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地区双语学校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对策探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5-08
/ 2

上海地区双语学校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对策探析

孙彦培

上海诺德安达双语学校


摘要:双语学校是现代社会对人才素质与能力的教育产物,然而部分双语学校没有专门设置语文课程或开设课时较少,未能较好地完成语文新课程标准规定的教学任务等问题较为突出,导致部分学生语文素养及能力偏低。对此,双语学校应结合办学特点与资源建设,有必要从课程设置、教学理念与方法等方面来保障语文教学质量。

关键词:双语学校;语文教学;教学策略

引言:随着上海国际化程度的提高,国际学校和双语教学已成为公立教育以外不可忽视的教育力量。国际学校旨在培养外籍人员子女,而双语学校教育模式是针对中国籍学生的设置使用外语传授学科内容的教学模式。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和上海双语教学的蓬勃发展,国际化教学的英汉双语教育模式已获得阶段性成效。无论是对如今上海地区的教育升级发展,还是对培养学生拥有国际视野及相匹配的逻辑思维和语言交流能力,立足于保障语文教学质量、提升学生汉语文化水平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双语教学的基本内涵及形式

由于双语教学自身的复杂性,其概念界定尚不清晰,无法对其进行简单解释。我国双语教学和国外双语教学存在着差异,故不能完全照搬国外现有概念或理论,应结合国内教育实际情况来予以阐释。如“双语教学是指以两种以上语言作为教学媒介的教学,其中一种语言并不一定是学生的母语。其目标是让学生充分地、平衡地掌握两种语言,或者促使学生学习和使用第二种语言”。双语教学形式有如下几种:第一种,学生在校与在家日常使用两种语言,这种形式一般称之为“浸入式”双语教学;第二种,学生入学使用母语;第三种,学生入学后部分或全部使用母语,后使用第二语言来进行教学,即为“过渡型”双语教学[1]

  1. 双语学校语文教学改革策略

(一)优化课程设置

双语学校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语文环境非常重要,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以便更好地提升学生语文学习适应性。对此,双语学校在语文课程设计中,应考虑到学生个体成长与发展,强调语文学科的人文素养教育。教师应提升语文课程的系统性,形成符合双语教学环境的课程体系,以及评价体系。在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学习习惯、身心发展的规律性、双语课程建设标准、双语教学条件及地理、人文等客观因素,差异制定学段双语教材与课程。在基础教育阶段,应将学习动机和教学活动进行架构,促使的学习兴趣的分化发展,且从书面语言转化到抽象逻辑。双语学校语文教学,不仅要依托于双语教学资源与环境,立足于学生个体也是非常重要的。对此,以活动教学为课程建设的切入点,为学生提供直接体验的语文学习环境,并适当渗透双语综合活动,培养学生英汉双语的语言意识。学校可为不同年级学生开设融合音乐、艺术、科学灯光科目的实践活动或传统文化活动,整合语文课程教学资源,使其与双语教学有效衔接起来,才能更好地落实语文课程教学。

  1. 语文教学过程

根据双语学校英语教学的“参与”程度,双语教学模式可以分为:汉语为主,非汉语为辅的课堂模式;汉英整合式的语文课程教学,一般是用非汉语来进行课程建构,教师授课替换使用英文与中文。在双语学校中,除语文课程外的其他科目,适用于以上两种教学模式。但在语文授课过程中,使用中介语讲授课程将不可避免语言学习中的负迁移,因此,在双语学校中,应避免滥用英文讲授语文课程。科学架构语文课堂,循序渐进地渗透语文教学至关重要。

语文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结合学生知识背景、语言输入输出水平及理解能力等方面,调整教学内容与问题设置的难度。学生为主体的语文教学,虽然能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但是容易造成课堂失控。教师应正确看待学生的学习过程,抓住时机来融入一些探究性的语文测试游戏,来促使学生自我纠正与反思。

  1. 因地制宜,发挥语言的积极性

语言积极性,也就是发挥语言的价值作用。每个语言自身都有积极的一面,双语学校应对其充分利用,在发挥母语语言积极性的同时结合语文教学目标或任务,如文化知识、词汇等,结合双语教学环境,采用与实际教学相符合的语文教学模式,发挥通用语言的优势性,应有目的地培养学生语文学习及应用能力。

(四)改革教学评价方式

改革双语学校语文课堂教学评价方式,其目的在于提升教学质量,促使学生全面发展,是素质教育的落脚点。评价语文课堂教学,不仅是对教学技巧、课堂氛围、教师素质的评价,同时也是对课堂主体是否能主动学习、学习过程是否符合其认知发展水平的评价。教师也要设计具备层次性、启发性的问题,促使学生在问题导向下,对自己语言表达进行反思。重视语文教学过程的管理与评价,通过教学质量监督管理制度,考查学生的语文知识掌握、学习态度、知识迁移与能力各方面。在双语教学机制下,展开语文活动和科研也很重要。组建语文科研小组,积极探索符合双语学校教学环境的语文教学大纲、教学目标、课程设计与评价标准,并将其设置到教师考核中,调动教师课程改革的参与积极性

[2]

(五)强化组织领导

分析双语教育工作中的资源有限性及教育目的性,应重视双语教育工作的组织建设,并将其上升到制度层面上。双语教育作为汉语普通话推广的重要环节,为推进语文教学工作,可成立地区双语教研组织。该组织机构代表地区或政府领导双语语文教学工作,对语文教学及双语教学进行兼顾和统筹安排,优化课程设置与教学方式,以此来保障语文教学效果。充分利用语言积极性,需要组织领导及政策法律的保障,以此进一步提升双语学校语文教学质量的积极影响。

结束语

总之,双语学校的语文教学工作改革已经开展,其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应调动社会多方主体的力量,配之以政策导向,为教师提供学习、进修机会,以及优惠条件,以此鼓励双语学校教师参与到语文教学研究中,且为双语学校语文课程建设提供资源与技术。对此,提高双语学校语文教学质量,不仅利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还有利于提升学生文化素养与语言技能,教育工作者应积极加入到语文课程建设中。

参考文献:

[1]刘蓉. 双语教学环境下语文课程教学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扬州大学,2016.

[2]陈卫亚.民族学校语文教学及双语教育现状实证及对策探析[J].民族教育研究,2015,26(05):92-96.


孙彦培 上海诺德安达双语学校 中学语文教师,硕士学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