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康复护理对改善老年慢性心衰患者心功能的效果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5-08
/ 2

综合康复护理对改善老年慢性心衰患者心功能的效果分析

袁梅

成都市 双流区中医医 院,四川省成都市 610043


摘要 目的 分析综合康复护理对于改善老年慢性心衰患者心功能的效果。方法 92例老年慢性心衰患者需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康复组(46例)治疗的同时采用综合康复护理干预,常规组(46例)治疗的同时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心功能等级和心功能相关指标。结果 实施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心功能等级和心功能相关指标并无统计学对比价值(p>0.05),实施护理干预以后,两组患者心功能等级明显降低,心功能相关指标改善效果明显,但观察组心功能低于常规组,心功能相关指标优于常规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综合康复护理可有效改善老年慢性心衰患者心功能,该方案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综合康复护理;老年慢性心衰;心功能;效果


慢性心衰是是各类心脏疾病的终末阶段,好发群体为老年人,受疾病影响,再加上老年人机体功能比较差,故这类患者预后并不理想,极有可能发展为心血管事件,甚至有死亡的风险[1]。对此临床认为,应同时开展治疗工作和护理工作,以改善患者的预后,本文为此特将综合康复护理应用于老年慢性心衰的治疗过程中,并分析该模式改善患者心功能的效果,下面请看详细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为92例患有慢性心衰的老年患者;研究时间为2019年4月--2020年5月;分组方式为随机数字表法;组名为观察组和常规组。

观察组:男女例数相等,各有23例,平均年龄(71±0.85)岁;常规组:男性多于女性,例数分别为26例和20例,平均年龄(69±1.23)岁。两组患者基本资料对比结果为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可继续对比。

1.2方法

常规组患者治疗期间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患者则采用综合康复护理模式,具体方法为:

  1. 心理康复护理:出于担忧预后、治疗花费大等心理,患者的内心难免会产生剧烈的波动,甚至会出现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致使恢复效果受到影响,对此需要护理人员做到早发现、早沟通,可在每日选取固定的时间与患者进行交谈,但注意,交谈时间应避开进食和休息时间,鼓励患者说出心中的烦闷,在给予患者充分尊重的前提下解决患者的困惑,可采取音乐疗法或转移注意力法缓解患者的不适感,也可在室内摆放新鲜的植物,以便于调节患者的心态,促使其以愉悦的心态面对治护工作。

  2. 社会支持:患病后,患者的生活质量、自理能力大幅度降低,也会给疾病的转归带来影响,因此在治疗过程中护理人员应为患者提供必要的社会支持,将人文关怀贯穿于护理工作中,促使患者感受到来自家庭和社会的关怀,同时可鼓励患者多与他人交流,帮助其建立积极的社会支持系统。

  3. 饮食指导:护理人员应为患者提供针对性的营养支持建议,列出对患者病情恢复有益的食物,可在此基础上制定饮食康复方案,叮嘱其严格遵医嘱进食,多吃富含蛋白质的食物,限制钠盐摄入量,同时应遵守少食多餐、细嚼慢咽的饮食原则[2]

  4. 康复训练:护理人员可根据患者病情严重程度指导其进行康复训练,心功能等级为四级的患者,应以绝对卧床为主,在此期间可进行机体关节被动活动,每天三次至四次,每次四十分钟,可根据患者恢复情况逐渐增加运动量,另外在患者卧床休息期间,还需护理人员指导患者家属进行审核护理;心功能等级为三级的患者,护理人员应叮嘱其以室内步行训练为主,每天三次,每次进行十分钟的锻炼;心功能等级为二级和一级的患者,训练方式以利用下肢康复仪进行训练为主,锻炼时间为每次二十分钟,在患者训练过程中需要护理人员全程监督,密切监测其心率和血压等水平,以此来保证患者训练安全性。如果发现患者训练期间出现不适感,护理人员则应叮嘱患者暂停运动,并及时予以处理。

1.3观察指标

本次研究的观察指标为心功能等级和心功能相关指标,包括6MWD、LVEF和METs,心功能等级越低说明护理效果越好。

  1. 结果

2.1护理前后心功能等级对比

表1中表示,护理前,两组心功能等级无对比意义(p>0.05),护理后心功能等级均有明显降低,观察组患者心功能等级低于常规组(p<0.05)。

表1护理前后心功能等级对比(x±s)

组别

例数

护理前

护理后

观察组

46

2.93±0.69

1.14±0.36

常规组

46

2.85±0.97

2.28±0.57

t


0.456

11.469

p


0.650

0.000

2.2护理前后心功能相关指标对比

表2中表示,护理前,两组心功能相关指标无对比意义(p>0.05),护理后各项心功能指标均有明显改善,观察组优于常规组(p<0.05)。

表2护理前后心功能相关指标对比(x±s)

组别

时间

6MWD(m)

LVEF(%)

METs

观察组

护理前

350.23±43.42

34.12±0.19

2.51±0.28

常规组

护理前

354.19±45.28

34.22±0.31

2.49±0.36

t


0.428

1.865

0.297

p


0.670

0.065

0.767

观察组

护理后

432.95±67.43

41.98±0.76

3.99±0.97

常规组

护理后

387.72±54.19

37.02±0.21

2.74±0.53

t


3.546

42.665

7.670

p


0.001

0.000

0.000


  1. 讨论

慢性心衰为老年人常见疾病,这类患者的心理状况堪忧,常常伴有缺乏信心、担心预后和认知不足等不良现象,以致于康复效果受到影响。为此本文针对这类患者提出了综合康复护理干预,从心理护理开始,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患者的治疗信心,在此基础上加强饮食和社会支持,强化患者对疾病的认知,为患者提供良好的治疗氛围,促使其积极参与治疗,并通过饮食指导来保证营养的均衡摄入,保证患者的最佳治疗效果[3]。同时可通过康复训练来促进患者尽快恢复。本次研究结果表示,经过不同的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心功能等级更低,心功能相关指标更为良好(p<0.05)。

综上所述,老年慢性心衰患者采用综合康复护理对于改善患者心功能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1. 参考文献

[1]鲁珺.运动康复护理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医学美学美容,2020,029(001):160.

[2]吴晓霞.康复护理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20,v.7;No.454(33):103-104.

[3]陈浩岩.综合康复护理对改善老年慢性心衰患者心功能的效果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20,v.15(32):181-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