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开展情境教学的有效策略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5-08
/ 2

初中化学开展情境教学的有效策略分析

高奇 李斌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第三实验学校 518109

摘要伴随中国教育领域的持续发展,教育事业已然取得了不错的成就,特别中学教育这一方面,和以往对比已然产生了很大的变化。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名言运用到中学教学当中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在进行化学知识的教学时,假如学生可以对化学课程以及所学的知识感兴趣,就可以自主去学习和研究相应的化学知识,有了高涨的学习热情,学生的学科成绩也会有一定程度的提升。但提升学生学习兴趣的方式就是在实际教学期间运用情境教学,在情境教学当中可以让学生深入理解与掌握所学的化学知识,进而更好地学习化学知识。本文主要分析初中化学开展情境教学的有效策略分析

关键词初中化学;情境教学;策略

引言

初中阶段,学生刚开始接触化学,面对抽象、复杂的化学知识难免感到难以理解,学习难度较大。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运用情境教学法创设形象、生动的课堂情境,直观地呈现化学知识,增加教学的趣味性与学生的学习动机,促使学生自主探索化学问题,吸收化学知识,提升各方面能力。本文分析了核心素养下初中化学课堂情境教学的作用,并从几个方面探讨了具体的教学策略,以期改善教学效果,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与科学素养。

一、情境教学的意义

(一)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情境教学与传统的理论灌输式教学不同,它能创设一种情境,这种情境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情境教学在化学课堂上的使用,将化学课程变得更加丰富和富有趣味性,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化学原理,在传统教学中,一味传授理论知识,不能很好帮助学生理解文章内容,加深对知识的印象。有些学生上课时不能集中注意力,跟不上课,时间久了会丧失学习信心,情境教学能够很好地克服这种缺陷,让学生学习充满动力,有助于化学成绩的提升。

(二)提高课堂效率

情境教学摒弃了传统教学的机械、呆板,将理论知识与现实生活恰当结合,避免了课堂的死气沉沉,调动学生的热情、让学生认识到学习化学对生活有诸多应用,从而更加地努力学习化学,提升了课堂效率。

二、初中化学课堂情境教学的作用

在新课改背景下,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已经不再适用,教师要顺应改革趋势,积极转变观念,改进教学方法,优化教学模式。情境教学法作为一种常见的教学方法,不仅操作简单,而且具有很多种可能性,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具体情况创设相关情境,加深学生的知识印象,调动其课堂积极性,促使学生扎实掌握知识。教师用开放性问题创设的问题情境还能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提升其思维的发散性与创造性;在实验教学中教师创设的探究情境则能让学生在小组之中自主操作、合作学习,锻炼其观察能力、动手能力与合作能力。教师在创设课堂情境时不能脱离实际,要密切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在熟悉的氛围中学习,产生身临其境之感,拉近学生与化学的距离,这样不仅能提升课堂教学效果,也有助于学生吸收化学知识,提升其学习效率。情境教学法的应用可以推动学生的深度学习,在完成预期教学目标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探究能力、知识应用能力与问题解决能力,提升其核心素养,为学生今后的学习与发展奠定基础。

三、初中化学课堂情境教学策略

(一)将学生的兴趣当作设计背景

学生在学习一门课程时有着浓郁的兴趣才可以让学生的学习过程得以更加持久,同时学习效果也就更为显著,如果学生对于知识有着持续研究的兴趣,就可以让其对这门学科的掌握程度更佳,在这个研究的过程当中获得更为广阔的知识面。笔者作为一位中学化学老师,不只需要重视学生实际的学习成绩,还需要关注到其学习兴趣与思维能力的培育和提升,推动其学习水平的持续提升,如此才可以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学习与掌握化学知识。人们平时的生活绚丽多彩,同样在这些不一样的生活情境当中包含着越来越多的化学知识,假如老师可以用学生比较常见的事物来进行教学,学生就能够更为清晰地了解到化学无处不在,距离学生并不遥远。

(二)借助讲故事来设计教学情境

在平时生活当中,故事能够增添人们生活的色彩,人们在故事当中也能够获取更多有利的知识。借助讲故事这个方式展开教学,可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在课上的注意力能够更为集中,进而让自己身处在该故事当中,充分了解身边的情境,最后完成知识的掌握。老师则需要结合当下的实际情况来讲述一些合理的故事,提升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并讲述较多的化学内容,拓展学生的视野。例如,老师在讲述“化学反应”这部分内容时,能够依据比较常见的谍战类故事来完成情境的设计。在抗战期间,我党人员潜伏到敌人内部获得情报,但是这部分情况是如何传递出去的呢,就变成学生所关注的热点问题。然而情报的落实不可以只简单用笔写到纸上,这样做假如被敌人察觉,不只情报无法送出去,对于潜伏人员来说也有着很大的危险。所以有大部分的潜伏人员都会运用特殊的手法来把情报保留下来,这样唯有自己的战友才可以知道是什么意思,别人则无法知道其中的意思,这其中最为常见的也是最为简单的记录方式就是把笔蘸上米汤来书写,待字迹完全干了之后再送出去,这样他人就无法发觉纸上所写的情报。而接收者在拿到纸张后再滴上一些碘酒,上面的字就显露出来,如此就实现了情报的发送。这种情报传输的过程,能够让学生充分了解中国抗战时期的历史,也能够让学生掌握相应的化学知识。在这种情境当中,学生能够学习到更多的化学内容,这其中用到的米汤就包含着淀粉这个成分,在碰到碘酒以后就会开始变色,借助这种方式能够鉴别字体,而学生也能够借此做实验,观察这个方式的实际情况,老师在运用这种方式进行教学时,就可以得到学生的关注,进而让化学课程学习也能够更加有效。

(三)利用化学实验创设教学情境

初中生是第一次接触化学这门学科,还对其充满着好奇。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好化学实验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其对学习化学的热情,为以后化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这就要求教师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首先,认真研读教材,分析出哪些知识点最适合用化学实验的形式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第二,在做实验的时候不能是教师一味地演示,而是要多给予学生表现的机会,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学生做实验时,教师最好在一旁站着,时刻提醒学生要注意安全。在学生操作遇到困难时,教师要第一时间站出来耐心指导,帮助学生顺利完成实验。实验是化学教学的重要内容,对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理解能力具有重要作用,但是并非所有内容都适合通过实验辅助教学,例如一些复杂、观察时间较长、具有一定危险性的实验内容就不适合在课堂上做。而实验本质上是为教学所做的,如果脱离这一目标,所做的实验毫无意义。教师要把握好实验的机会,充分利用实验创设学习情境,培养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使得学生对化学有更深刻的认识和了解。

结束语

综上所述,中学化学教学当中应用情境教学方式是十分重要的,对于提升教学效率,增强课堂有效性拥有较强的意义。因此,笔者建议老师在开展中学课程教学时应主动联系实际生活,结合教学内容设计带有生活化的教学情境、问题情境以及实验情境,来激起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对于学习的积极性,进而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参考文献:

  1. 李秀兰.化学情境宜适当核心素养是关键——化学课堂情境教学[J].理科考试研究(初中版),2020,27(5):57-59.

  2. 余亮.学科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初中化学情境教学——以“爱护水资源”为例[J].化学教与学,2020,(5):19-21.

  3. 张娜娜.初中化学情境教学的现状调查与实践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9.

  4. 王琼.初中化学生活化情境教学的策略研究[D].鞍山:鞍山师范学院,2019.

[5]李辉.初中化学教学中情境教学应用的实践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师范大学,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