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旋美托咪定对小儿七氟醚麻醉后苏醒期躁动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5-17
/ 2


右旋美托咪定对小儿七氟醚麻醉后苏醒期躁动的影响

王波

大庆油田乘风医院 黑龙江 大庆 163412

摘要:目的:调查分析右旋美托咪定对小儿七氟醚麻醉后苏醒期躁动的具体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9年3月作为调查的主要时间阶段,并将在此过程中使用七氟醚麻醉手术的90例患儿作为基本的调查对象,根据甲乙两组进行区分,每组各45例,其中甲组主要采用的是术后静脉推注生理盐水,而乙组主要采用的是静脉推注右旋美托咪,这两个小组换,而在手术之后,苏醒阶段内的躁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患儿使用了七氟醚麻醉之后,运用右旋美托咪定对于患儿的躁动评分降低,以及苏醒阶段的躁动发生率降低来说,都有着显著的作用,并且不会延长患儿的苏醒时间,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和意义。结论:有效的应用右旋美托咪定对小儿七氟醚麻醉后苏醒期躁动发生率的降低有着显著的效果,对于患儿后期的治疗来说有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右旋美托咪定;七氟醚;麻醉;苏醒;躁动

前言

七氟醚是临床上较为常用的吸入性麻醉药物,其主要应用于儿童的相关手术当中。七氟醚有着良好的全身麻醉功效,然而企业有一定的副作用,会增加患儿不同程度的苏醒期躁动发生率,患者在麻醉后苏醒过程当中会出现意识和行为相分离的不良精神症状,患儿在苏醒阶段所发生的躁动情况,将会阻碍术后的良好恢复,甚至可能诱发其他不良的意外伤害事故发生,从而使手术治疗的效果大打折扣[1]。因此有效的调节和控制患儿在苏醒阶段中的躁动发生率是十分重要的篇文章,针对患儿在手术之后应用右旋美托咪定的苏醒阶段躁动发生状况进行了研究分析,现阐述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3月~2019年3月作为调查的主要时间阶段,并将在此过程中使用七氟醚麻醉手术的90例患儿作为基本的调查对象,根据甲乙两组进行区分,每组各45例。甲组的男女患儿分别有20、25例,年龄处于3~11岁之间,平均年龄(6.01±1.21)岁;乙组的男女患儿分别有22、23例,年龄处于3~12岁之间,平均年龄(6.11±1.23)岁。所有患儿都进行了扁桃体切除手术,本次调查在患儿家属的同意下进行,并获取了医学伦理委员会的认可,所有接受调查的患儿,排除患有精神以及意识障碍方面的疾病,两组患儿的基础资料未见明显的差别(P>0.05,可进行综合性的对比和评估。

1.2方法

所有患儿在进行扁桃体切除手术的过程当中,都应用吸入七氟醚的方式进行麻醉,在手术完全结束之后停止使用七氟醚。乙组的患儿采用了静脉推出右旋美托咪定的方式,2/kg,大约需要20分钟的时间进行推注;甲组的患儿使用静脉推注等量的生理盐水,对两个小组患儿在手术之后,苏醒阶段内的躁动异常情况进行综合分析。

1.3评价指标

针对两组患儿在手术之后苏醒的时间进行综合性的对比,并运用PA ED评分方式有效的评估两组患儿在手术之后的躁动异常状况,评分的分值处于1至20分之间,如若平定的分数越高,则代表患儿在苏醒期间的躁动异常程度越大,当总体分数在11分以上时,则可判定为躁动发生,每组患儿的躁动发生率计算方式为躁动情况患儿总人数/患儿总人数。

1.4统计学处理

针对本次调查所得的输入数据都采用SPSS23.0统计学软件进行综合性的分析和处理,使用X2对计数资料的统计分析结果进行有效的检验,使用t对计量资料的统计学分析结果进行有效的检验,当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时,以P>0.05进行表示。

2.结果

调查数据显示,乙组的患儿在苏醒阶段的躁动发生率(6.67%)明显低于甲组(34.41%),数据差别十分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两组患儿苏醒阶段躁动发生率对比[n(%)]

分组

例数

PAED评分



躁动发生率



1~10分

11~15分

16~20分

%

甲组

45

25(55.56)

15(33.3)

5(1.11)

34.41

乙组

45

42(93.33)

3(6.67)

0(0.00)

6.67

X2





7.891

P





0.033

3.结论

七氟醚是一种吸入的麻醉药物,该药物通常被用于小儿手术的全身麻醉之中,有着半衰期短,并且清除速度快的特点,一般来说,患儿在手术之后的苏醒阶段,容易因为疼痛等因素发生躁动情况,由于儿童年龄的因素,所以在躁动期间不好控制,而发生躁动,也会引发各种不良情况,进而影响到患儿的正常恢复[2]

为了能够在最大程度上降低患儿苏醒期间躁动情况的发生率,通常会在患儿进行手术治疗之后,使用一些特用的镇静药物,例如曲多以及可赛宫和阿片类药物,这些镇静类药物有着良好的止痛效果,能够有效的延缓患儿的痛苦,但是也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呼吸抑制作用,会使得患儿的苏醒时间得到有效的提升,会对患儿的身体造成影响,因此,对于患儿来说,镇静类药物不宜对患儿使用[3-4]。相关调查数据显示,右旋美托咪定在药物作用机制上,有着良好的镇静止痛作用,并且不会延长患儿的苏醒时间,不会对患儿的身体造成任何影响,对于患儿的治疗来说,有着有效的作用,对患儿使用小儿七氟醚麻醉后的苏醒躁动率降低有着明显的作用。调查数据显示,乙组的患儿在苏醒阶段的躁动发生率(6.67%)明显低于甲组(34.41%),数据差别十分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右旋美托咪定能够降低小儿七氟醚麻醉后苏醒期躁动的影响。

综上所述,有效的应用右旋美托咪定对小儿七氟醚麻醉后苏醒期躁动发生率的降低有着显著的效果,对于患儿后期的治疗来说有着重要的作用,并且不会延长患儿的苏醒时间,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和意义。

参考文献

[1]杨兆江.右美托咪定预防小儿七氟醚全麻苏醒期躁动的临床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 2020年20卷59期, 47-48页, 2020.

[2]梁刚,盛芝敏,刘劼.麻醉诱导期应用右美托咪定预防小儿七氟醚麻醉苏醒期躁动的意义[J].儿科药学杂志, 2019, 25(05):25-27.

[3]彭文勇,屠文龙,廖俊锋,等.右美托咪定预防小儿七氟醚麻醉术后躁动的适宜剂量探讨[J].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2020, v.25(01):80-85.

[4]武建,张荣,王乐,等.小剂量右美托咪定滴鼻对七氟烷麻醉患儿苏醒期躁动的影响[J]. 中国实用医药,2019,v.14(15):113-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