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国土空间规划发展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5-14
/ 2

新时期国土空间规划发展研究

何翠兰

广西南宁志通土地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摘 要:国土资源是国家最为宝贵的基础资源之一。确保国土空间规划科学、有效,能够进一步推动国土资源管理高效化。概述了国土空间规划的内涵和发展历程,详细分析了新时期国土空间规划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措施,为相关工作顺利实施提供帮助。

关键词:国土空间规划;发展措施;社会资源

近些年来,我国社会经济及市场结构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同时国土空间格局产生了一定改变。基于这一背景,要想确保国土空间资源和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平衡,国土空间规划必须要积极创新、放眼未来,与时代发展相适应,充分发挥管控和引领作用,有效促进我国社会的健康和谐发展。

1 国土空间规划的内涵与发展历程

国土空间规划是在我国战略发展方向和经济发展总体目标的基础上,与规划区域的自然资源、社会以及经济等因素相结合,对国土资源的保护、开发及利用等进行科学规划。作为我国社会发展和国民经济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国土空间规划是其他规划、环境保护及资源开发的主要参考[2]。

国土空间开发可以分为3个时期。①工业化初期时,采用“一规统揽”方式规划城市。②中期时,对规划进行编制,形成“双规协同”。③现阶段,进一步细化国土空间规划决策,规划主体功能区,实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以城乡规划、环境规划、土地规划及国土规划等为支撑依据,形成“多规共管”。

2 新时期国土空间规划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1 国土空间规划管理滞后

首先,对于土地统筹等方面的问题没有充分考虑,土地供需矛盾过大,无法有效利用国土资源。其次,规划理念和内容不够先进。在过去,国土规划理念对经济增长较为重视,缺乏对社会民生问题的关注。计划经济色彩较浓,出现了规划整体和实际情况不符的情况,必须要及时调整。再次,要进一步增强规划的调控作用。上级国土规划缺乏有力调控,地方政府随意增加城市建设规模,同时林业、国土资源及环保等部门没有将空间管理和统筹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导致调控作用发挥不出来[3]。

2.2 国土规划职能分工不明确

就我国国土空间规划发展历程来讲,由于部门不同,在规划设计方面会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导致各部门之间有互相制约。在初期,国土规划主要是探索自然资源并对其进行合理划分,但此种区分空间的办法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国土空间的完整性和综合性,从而导致各类职能划分不够明确[4]。

在我国,划分国土空间主要通过国家和省级两个层次来体现,出现3类分区方式,也就是主体功能区、国土规划和城镇体系规划。此外,由于各部门间主要功能间具有一定的区别,协调性不强,国土空间分区职能分工不明确,无法将国土空间规划的效用发挥出来。社会经济发展规划主要由上层建筑结构决定,空间性规划内容不足。同时,这些层面的空间规划专业性相对较强,其组织编制工作由专门部门进行,协调合作水平较低。

2.3 上下级土地空间规划存在重复

在国土规划层级不断增加的背景下,实际规划难免会有重复,带来一系列不良影响。上级规划对下级规划约束性较差,职能价值得不到有效发挥。就国民经济发展方面而言,在上下级管理方面,社会发展规划及土地空间规划具有各自的优势,但约束不够,导致土地规划管理工作得不到有效保证。缺乏对乡镇规划方面的管理,也是相关规划很难得到人们的信任。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国土空间规划策略的研究

3.1资源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策略

在国土空间规划策略上,需要实现经济发展和自然人文资源的协调发展。这就要求在城市的相关项目建设中,需要避免一些人文自然资源受到破坏,来保护城市的公共利益,这不仅仅是为城市的长远发展做考虑,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社会公平的目的[2]。所以在国土空间规划布局上,应该根据一些经济规律来对土地的使用效率进行提升,降低一些土地的浪费,实现资源配置的最优。除了要实现资源和经济的协调发展外,还要对城乡发展统筹兼顾,实现城乡协调发展。

国土空间规划的最终目的就是公共利益的规划,也就是说,国土空间规划主要是为了服务社会大众。因此,在进行协调发展的过程中,国土空间规划工作应该充分协调好经济社会的发展,要明确国土空间规划并非单一的指标划分,而是对公众具体需求的直接体现。

3.2建立全要素全方位的空间保护开发利用策略

国土空间规划是一定时期内对国土空间开发和保护做出的总体安排和综合部署,是制定空间发展政策、开展国土空间资源、实施国土空间规划管理的依据。为贯彻落实国家关于空间规划体制改革要求,国土空间规划需要构建新时代空间保护制度和开发秩序,以空间治理和空间结构优化为主要内容,统一管控和高效利用空间资源,科学布局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体现战略性、提高科学性、加强协调性、强化规划权威。开展国土空间规划,明确各类国土空间开发利用和保护的边界,是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的重要源头保护手段和途径。国土空间规划建立起全要素全方位一体化的空间保护开发利用机制尤为重要,要坚持底线思维,把城镇、农业、生态空间和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规划产业发展、推进城镇化不可逾越的红线。同时合理配置各项建设用地,合理控制土地开发强度,提高综合利用效率,实现集约高效的土地资源利用方式,充分做好保护和利用一体化和谐发展,从而推进国土空间开发格局的优化,实现我国国土的可持续发展。

3.3优化国土空间管理体制机制策略

现阶段,我国的规划体制众多,各个体制互不相关却又存在着一定的联系,众多的规划体制导致规划部门的分工混乱,国土空间规划工作人员对自己的职责不明晰,国土空间规划体制机制不健全不顺畅。为了增强效益,需要加强规划的实施监督管理工作,健全管理体制机制。首先,要建立一套保障国土空间规划工作的法律保障机制、积极推进各类规划“同编同调”动态修改机制及规划编制审批办法,建立健全各部门“共同引导”建设行为管理机制、“共同构建”项目生成策划机制。其次,要充分厘清国土空间规划部门之间的规划事权关系,建立行之有效的左右衔接、上下协调的对话机制,实现空间用地单一属性,落实部门管控内容,建立完善的空间管理管控体系。此外,除了部门,对于国土空间规划流程也需要一定的精简。例如,相关部门在对国土空间规划进行设计时,需要对一些土地归属、剩余空间利用率以及相应的土地开发利用情况等信息传输的过程进行精简,从而提升城市信息在部门的传导效率等。因此,优化国土空间管理体制机制,是国土规划顺利实施的重要抓手,推动国土空间规划管理实施健康稳定发展,保障我国国土空间规划工作全面展开。 4 结束语

我国国土空间规划存在不足之处,对国土资源开发和利用造成了一定阻碍。在新时期,为了确保国土资源管理工作顺利实施,必须构建完善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有效融合国土空间规划的内容,对行政体制进行改革创新,协调国土空间规划,充分利用国土资源,促进我国社会和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谢波.新时期桂林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的思考和建议[N].桂林日报,2019-12-15(002).

[2]胡翯.市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技术路径探索[J].建材与装饰,2019(35):83-84.

[3]祁帆,贾克敬,常笑.在国土空间规划中统筹划定三条控制线的五大趋向[J].中国土地,2019(12):4-8.

[4]胡民锋,杨昔,徐放.构建全国国土空间规划纲要指标体系的思考[J].中国土地,2019(12):20-23.

[5]庞程,王丹丹,何康.省级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的几点思考[J].建材与装饰,2019(34):9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