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中的河道生态护坡技术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5-14
/ 2

水利工程中的河道生态护坡技术

陆 巍 吕立伟

宝应县水利建筑安装工程处,江苏 扬州 225800

摘要:与传统河流护坡型式相比,生态护坡不仅能有效地保证河流岸坡的稳定,还具有改善河流生态环境、良好的景观绿化、施工简单便捷等特征,广泛应用于现代城市河道治理当中。本文通过总结论述传统护坡存在的主要问题及生态护坡的应用,为河道治理岸坡防护工程设计提供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传统护坡;生态护坡;河道治理。

前言

生态护坡技术作为一类可持续发展技术,可以与周边生态系统紧密结合,突出河岸边坡的生态服务功能,能有效改善河道生态环境,美化环境,提高城市品位。生态护坡技术在当前河道整治过程中的应用,将对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1传统护坡现状问题分析

我国的河道综合治理工作长期以来只考虑水利方面的需求.过分的强调河流的蓄水、防洪、抗旱等功能,一直试图追求河岸的全面水泥硬化。这些传统的护坡结构,在保持水土、维持河流生态系统稳定方面起不到任何作用,相反,这种传统的基础建设模式,只会让我们的城市看起来缺少生机,严重影响城市品味。

1.1生态环境破坏

生态环境破坏是传统护岸建设最直接的后果,把整个河岸都用水泥和混凝土封闭起来,破坏了河流和土壤之间的联系,破坏正常的物质能量循环体系。同时它也切断了河道与河岸时之间的生物联系,导致很多生物因为缺乏食物、水源、栖息地而死去。河道失去了原有的河岸结构,这不利于水体的自动净化,很容易造成水资源污染加剧。

1.2恶化市民的居住环境

在天然的河道环境中,水体拥有一定的自净功能,这其中,河两岸的各种植物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传统的混泥土护坡结构,让这些植物全部消失,钢筋混凝土结构只会让人变得压抑.影响身心建康。失去了原有的富含生机与活力的绿色植物之后.城市的人文景观就会减少,市民也就少了一个放松身心的去处。

1.3景观功能的丧失

硬化护岸会损害生物多样性,破坏河岸环境,严重影响河岸的自然风光。传统整齐划一、富有现代气息的水泥建筑无法满足现代人对自然的渴求,影响人与自然的交流.失去和大自然亲密接触的机会。现代人常常追求“和谐”的理念,硬化护坡技术将会打破这种平衡。

2生态护坡技术的特点

生态护坡是一项综合性的生态技术,即运用绿色植物,然后综合周边的环境,以此来保护坡头。在这项技术之中,会运用到工程力学和土壤学以及植物学方面的知识,综合这些技术,结合水利工程,然后再分别对坡体进行加固,从而构建一个综合的护坡体系,这个护坡体系必须要结合植物和工程材料学。

生态护坡的本质作用就是保护防洪坡周围的环境。防洪坡必须要坚强稳固,并且还要具有耐久的性能,然后,结合水利工程的环境和防洪坡周围的生态体系,从而确保防洪护坡中的土壤和生物能够相互结合,促进植物的生长。生态护坡技术具有一定的特征,比如说,开放性,保护多种多样的生物,减少污染。选择的生态护坡材料一般都是天然的,污染比较小,并且它还可以牢固混凝土材料的作用,防止土壤之中的水分流失,给植物的生长提供充足的营养成分,改善土壤的松散程度,从而真正的起到防洪护坡的作用。

3水利工程施工中的护坡施工技术要点

3.1齿槽土方开挖、砼浇筑

水利工程的护坡工程中,齿槽土方的开挖一般依测量放样点采用人工开挖和人工修整成型。齿槽砼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分段施工,可以通过移动式拌合机在堤顶拌制,滑槽下料人仓,插入式振捣器振实,人工抹面压光的方式连续浇筑。在施工中要保证齿槽土方的准确成型,严禁欠挖情形的出现。

3.2砂石铺筑垫层及坡面修整

采用人工拉线进行坡面休整,使混凝土预制块砌筑的坡面平整度符合规定要求。坡面土料不足的部分用人工填筑补充,同时洒水进行夯实,在和验收条件相符之后,采用筑砂石混合料铺筑,要求达到10cm的垫层厚度。依据设计应达到以下要求:①在修坡时严格控制坡比,坡面平整度应与规范要求相符;②严格控制砂石垫层的厚度,不准欠填或超填。

3.3生产和铺设混凝土预制块并勾缝

依照施工工期和工程量的要求混凝土预制块的生产应在两个预制场进行,对采用随浇随拆模的方式进行生产。将放置的混凝土运至工作面砌筑,并依放样桩纵向拉线控制坡比,横向拉线控制平整度,以达到设计要求。砌筑完的预制块经历一场降雨之后,采用MlO砂浆缝对其平整度进行调整,先洒水再勾缝。

3.4人工种草护坡技术

人工种草护坡主要是通过人力进行操作,即借助人力的方式在水利工程的边坡周围种植草坪的的较为简单的生态护坡技术。谈到人工种草护坡技术,要考虑的是进行护坡的草类是否具有发达的根系组织,能否在护坡固土、防止水土流失、保护生态环境等方面具有积极作用。其中平铺草皮护坡是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人工种草护坡技术,是利用天然草皮进行边坡防护,进而产生很好的水利工程护坡功效。而且这种技术大多应用在斜坡的坡度较低或者是比较适合土质路的边坡防护当中,相对来说,坡度较高或者较硬的土质边坡中不适宜采取该种植草护坡技术措施,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水土流失等环境问题。

3.5水力喷播植草技术

水力喷播种草护坡,顾名思义指的就是利用水力机械装备的压力将相应草籽、肥料、土壤等加以一定比例的水进行混合,最终喷射到需要实施防洪措施的水利工程坡面上。此类技术的作用是可以使得施工的环节更为便捷方便,即可以达到生态绿化的良好效果,而且可以最大程度将种子等均匀播撒到需要进行防护的坡度上,因此此类技术的应用范围非常广。

3.6土工材料固土护坡

植物是进行护坡的首选,因为植物具有良好的生态价值。但是植物的生长离不开水质、土壤等水土条件,因此对于土工材料的选择也是进行护坡的关键。例如可以引进利用聚丙烯等现代的高分子材料使其建成更加合适的高度和空间,配合以内部土壤更加松软的固土网垫,这样可以更好地储存适于植物生长的土壤。在此基础上,土壤以及水分等充足以后,可将根系发达的种子撒入其中,种子在如此舒适的土木环境下会迅速生长。在植物生长的作用下,植被、聚丙烯等可以发挥出固有的护坡作用。

4结语

总之,水利工程生态防洪护坡技术的种类很多,但是还要结合不同地区的具体情况进行切合实际的技术应用。而且水利工程技术应用的目的是尽最大可能来巩固水利边坡等基础设施的稳固,进而保证周边居民的正常生活不受到影响。结合当今人类的经济活动日益频繁的前提下,应该深入进行新型的防洪水利工程的坡体防护措施的引进与探究,在不断提高经济效益的基础上做好防洪水利工程坡体安全性的工作,使得居民可以安居乐业。

参考文献:

[1]叶小金.河道生态护坡技术的比选研究[J].珠江水运,2019(13).

[2]郑明军.关于水利工程长效管护与运行管理现状分析[J].科技风,2019(24):203.

[3]夏灿.生态理念在水利工程设计中的应用[J].黑龙江科学,2019,10(16):134-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