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地理课堂“动”起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5-11
/ 2

让地理课堂“动”起来

陶宁

山东省淄博市淄川第二中学 山东省淄博市 255100


摘要:中学地理学科的教学目标正随着教育职能的转变而不断发展,帮助学生获得适应学习化社会需要的基础知识和掌握基本再学习的能力,是当前课程改革的方向。如何把地理课上得生动有趣,让地理课堂真正的“动”起来?这是我们许多地理教师的共同愿望。本人在教学实践中大胆尝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谈出来与大家共勉。

关键词:学习兴趣自学能力、中学地理、创造性思维

一、引入竞争机制,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学生如对某学科有着浓厚的兴趣,他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他学习的潜能就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我国古代杰出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就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这里的好之、乐之,其实指的就是兴趣了。初中生往往具有争强好胜的特点,他们喜欢通过“比一比,争一争”来表现自己。因此,在教学中可引入竞争机制,适当设计一些竞赛活动,以此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在教学中我把全班按每4人一组,分成若干小组,各小组间开展竞赛活动。小组内讨论,归结答案,优先回答者加分。对知识点采取抢答、必答等方式。赛前学生个个摩拳擦掌,赛时全身心投入,赛后胜者信心大增,败者誓不罢休,以待再战。同学之间展开竞赛,即活跃了课堂气氛,又提高了参与意识,改变了单纯的 “教师讲,学生听”的模式。如八班同学,在这方面取得了很大进步。起初,课堂上比较乱,有部分学生易跑神、易做小动作,通过竞赛教学后,全班每个同学都能很好地利用课堂时间,在测验中及格率达到了97.9%。学生在这样的教学活动中,既训练了掌握基本知识的能力,又培养了竞争意识和参与意识。学生学习的热情更加高涨。在有张有弛、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中,学生将不再认为学习是一种沉重的负担,理解知识,消化知识的速度与程度也大大提高。

二、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有句格言说道:“如果上帝一手拿着真理,一手拿着获取真理的能力,让我选其一的话,那么我宁要获取真理的能力,而不要真理。”的确,如果有了获取真理的能力,自己就可以去发现更多的真理了。同样,如果教师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学生就能自己去发现、去了解、去掌握更多的知识了。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自学能力也一直是我工作中重点研究的课题。我把每节课的内容都设计成若干个小问题,学生通过看书、思考完成。为促进学生积极思考,踊跃发言,我采用了多变灵活的启发诱导,分组讨论,兵考兵等方法。对难度较大的问题,也是在学生讨论过后教师结合学生讨论情况进行点拨总结。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教师提问,学生回答,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地加以解决,这样坚持下来不仅使学生早日养成了自己学习掌握知识的习惯和本领,而且还有效地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对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也有了很大帮助。

三、唤起学生的自信

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它可以促进学生学习,请你无论如何不要让这种内在的力量消失,缺少这种力量,教育中任何巧妙措施都是无济于事的。”针对我所教班级的现状,部分学生失去了学习的信心,课堂上总是心不在焉,精力不集中。对于这部分学生主要采取了以下几个方面措施:㈠、首先找一些较为简单的问题,事先告诉他,几分钟后要提问他,并且加一句:老师相信你一定会记住的。提问时尽量给他们降低难度,针对他们回答问题情况及时表扬,逐步树立他们的信心。㈡、在作业批改时,单元测试时,努力发现其中的闪光点,发现每一个细微的进步,并为之喝彩,随时写一些适当的批语。如“真不错,相信你会有更大进步”,“好,坚持”,“胜利的鲜花在向你招手”等等,尽量让他们感觉到处在平等的地位上从而更好的鼓起他们的士气,唤起他们的自信心。㈢、让学生在课堂上各抒己见,畅所欲言,教师要及时地对一些同学认识上存在的问题进行纠正。最后由老师作总结,在肯定同学们认识的同时,还补充一些相关的内容。经过这样的尝试,学生大多数能很好地掌握知识,反响也很好。每个学生都存有很大的潜力,只要作为教师的我们肯去挖掘,定会使每个学生都能健康向上的发展。

四、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我们本着这个美好理想,就一定能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培养出更多更好的富有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新型人才!在课堂上,我尽量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 学生自己动手操作,会遇到一系列的实际问题,这会促进其思考、探索,在不断失败中求得成功。经常让学生动手操作,不仅可使学生的动手能力得以提高,而且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甚至会迸发出创造发明的火花。如在讲解经纬网有关知识点时,有些学生总是弄不清楚。我就让学生自己用铁丝动手制作地球仪,学生在制作的过程中更好的明确了经线、纬线、两极等。这样比较难的知识点便迎刃而解了。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过程,从而不断提高了自己的知识水平、学习技能和创新能力。

五、给学生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

现代教育观认为,在教学活动这一特殊的认识过程中,学生是认识的主体,只有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才能充分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在教学中,我始终遵循把学生的主体放在第一位,给学生创造一个能够展示自我的舞台。每一节课都拿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自我展示:如让学生自己总结每节课的知识点,针对专题自己讲课,结合特殊的纪念日开展主题月、主题周活动,让学生出谋划策、大胆想象,参与到教师备课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课堂更加焕发光彩。

结论:教学有法,但教无定法。任何一种学习方法都有它的局限性。在新课改的要求下, 我们应更好的结合地理学科的特点,以改革为动力,以发展为目标,以创新为追求,形成具有地理特色的教学模式。让素质教育之花在课堂上绽放开来,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为学生的健康发展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浅探高中地理多元教学法[J]. 杨恒.  中学教学参考. 2017(01)

[2]浅谈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J]. 张洪范.  神州. 2012(30)


[3]浅谈地理思维能力的培养[J]. 左东奇.  地理教学. 2013(03)


[4]灵活运用生活实际 提升学生地理思维能力[J]. 张玉杰.  才智. 20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