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机电工程设备安装技术与BIM技术的实际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5-17
/ 2

建筑机电工程设备安装技术与 BIM技术的实际应用

杨朋博

身份证; 41112319860921***



摘要:BIM技术的应用能够显著提升在机电设备工程施工过程中对于错误的审查水平,提升整个施工模型设计的合理性以及科学性,提高施工质量以及施工水平,帮助施工企业节约施工成本,缩短工期。在机电工程施个过程中合理地应用BIM技术中的碰撞检测以及管线综合技术,能够提升当前共工程管线设计的合理性,提高模型设计水平。

关键词:建筑机电工程;设备安装技术;BIM技术;实际应用

1导言

在常规的机电工程施工中,人们只能通过二维的蓝图来确定线路和设备的安装位置,如果涉及的线路较多,可能存在线路位置冲突的情况,这种问题是很难通过二维图形反映出来的。在机电工程施工中应用BIM技术,可以根据二维图纸进行三维建模,将庞杂的线路整理到三维模型中,并且用不同的颜色区分不同的线路,这样可以直观地进行工程识图,还可以及时发现机电工程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在机电工程施工中应用三维建模模拟技术,可以模拟管线敷设和设备安装施工过程,这样施工人员可以准确确定管线的敷设位置和设备安装时的难点。这样机电工程施工人员可以结合实际的项目情况提前做好准备工作,控制好施工质量,简化施工过程,加快机电专业工程的施工进度。

2BIM技术的优点

第一,可视化。在机电工程施工中,传统的施工图纸是各个专业都是分开的图纸,并且图纸都是二维的,只能通过断面图来反映管线和设备的位置。而BIM技术可以直接输入图纸中的信息和参数进行三维建模,可以将机电工程中的各个专业施工内容放到一起,用不同的颜色进行区分,这种三维的模型可以很直观地将工程内容展现到人们面前,并且它可以进行多方向查看和旋转操作,这样可以准确的确定好管线和设备的三维位置,通过三维模型的观察也能发现设计方案中存在不合理的地方,这种可视化的优点显著提升了工程人员识图的效率,便于后续机电工程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第二,可操作性与还原性。在应用BIM技术按照施工图纸对机电工程建模完成以后,如果在质量碰撞检查的过程中发现机电专业的设计方案之间存在矛盾和冲突,可以直接应用BIM技术三维模型进行位置调整和方案优化,提升了设计变更的效率。并且BIM技术具有可操作性和还原性,对于施工中的设计变更可以随时输入信息加入模型中,实时更新设计方案,这样便于指导施工。第三,全面性。对于传统的工程图纸和CAD图纸而言,图纸的内容是有限的,并且视图也是二维的,不能全面地展现机电工程的详细信息。而应用BIM技术可以全面的展示工程内容的参数,包括线路的型号,敷设方法,规格和设备的型号等,都可以很直观的看见,这样便于施工人员指导施工和开展质量管理工作。

3建筑机电工程设备安装技术控制分析

首先,从客观角度来看,建筑机电工程设备安装工作涉及的流程内容较多,如果各部门之间缺乏强有力的互动与交流,很容易出现设备技术兼容性效果不佳的问题,继而对后续施工活动造成阻碍性影响。为规避这类问题、确保机电设备安装质量效果达到预期,建议全体参建部门主动承担自身的管理责任,加强与其他部门之间的互动交流,确保建筑机电设备安装技术内容得以准确贯彻与落实。在具体实践过程中,各主体部门之间可以采取健全与优化安装管理制度的方式,划分好各部门的工作岗位职责及各技术部门之间的主体责任。同时,确立科学、合理的奖惩制度,提高现场安装技术人员的主观能动性。

其次,在建筑机电安装施工作业中,安装技术人员应根据建筑工程类型表现及主要特点,选择科学、合理的机电设备进行应用。例如,在选择关键机电设备如断路器等设施时,安装技术人员应高度重视断路器设施的性能质量及经济效益等表现情况。此外,安装技术人员还应根据建筑配电的实际需求,确立科学、合理的安装施工方案。比如,在进行配电箱施工作业时,现场工作人员应根据安装工作需求,确定配电箱体积及安装范围,并区别好不同设备的性能优势,避免出现安装不当或使用不当的问题。

