管理研发过程结构,另一方面也需要管理功能活动间的逻辑关系。过程结构作为过程管理的对象不仅要优化过程结构,加快信息流动,同时也需要在网络计划技术的支持下建立相应的活动逻辑优先关系[4]

(二)过程管理工具

进度计划设计结构矩阵,简称SDSM是进行过程管理所使用的主要工具,得到的结果是可以被执行的活动排序、活动分类、活动关系分类等。在活动排序环节中可以采用不同的活动排序备选方案,制定多种排序选择,从而帮助项目时间计划环节工作人员解决时间冲突问题,并制定项目时间计划。下图片是SDSM模型。通过优化过程管理结构,可以有序并按照活动逻辑关系排列活动集合、信息输入、输出供求关系,其示例图如下所示:

60a49dce18b4d_html_c04120c5ff9cc213.png





图1 SDSM 模型示例

四、串行活动之间的四种信息传递方式

60a49dce18b4d_html_dd3bbc33f0869aee.png 串行指的是不同活动之间的单向依赖关系。上游活动只需向下游活动输出部分信息,下游活动便可以进行,但是具体完成时间还需要看上游活动的完成时间。在本文当中,分为4类不同的串行活动之间的信息传递方式,分别为FS (Finish-Start)型、FM (Finish-Midway) 型、MS (Midway-Start)型、MM (Midway-Midway)型。



图二 串行活动之间的四种信息传递方式

五、活动的ABC 分类

过程结构的复杂化与活动逻辑关系有着密切的关联,例如,包含串行活动关系等在内的简单活动逻辑关系,并不会加剧过程结构的复杂化。其复杂化取决于活动之间的相互迭代以及嵌套迭代,进而导致复杂新产品的研发项目周期处在不可控的范围内。因此可以将活动分为ABC三类。采用定性分类以及帕累托曲线定量分类的方式,分析三种活动对项目周期所造成的危害[5]

60a49dce18b4d_html_254605c998a28773.png






图三 ABC 分类法在进度管理中的应用

六、从时间和费用指标衡量串行关系并行性算例

选用A、B、C、D 四个活动,构成项目。下图为项目网络图及项目的间接费用与项目持续期之间的关系曲线,根据下图项目在1-8天间接费用一直维持10美元,而8-10工作日每日递增5美元。运用传统时间-费用均衡方法的参考案例,目的在于寻找具有最小总费用的项目工期以及时间-费用均衡的最优点。结论为:在8个工作日内,直接以及间接费用为30美元、10美元。合计项目总费用为40美元。

60a49dce18b4d_html_9aa0483affe9259a.png

图四 项目间接费用和持续期之间的关系曲线

为寻找最优项目进度计划,可结合串行关系并行性策略,寻找活动之间存在的并行性。设定开始日期为2006年4月4日,计算项目的总成本:

直接费用:NCA + NCB + NCC + NCD =26;间接费用20;项目总费用:26+20=46。(注:NC-Normal Cost,正常项目费用)。项目周期取决于关键活动及关键路线,因此可根据图四中A→B→D关键路径进行分析:第一,使用FS 型传递形式,B、D信息传递仅为串行关系。节省5美元间接费用,直接成本不变,项目计划周期缩短一天,为4.14号,总费用41美元;FM 型并行部分可节约间接成本;ΔAB=0 ,ΔBD=1,总费用仍为41美元[6]

60a49dce18b4d_html_c833c5a0b9a5e8ea.png

图五 项目网络图

但如果是A→C→D的关键路径,使用FS 型传递形式,分析C、D之间的关系,并得出C、D无法并行结论总费用依旧是41美元;假设活动D 中有1 个工作日的所做的工作不需要活动C 的输出,等于B 的浮时“1”,因此D可提前至4 月11 日开始,整个项目于4 月13 日结束 。 项 目 持 续 期 为 8 个 工 作 日:Nda+ NdC+ NdD2=2+4 +8,总成本为36美元,10美元间接成本,直接成本不变。

A 和B 使用MS 型信息传递方式,B 可提前的量为2,续期延长量为1,项目结束日期提前一天,为4.14号。1.4美元重复成本,5美元间接成本,总节约3.6美元。

B 和D使用 MS 型信息传递方式,因,SC=1<2,所以D可提前的量为1,持续期延长量0.5,重复成本3.3美元,节约2.5美元,因此策略不可行。

总的来说,参考案例与本文案例两者相比较,“时间-费用均衡”传统方法项目间接费用由低到高,直接成本与持续期呈现反比状态。而本文的方法项目持续期为8天,总费用40美元。

60a49dce18b4d_html_fdf96164e521fe30.png

图六

60a49dce18b4d_html_428360f90addd4ea.png

图七 不改变B和D串行关系的甘特图描述





表一 不同策略所得的结果分析60a49dce18b4d_html_b4f35f91c28423f0.png


  1. 产品研发项目进度管理改进途径

(一)有效控制项目进度

为提高项目进度控制过程的有效性,需要从以下几点入手:第一,通过分层管理调节各部门的职能,以便能够全面监控项目的实施过程;第二,结合开发需求优化企业研发人员的组织架构,成立专业的研发团队,并建立与研发系统为核心的组织管理体系;第三,对目前的项目进度管理技术进行优化和完善,以现代项目管理要求和需求为基础,借用现代项目信息化工具,一方面可以整合搜集信息化平台发布的信息,另一方面也可以对数据进行修正,通过协同管理提升项目管理进度。

(二)精心编制项目进度计划

首先采用自上而下的分解方式,将W BS任务分解至最小任务。并通过评估进而优化项目总体计划;其次,准确定位现阶段问题并做出改善,从而提升项目实施效率。

八、结论

综上所述,在目前相对成熟的产品研发项目管理理论的基础之上,借助云制造环境以及新产品研发项目过程管理方法和技术,进行面向过程的进度管理。一方面可以优化管理组织结构以及管理流程,另一方面也可以为企业未来的发展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宋海军,王秀菊,梁峰.科技项目管理模式探究[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12(6):115-118.

[2]张蕾.企业项目管理概述[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2(8):76-77.

[3]孟化.项目进度管理研究概述[J].现代商业,2009(15):126.

[4]张先友.浅论项目施工进度管理[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08(9):84.

[5]马国丰,陈强.项目进度管理的研究现状及其展望[J].上海管理科学,2006(4):70-74.

[6]于海,黄泰康,吴春福.新药研发过程中的项目管理[J].中国药业,2004(12):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