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学科整合理念下的初中生命教育教学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5-13
/ 2

跨学科整合理念下的初中生命教育教学

徐诚茹

黑龙江省伊春市教育研究院邮编: 153000


[摘要]跨学科整合理念下的初中生命教育,学科整合教学,积极探索出在初中各学科之间,与生命教育内容有所关联的学科课程设计,培养学生热爱生命,珍惜生命的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增强社会责任感,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关键词】初中生命教育跨学科整合,创新育人形式的教学设计

跨学科整合、艾伦、雷普克认为:跨学科研究是回答问题,解决问题、处理问题的进程,这些问题太宽泛、太复杂,靠单门学科不足以解决,它以学科为依托,以整合见解、构建更全面的认识为目的。因此,笔者探索从生命教育教学为切入点,采用跨学科整合的理念,通过课程设计的尝试,为新的教学带来新的灵感和启迪。

  1. 课程整合的案例:

(一)案例:初中生物教学渗透生命教育研究

一)挖掘初中生命课程中的相关教学内容,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

1、初中生物教材有大量的生物生长、发育的内容,我们可以利用这些知识让学生体会到生物顽强的生命力,生命来之不易,进而培养学生热爱生命、珍惜生命、关爱生命的情感。

2、启发和教育要特别强调两个适应—生物的结构与功能的相适应,例如,鸟类一般都有两个翅膀,善于飞翔,但也有不会飞的鸟,非洲的鸵鸟后肢强壮,能在沙漠和荒野中奔跑,两个翅膀很小,仅用来在奔跑时平衡身体,不同的鸟类、形态结构与生活习性可以有很大的差别,这是由于它们的祖先生活的自然环境中,为例适应环境变化而逐渐发展成了现代鸟的多种类型。正是由于生物的适应性,才有了丰富多彩的自然界和千姿百态的生命,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从水生到陆生无处没有生命的踪迹,无处没有生命的色彩。

二)、联系学生生活,把生命教育融入学生活动实践中

生物教学中环境教育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环境孕育着人类,同时人类也影响着环境。在环境教育中帮助学生建立起任何自然的和谐共存关系,摆正人类在自然中的地位。要让学生的理解环境保护的基础是爱,是每一个地球公民对自己、对他人、对所有生命的爱,同时结合学校开展的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接触生动活泼的生命世界,去田野、山川、湖泊、看花草树木、虫鱼鸟兽,感受生命的丰富多彩;引人入胜,他们会发现每一片树叶都不同,每一朵花儿都绚丽,从而激发热爱生命的情感和探索生命世界的意趣,引导学生回归大自然,进而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

(二)解读

在初中生物教育中,渗透生命教育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紧贴教材内容,进行渗透式生命教育

初中教材的知识体系就突出了任何生物圈的关系,围绕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生物和环境关系,研究生物圈中的植物,人、动物的运动和行为,了解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从而树立正确的任何自然的关系。在生物教学中,教师应该在讲授这些生物具体知识的同时,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让其了解生命的多样性,从而使学生敬畏生命,能够与自然和谐共处。

2、根据教材的内容来渗透生命教育

教材首先是让学生了解生物和生物圈,然后分别引领学生进入每个生命个体的知识世界,最后统一学习生物的繁殖、发育、遗传和变异等知识,了解生物的发展与延续,教师在生物课上向学生渗透生命教育时,也应该从这个角度和逻辑出发,首先让学生认识到什么是生命,有一个关于生命的定性教育;其次,让学生认识到每一个单独生命个体的美丽和可贵,最后,让学生了解生命延续的重要性,通过学生在生物课上对生命的认识不断深入,引导学生热爱生命、珍惜生命。

3、教师要在有限的课时内容尽可能地通过课堂教学和布置做业等形式来渗透生命教学。

教师可以把生命教育的内容和课程标准相融合,从而达到生命教育的阶段性目标。教师还需要在课程中不断地总结学生与遇到的各种各样问题,进行专题的生命教育讲座,从而巩固学生的所学所思,使初中生建立正确面对生命态度。

  1. 跨学科整合的思考

跨学科整合教学内容是一个艰巨的任务,不同的教师面对不同的受众群体可以整合出不同的内容,整合的目的是提高学生对生命的认识,教会学生如何看待人生的价值和对人生的的态度,从而来认识生命、进而热爱生命、珍惜生命,作为教研员,尤其要关注教师的教学理念,指导他们既能适合自己教学,又能很好的整合其他学科,为自己的学科注入新的活力,点燃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打破学科本位教学思想,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但在探索中会面临诸多困难,为此,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1. 关注整合方法的切入点

跨学科整合绝不是把几个学科相关的内容生拉硬拽地拼凑到一起,更不是我们饭桌上的水果拼盘,教师要理清生命教育与其他学科的衔接盲点,打破学科的界限,找出其与其他学科关联点和学科交集点,设计出符合学生学情,有利于身心健康的教学活动,立足于学生的长远发展。

  1. 培养师生的多维素养

核心素养是每一名学生获得成功生活,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都需要的,不可或缺的共同素养,在对学生提出高标准同时,也要对教师提出严要求,因为教师的思辨能力直接影响到学生思辨能力的训练和培养,知识是教育的基础,学识渊博的教师往往会带给学生更大的震撼力,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设计过程中,要熟练把握并挖掘教材中的隐形育人元素,把这一价值目标落实与实际的课堂教学之中,使学生得到最好的发展,在提高学生人生价值的同时,也促进了教师自身专业素养的提升。

综上所述,跨学科整合理念下的初中生命教育应该顺应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规律进行,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密切关注学生在学习中提高的与人交往的能力,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培养社会责任感,全面体高人文素养。


本文系中管院总课题(发展研究中心)《初中阶段生命教育实施策略与研究》编号:JFYG2831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