4BIM技术在建筑机电工程设备安装技术中的应用实践分析

4.1安装方案优化中的应用

以前的BIM技术都须在室内电脑中进行应用,想要在建筑机电安装工程现场进行运用,从而解决一些现场问题仍然存在不便利性。这是因为在BIM技术运行中一旦脱离现场环境,BIM技术的优势将会被削弱,因此想要在现有的技术中实现BIM技术的运用,并解决现场安装施工问题,便需要建筑企业相关人员针对这一需求进行明确的分析与探讨。或者是将问题交底视角进行选择,随后划分为不同图层进行打印,如此来实现现场施工指导。但是现场施工情况具有不确定性,如若出现突发情况,便需要针对实际问题重新进行交底图片的打印,极大程度上浪费了项目资金与人力物力,严重的话还会影响到BIM技术的先进性。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当前对于BIM技术广泛应用在移动设备上,轻松地解决掉上述问题。通过移动设备能进行BIM模型的导入读取,并在此基础上展开数据模型的动态漫游,利用实时状态的掌控来完成现场对比工作。除此之外,在移动设备上导入的专业模型,还能帮助参建方对现场施工的专业图纸进行读取,便能根据方案中的缺陷进行探讨,同时还能在探讨中获得更多专业性的意见与信息,使得整体机电设备安装效率得到大大地增强。

4.2构建BIM可视化模型,实现机电设备安装信息的整合与分析

利用BIM技术构建可视化模型,基本可以视为实现机电设备安装信息整合与分析处理的关键手段。结合以往的安装管理经验来看,BIM模型在建立方式上主要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研究与分析:设计方对所输出的二维施工图进行二次利用,根据施工图内容构建科学合理的BIM三维模型,也就是翻模处理,这是目前比较常见的BIM机电设备安装处理方式;设计阶段初步构建形成BIM模型,在施工阶段工作人员可以直接将预先设计好的BIM模型进行导入处理,不需要进行建模。但这种方式需要对所用软件进行对接与转换处理,以确保建模效果的科学性与真实性。在建模工作结束后,参见方会从不同深化设计的角度对BIM模型数据库进行适当的补充与完善,以促使数据库信息逐渐趋向于丰富化的方向发展。

4.3管线配装检查中的应用

机电安装工程主要是展开楼宇内的管线系统安装,其中包括了控制系统、暖通系统、电气系统、排水系统以及火灾报警系统等等,可以说涉及系统数量众多,且难度系数较高。在最初的设计阶段如若出现一点点的疏忽,将会使不同系统间管线出现碰撞事故,此外,在实际设计中不同系统有专业的设计人员组织展开设计,那么一旦设计过程中出现无沟通的问题,将会使得后期施工出现不可调控的问题。在此阶段采用BIM技术会有效解决上述问题,主要的应用方式如下:第一,采用统一的BIM平台对建筑内的暖通、电气、排水、火灾报警系统进行不同专业管线设计工作。第二,将不同专业下的模型整合为建筑模型,且将其导入计算机分析工具之中进行有效的碰撞分析,及时对碰撞位置进行汇报。可以说在BIM技术的支持下,管线碰撞检测技术得到有效的运用,解决机电管线设计问题,提升施工效率

结束语

总之,近年来,随着我国智能化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BIM技术在工程建设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推广与应用,尤其是在建筑机电工程安装领域。鉴于BIM技术的重要性,建筑机电工程安装人员应加强对BIM技术应用工作的重视程度。最好可以主动利用BIM技术的模拟化、可视化等功能优势,实现对机电设备安装作业的分析管理,以确保进一步提高我国建筑机电工程设备的安装水平。

参考文献:

[1]吴忠涛,郑萌,郑付胜,叶新旺.建筑机电工程设备安装技术实际应用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9(13):213.

[2]周星福.浅析建筑机电工程设备安装技术与BIM技术的实际应用[J].居舍,2019(24):101+161.

[3]姚菊丽.浅析建筑机电工程设备安装技术与BIM技术的实际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9(32):7-8.

[4]方浩.建筑机电工程设备安装技术与BIM技术的应用研究[J].装备维修技术,2020(02):6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