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读促学 以学定教 以教传道——浅析小学四年级语文的阅读教学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5-14
/ 2

以读促学 以学定教 以教传道——浅析小学四年级语文的阅读教学

邓桂林

横县校椅镇石井村委小学六凤教学点 530308

摘要:《语文课程标准》中对小学阅读教学的质与量方面提出了明确具体的目标与要求。然而,学生阅读在语文课标标准中往往被统称为“课外阅读”,“读书”活动也被排斥在语文课堂之外,从而间接导致学生“读书”活动的落空。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培养学生阅读习惯的黄金时期就是小学低年级,但是处于该阶段的学生的自主阅读容易受到多种因素的干扰,如阅读书籍质量不一、阅读时间难以保障、阅读自觉性不强等,其阅读效果难以得到准确的衡量与评价。对于阅读教学来说,这促使了低年级课外自主阅读向课内师生共读的转向。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语文课程标准》

《语文课程标准》在阅读教学的实施建议部分中提到要“多读书,读好书,读书好,读整本的书。”在阅读教学部分,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与其他版本相比具有鲜明特征:在“语文园地”板块中增设了“快乐读书吧”这一栏目。注重语文教学对课外阅读的延伸。在小学教材体系中增加课外内容的比例,架起了一道联通课内外内容的桥梁。以课内海量阅读的教学模式,把教材当作语文学习的例子,师生在研读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将课外阅读的读物融入课堂共读,从而拓宽学生的阅读面、扩大学生的阅读量、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开展学生的个性化阅读。

一、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现状

1.1学校阅读氛围不浓

在语文教学中发现,小学教学阅读类的教学活动很少,无论是班级组织还是学校组织的阅读教学活动几乎少得可怜。班级或者学校开展课外阅读活动的次数较少,这意味着学生缺少相互交流的机会,无法形成热烈的阅读氛围。与此同时,学生的父母自己不阅读,但他们对于学生的课外阅读也是支持的。对于课外阅读家长是支持的,但能指导学生阅读的家长比例不大。家庭环境是学生至关重要的场所,学生的行为也映射出家长的影子,因此,家庭阅读氛围在学生课外阅读中起关键的作用。

1.2家庭缺乏良好的阅读环境

学生是发展中的人,每天都在不断学习吸收新的知识,而模仿成人是学生学习的方式之一。所以良好的家庭阅读氛围也直接影响学生的阅读方面。父母在家没有树立良好的榜样,家庭阅读氛围缺失。另一方面家庭阅读环境的不理想造成学生阅读的意识薄弱。

1.3没有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习惯一旦养成就难以改变。小学生来说,难以长期坚持阅读,因此学生很难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造成阅读的时候比较随意。与此同时,学生在充分阅读之后,是否写读书笔记也影响这学生阅读的效果,以及是否能让学生形成长期阅读的意识。但是从大量的实践教学来说,说明学生没有好的阅读习惯,而阅读了之后没有思考,做笔记,会让阅读效果大打折扣。

二、小学四年级语文的阅读教学策略

2.1充分发挥教师引导作用,指导学生选择优质书籍

现实世界纷繁复杂,特别是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网络上充斥着良莠不齐的信息,小学生有很强的求知欲望,但缺乏一定辨别力。这时教师就要发挥指导作用,根据学生发展特点,运用多样性的手段把书籍介绍给学生,帮助他们选择更加合适的书籍。帮助学生选择书籍时要年龄、知识结构和认知能力方面考虑。小学生认知水平有限,不能阅读太过复杂、太过深奥的书籍,太复杂、太深奥的书籍不仅会浪费他们的时间,甚至会让小学生产生厌恶的阅读情绪,而且因为没有办法消化阅读内容,养敷衍式看书的坏习惯。因而,教师要给学生提建议,必须根据学生的年龄和认知能力方面加以考虑。

而推荐书籍需注意一下几点:首先,在给学生推荐时应选择具有教育性还能促进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读物。小学生辨别书籍能力较弱,要让他们多阅读积极向上的内容。教学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让学生选择自己喜爱又健康的作品。其次推荐给学生的书本语言要精简生动,防止口语化,使小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真正感受到语言文字的魅力,从而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书籍题材可以多种多样,通常故事性强的课外书籍特别受小学生的欢迎,日常学习生活中教师应提醒学生除了阅读自己感兴趣的书籍外,也要多看历史、科普类、经典文学等课外书,拓展自己的知识面。最后,与教材内容相结合。教材里的课文都是经过层层选拔且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规律,多数课文还经过删减后内容变精简。教师完全可以推荐课内的文章,开阔眼界。如学习完狼牙山五壮士、富饶的西沙群岛等课文,推荐学生选择跟抗战有关的历史故事和南海的地理位置相关的书籍阅读。

2.2营造家庭阅读氛围,培养学生阅读意识

首先学生课外阅读占用家里的时间比较多,因此家庭阅读氛围是很重要的。而家庭氛围的营造离不开父母的努力。父母先要深刻认识到自身对孩子的示范作用。教育家马卡连柯曾发出这样的警示:“你们衣着的品味,你们举手投足的言语,你们议论别人的方式,你们的哀乐和哀伤,你们对待朋友的忠诚或者背叛,甚至微笑甚至翻阅一份报纸……这些鳞节栉比的习惯对学生都将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由此可知家长对孩子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家长的阅读行为直接影响学生的阅读态度、阅读方式。尽管如此,家长因为工作等方面的压力,经常不约束自己的行为,放任自己沉迷于游戏和手机。这样既不利于孩子形成良好的阅读行为。那么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家长和孩子一起阅读,阅读完成之后互相分享阅读心得和精彩故事,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此外阅读是枯燥无味的,所以家长应转变唯分数论的思想观念,使学生不带功利性阅读,营造轻松愉快的阅读环境。其次,除了家长带头的氛围外,丰富家里的藏书量也是营造浓厚阅读氛围的有效途径。但很多家长会忽略这一点没有在家里布置收藏书的地方,甚至学生没有属于自己的书架,这大大降低学生的阅读意识。因此,为了学生创造有利的读书条件,家里应设置收藏一定可观的书的地方,建造舒适安静的读书角落,让学生可以静下心来读书。书架上的书籍还要不定时更新,丰富种类,课外书籍的选择要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

结束语:课外阅读是课内阅读的延伸,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场所,它使学生在思维、认知水平 和智力等方面得到进一步发展。近年来,大力发展素质教育,课外阅读受到教师和家长的青睐,但在应试教育背景下,课外阅读关注度远远不够,这其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学校重视成绩忽视课外阅读,教师没有对学生阅读进行反馈和指导,学生阅读的书籍过于娱乐化,课外阅读依附语文教学等问题;在分析了小学课外阅读的现状和问题的成因后,表达自己的看法。但本人的知识和经验水平有限,考虑问题还不够全面,给出的建议也不够成熟。深刻认识到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应该保障学生阅读权力,为学生创造阅读条件。让学生在知识的海洋中,提升自我,陶冶情操。

参考文献:

[1]李忠祎.小学六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的多元化策略[J].山西教育(教学),2020(12):37-38.

[2]马俊清.分析如何提升小学四年级语文阅读教学成效[J].读写算,2020(34):167-168.

[3]周友萍.在小学四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开展朗读训练的策略[J].求知导刊,2020(48):66-67.

[4]潘春艳.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语文要素解析及教学建议[J].小学语文,2020(11):49-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