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峰柴矿设备管理措施成效显著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5-11
/ 2


赤峰柴矿设备管理措施成效显著

高文龙

赤峰柴胡栏子黄金矿业有限公司 内蒙古 赤峰 024035

摘 要在当今世界能源供应日益紧张,石油价格不断攀升的今天,“煤炭”这一不可再生资源,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随着煤炭资源的日益枯竭,对资源的高效合理开采、显得格外重要。 本文介绍了当今先进的设备管理模式和管理理念的发展趋势,如何实现高产高效,和矿井的经济效益具有至关重要的促进作用。

关 键 词精细化 设备管理 管理模式 生产设备

引 言: 企业要发展,管理是关键,井下生产的特殊环境对机电设备的安全运行提出了更高、更严格的要求。随着机电设备自动化程度不断提高,和在矿山的全面应用,加强机电设备管理是必要的有效措施。向管理要效益,管理好,使用好我们的生产设备,至关重要,提高“设备管理”水平,对促进矿山企业的发展与进步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让设备无故障运行为企业创效。

1、创建“设备管理责任纵向承诺,横向联动互保”的新体系,为设备管理工作搭建有序、高效的平台。

设备管理是矿山生产的重头戏,建立科学完备的设备管理体系是安全生产的重要保障。一是以机制创新和制度建设为基础,建立设备管理责任纵向承诺机制,实施监管使用分离和全面绩效考核。组建了公司设备管理监察小组,全面负责对设备现场的安全质量评估及员工动态操作过程的全方位监控,从公司总经理到每一位设备管理人员实行分级设备管理问责制,采用双向积分个人绩效考核机制,将分管领导抵押金与设备管理挂钩,绩效考核到了班组、现场、人头,监督考核三项职能和责任的明确,实现了监督与治理、操作与维护的相互制约和良性联动。二是运用ERP系统,建立了系统规范的精细化管理流程,做到了设备数量清、状态明、属性准,账、卡、牌、物四对照,设备账、财物账两相符,设备管理动态、透明的管理,提高了管理效率。三是规范设备选购、维修等管理标准和程序。建立了设备选购标准和规范,从源头上杜绝不合格设备投入井下作业,降低了安全隐患;建立规范、科学的设备修理验收标准,切实保证维修质量,确保了设备安全正常地运转。科学完备的设备管理体系,使设备管理工作责任纵向到底,横到边,为设备的安全高效运转提供了组织保障。

2、全面实施“616”设备管理工程,推动精细化管理。

我们积极探索和总结设备管理的新经验、新方法,在设备管理上全力推行实施了“616”设备管理工程,即六抓、一设立、六强化。“六抓”是一抓设备安全,六亲不认;二抓设备维修,细致入微;三抓设备消耗,斤斤计较;四抓工作纪律,铁面无私;五抓设备巡检,持之以恒;六抓设备运行,万无一失。“一设立”是设立“技术拔尖人才”机制,制定操作、维修各工种考试、考核标准,统一出题进行考试、考核。成绩优异的每月发200元津贴。坚持以考促学,严格落实半年一检查、一年一考核,调动了员工钻研技术、刻苦学习的积极性、创造性。 “六强化”是强化领导,带头示范;强化培训,提高素质;强化管理,精细运作;强化分配,公平公正;强化定额,优化组合;强化载体,营造氛围。“616”设备管理工程的全面实施,进一步使设备管理工作走上了科学化、规范化的轨道,推动了设备工作精细化管理的不断深入和完善,消除了成绩面前的“娇”字,克服了工作中的“懒”字,抛弃了管理中的“粗”字,改变了隐患治理中的“拖”字,有效地促进了各项设备管理工作的开展和完成。

3、坚持以人为本,实施人才工程,发挥人才效益,努力打造一流的设备管理队伍。

人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决定因素,高素质人才则是企业生存、发展的源动力。基于这种认识,我们注重发现人才,培养人才,用好人才,充分发挥人才效益。首先我们针对设备管理干部和操作维护人员的技术能力和工作能力进行个人定位,打破学历限制,每年有计划定期与山东烟台黄金技校联合培训,外派设备技术专业人员进修深造,对技术好能力强的同志及时提拔到技术岗位或领导岗位上。每月召开设备专业技术人员例会,每半年举行一次技术大比武活动,让大家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对各岗位员工的使用量体裁衣,提倡一技多能,因岗定职定责。加强对设备的使用、维护人员的技术培训工作,推出了学员分类施教的教学方法,采取定单式技能培训,每月有针对性地进行一次理论培训,让职工了解一些所使用设备的理论知识,并进行实际操作或理论问答考试。尤其加强了现场操作技能培训,组织了电机车工、提升机工、空压机工以及装岩机等工种的现场演练与考核。这一人才工程的实施,大大提高了设备管理队伍的整体素质,为进一步打造一流的设备管理队伍奠定了基础。

