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结核病护理中运用整体护理的效果及价值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5-13
/ 2

分析结核病护理中运用整体护理的效果及价值 

秦金金

安徽省胸科医院 安徽 合肥 230022

【摘要】 目的 对结核病护理中整体护理模式的运用效果及价值进行观察及分析。方法 于本院结核内科收治的结核病住院患者中随机抽取的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组方法为随机抽签法。对照组及观察者治疗同时分别辅以常规护理及整体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并分析护理模式运用价值。结果 护理后观察者治愈率及涂片转阴率均高于对照组,患者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整体护理的运用,有助于确切改善结核病患者的护理干预效果,疾病相关临床症状缓解理想,可巩固治疗效果缩短治疗时间,患者护理满意度得到显著提升,运用价值显著值得推荐。

【关键词】 肺结核;整体护理;运用价值

结核病为对公共健康存在严重威胁的常见传染病类型,是因感染结核分枝杆菌引发的慢性疾病,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发病后还可累及患者多脏器及系统,患者身心健康及正常的工作、生活均会受到一定影响。结核病以呼吸道、消化道、接触性感染传播为主,由于疾病具有传染性因此会受到一定社会歧视及抵触。患者的自尊心受挫,加上疾病反复发作,会影响其治疗信心及依从性,对治疗效果及预后不利[1]。随着临床诊疗技术的不断发展,结核病患者经过系统化治疗,可获得较大的改善效果。在治疗同时,还需重视强化护理干预效果及质量,改善患者不良心理,以期获得更加理想的治疗效果。本次研究经过深入分析,将整体护理应用在结核病的护理干预中,对于运用效果及价值进行重点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于本院结核内科收治的结核病住院患者中随机抽取的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时间为2019年10月-2020年10月,以随机抽签法均分为两组。观察组,男30例,女20例,25-70岁,均(47.92±3.25)岁。对照组,男32例,女18例,28-68岁,均(48.04±3.16)岁。纳入标准:患者接受X线检查、痰液培养、血沉及CT等综合检查,结果确诊为肺结核,患者(家属)对本研究知情同意;排除标准:合并其他系统及器官病变者;并发其他感染性疾病者;肺部肿瘤者;精神及意识障碍无法配合者。两组基线资料具有同质性(P>0.05)。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入院后规范开展常规护理,提供各类基础服务;协助患者接受必要检查及治疗;密切观察患者治疗情况、病情改善情况;予以常规心理疏导和劝慰;满足患者各项合理要求。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整体护理:(1)为患者提供良好的住院环境,保证病房内通风换气及整洁,并提供纯棉被褥,定期更换;入院后介绍住院环境,消除患者的陌生感;服务积极主动,尊重患者,注意语言及行为规范避免引起患者反感,让患者感受到合理人员的专业、善意和关爱,提升其依从性;(2)准确判断患者心理状态,根据患者个性特点予以有效心理指导和干预,消除消极情绪;介绍典型病例强化患者治疗信心;合理方式开展健康教育,通过肺结核发病原因、治疗、预防及感染隔离消毒等知识的讲解,提升患者对疾病的正确认知,告知不良心理状态对治疗效果的影响,并告知目前疾病治疗研究进展,进一步提升患者依从性;同时重视对家属进行指导,告知疾病可预防,要求为患者提供足够情感支持;(3)密切关注患者生命体征、并发症及不良反应,存在异常及时汇报并协助处理;(4)进行饮食指导,要求均衡饮食、避免刺激性食物摄入,提升患者机体免疫力及抵抗力,降低结核杆菌对患者机体的威胁;(5)帮助患者深入了解用药知识,对患者结核病不同时间的治疗方案,合理用药及药物对肝肾、脑的损伤情况进行明确,指导患者定期检查肝功能;(6)为患者准备单独的餐具及洗漱用品,病房内采用紫外线灯进行早晚消毒。患者使用过的用品严格消毒清洁;与外界人群进行严格的隔离,密切接触者,需进行卡介苗接种。

1.3 观察指标

参考治愈率及涂片转阴率评估两组护理干预效果。以患者疾病症状完全消失,且CT检查结果无异常判断疾病痊愈;汇总两组患者涂片转阴情况并计算转阴率;统计两组患者住院时间;NSNS量表评定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总分100[2]

1.4 统计学分析

以SPSS 22.0统计学软件对比数据。(609cc0cdad5d5_html_9dbc1a95e1a04904.gif ±s)为计量方式,检验值为t;n(%)为计数方式,以X2检验。P<0.05,对比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 干预效果比较

对照组涂片转阴率及治愈率均低于观察者,差异显著(P<0.05)。见表1。

表 1 干预效果比较[n(%)]

组别

涂片转阴率

治愈率

观察组(n=50)

46(92.00)

44(88.00)

对照组(n=50)

38(76.00)

34(68.00)

x2

4.762

5.828

P

0.029

0.016

2.2 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及护理满意度评分比较

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见表2。

表 2 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及护理满意度评分比较(609cc0cdad5d5_html_9dbc1a95e1a04904.gif ±s)

组别

住院时间(d)

护理满意度评(分)

观察组(n=50)

37.47±4.02

92.36±3.45

对照组(n=50)

45.81±5.85

89.21±4.17

t

8.308

4.116

P

0.000

<0.001

3 讨论

结核病在临床治疗中,属于一种慢性传染病,其高传染性及病程长等特点,导致患者的生理、心理都受到极大的影响。目前临床中通常会使用药物进行综合治疗,但是由于患者不良情绪较为严重,加之对疾病和治疗缺乏全面了解,治疗及用药依从性较差,极易导致疾病发展或是造成严重后果[3]。考虑患者免疫能力较差,负性情绪严重,护理风险较高,需重视提升科室护理工作质量,保证患者安全和治疗效果。

常规护理具有一定优势,能够规范完成日常护理工作,但是相对来说有效性及全面性不足。整体护理干预是对常规护理进行优化和完善建立了一种新型、高效护理模式,能够综合考虑疾病特点和护理要点,积极开展病理、药物、饮食、心理、健康教育等多方面护理[4]。将其运用于结核病治疗患者护理中,能够重视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积极开展健康教育让患者对疾病有全面和准确地认知,消除负性情绪,提升治疗积极性及配合度。详细告知用药治疗重要性,要求遵照医嘱用药,对其进行饮食指导,确保足够营养摄入提升机体抵抗力,巩固治疗效果。进行体位或是病症护理,有助于提升患者舒适度。结果显示,观察组干预效果优于对照组,患者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更短,且护理满意度评分显著提升(P<0.05)。证实整体护理可实现更加理想的护理干预效果。

综上,运用整体护理,可有效促进结核病转归,缩短治疗时间,提升患者对护理工作认可及满意度,运用价值显著值得推广及应用。

参考文献:

[1]陈晓晶. 整体护理在耐多药结核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 中国医药指南, 2019, 17(8):213-214.

[2]曾家茵. 整体护理干预在耐多药结核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 系统医学, 2020, v.5;No.92(8):154-156.

[3]魏斌. 护理风险管理在结核病专科医院整体搬迁中的应用效果[J]. 中医药管理杂志, 2020, v.28;No.309(2):140-142.

[4]胡晗好. 整体护理在结核病护理中的应用观察[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9, 13(17):163-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