4、坚持以技术为支撑,提升科技含量,提高管理水平,努力推进设备管理现代化。对设备管理工作提出五项要求:

我们大力实施“科技兴企”战略创新理念,把投入作为兴企战略,靠投入推动科技创新,提出了“引进、引用、创新、改造、升级、转化、应用”的工作思路,确立了“以自主创新为主线,以服务管理为中心,以应用为导向”的科研和技术创新规划,把自主科技创新确定为企业发展主战略。一是立足企业,大力组织推广和应用设备工程技术、设备状态监测和诊断技术、计算机辅助设备管理技术、维修改造技术等,利用高新技术改造在用设备,提高了企业装备科技技术含量,提高了设备现代化水平。二是大力推广节能降耗新设备、新工艺、新材料。近年来共投入1000多万元,加大技术改造,更换了新型压风机,完成了提升机变频调速电控升级改造,淘汰了局部通风机、L型活塞式空压机,井上下供电系统全部使用了真空开关,每个空压机房实现自动控制,无人值守,创新了信号转发和风门自动闭锁装置等一系列措施,不仅大大提高了设备的性能,而且年节电近400万度,带来直接经济效益600万多元。三是积极推广设备管理先进经验和成果,在管理制度、方法和手段上走以内涵为主的设备创新机制。进一步传播先进的设备管理经验和手段,不断优化企业设备资产管理水平,满足先进的生产装备技术和现代生产组织保障需要,提高了企业综合实力。

5、建立科技中心,确定项目科技带头人,形成创新团队。

自主创新需要引擎,就像汽车需要驱动。我们从建立创新管理体系入手,成立企业创新工作室,把创新融入到企业的管理中去,在组织结构上保证每一个创新的建议都会被重视,在思想上鼓励员工站在自己的岗位上多提创造性的建议,是我们公司多年来一贯主张。一个创新的团体需要一个创新的带头人,一个人的热情会带动一群人的热情,一个人的思维方式会影响一群人的思维方式。我们首先每年根据集团创新成果及下年度成果创新计划,建立了凭实绩加入创新团队,进入科技中心机制。多年来依托科研成果,重点加强了运输设备、提升设施、通防设施系统技术改造。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成为了企业又好又快发展的基础。

6、全面推行精细化管理,设备质量达标再上一个新台阶。

在设备工作中,大到一台设备的安装摆放,一根电缆的悬挂,一根轨道的铺设;小到一只灯具的安装,一副电缆钩的吊挂,一个固定孔的定位,都要求专人负责,对每一个拖滚,每一根水管进行编号管理,力求做到精、细、准,不允许有丝毫的马虎。要求三班员工精心操作,认真维护,保证设备正常运转,保持巷道环境卫生清洁。让每位员工随时随地都能认真工作,把质量标准化工作融入到日常管理的每个环节,使该项工作做到持之以恒,长抓不懈,在“不变”中求“变”,在细微之处见精神。

结论:

企业的发展靠人才,矿山的高产高效靠自动化,坚持装备、培训并重的原则,努力提高劳动者技术水平,打造一流的工匠员工,用科学技术武装人,用精细化的理念管理生产每个环节,保证矿山企业安全生产。

参考文献:


[1]魏如愿.浅谈如何加强矿山机械设备使用管理[J].世界有色金属,2018,No.50109:36-37.

[2]吴志强.矿山机械设备的保养与维修分析[J].黑龙江科学,2017,v.8;No.10211:44-45.

[3]廖振杰.矿山工程中机械设备的故障特点及其维护浅析[J].世界有色金属,2019,No.52307:36-37.

[4]何辉豹,罗发林,郭小龙.矿山机械自动化设备的维护及维修研究[J].山东工业技术,2016,No.22216: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