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毒供应室护理工作的安全隐患及对策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5-08
/ 2

消毒供应室护理工作的安全隐患及对策分析

蒋莹 陈姣 杜慧

邻水县中医医院 四川广安 638500

摘要:目的:探讨消毒供应室护理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以及解决策略。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2月消毒供应室工作人员6名。2019年实施常规护理,作为对照组;2020年针对消毒供应室的安全隐患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安全事故发生情况、护理工作评分、工作质量达标率以及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各项安全事故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工作评分、质量达标率以及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消毒供应室进行针对性的护理管理,有助于排查安全隐患,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提高护理工作质量。

关键词:消毒供应室;护理工作;安全隐患;对策分析


医院感染是严重危及社会医疗安全的公共卫生问题,各级医院为保障患者就医安全,减少医疗纠纷,均实施多项措施以提高管理及防范,其中消毒供应室的设立为无菌物品以及医疗器械的使用提供有力保障[1-2]。本文对我院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探讨消毒供应室护理工作的安全隐患以及相应对策分析。

资料与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2月消毒供应室工作人员6名,通过回顾式分析,对2019年与2020年管理数据进行分析,其中2019年度作为对照组,2020年度作为观察组。所有工作人员均参与两组护理工作,全部为女性,均为护理人员,其中3名兼消毒人员,工勤人员2名;年龄34~50岁,平均(41.75±2.42)岁。两组处理的医疗器械分别为5000件。

方法:⑴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根据医院消毒供应室的规章制度管理医疗器械、设备等。⑵观察组及时排查消毒供应的安全隐患,并采取相应处理对策:①合理布局:2014年我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重新设计建立消毒供应室,并通过市级验收,新建的消毒供应室分为去污区、检查包装及灭菌区、无菌物品存放区三大区域、3个区域分别设置3个缓冲间,去污区有清洗消毒机、医用超声清洗机、医用干燥柜、腔镜清洗工作站、牙科手机清洗机等。检查包装灭菌区有新华牌高温高压灭菌器两台,低温等离子灭菌器1台,医用封口机1台。此外,各区域之间均设有传递窗,利用传递窗来输送物品。②确保人流和物流分明:建立工作人员专门活动区域,如更衣室、办公室、卫生间等。工作人员在进到各个区域时,需要在缓冲间进行手部清洁、经过七步洗手卫生处理。另一方面,工作人员根据单向流程的原则开展工作,物流由污到洁、气流由洁到污。消毒供应室管理的全部物品可归类为3类:污染物品、清洁物品、无菌物品。在管理过程中,这3类物品的流动操作具体为:a.污染物品:进入去污区-于去污区进行清洗消毒-在清洁区进行包装、灭菌-物品完成灭菌后在无菌物品存放区存放-无菌物品发放。b.工勤人员回收的可复用器械送入去污区,经过清洗消毒机或手工清洗后经过医用干燥柜干燥,借助传递窗进入包装区-实施高温或低温灭菌-至无菌物品存放区储存-通过传递窗发放。c.其他一次性无菌物品亦通过传递窗发放使用。③严格执行无菌储存:物品灭菌后,经过双人核对确保质量合格后,即可送至无菌物品储存间存放。对于灭菌物品需储存在清洁干燥的橱柜或存放架上,并且要离地20cm,离墙5cm,离天花板50cm。一次性医用无纺布、医用皱纹纸和纸塑包装有效时间为6个月。④科学进行物品发放:安排消毒供应室下送人员通过清洁封闭车安全的将无菌物品传递到各相应科室。在发送过程中,依循“先进先出”的原则,同时采用速干手消毒液进行手清洁,防止污染灭菌后物品。此外,需统一记录好发放资料,注意无菌物品存放区发送的物品无法二次退回存放区。⑤优化清洗消毒流程:对清洗操作进行细化,其基本流程包括:通过自来水进行预洗-以手工或是机械+酶完成清洗-自来水漂洗-去离子水或纯化水进行终末漂洗-采取湿热手段进行消毒-以水溶性油完成润滑-以烘干的方式进行干燥。⑥确认检查包装无误:在进行器械包装时,安排一名工作人员摆放,另一名工作人员在核对无误后再进行包装,为确保物品包装达标,由质控员定期或不定期进行抽查。对于清洗质量的检查,可通过放大镜或是目测的方式观察其是否残留水垢、污渍、血渍、锈斑等,未达标的需重新清洗。对于器械功能的检查,则要严格查验器械灵活性、完整性、咬合性等,同时检查穿刺针、刀刃器械的锋利性能等。在包装上则要求体积和重量符合标准、松紧合适、金属器械、盆、碗间采取吸水布或吸水纸来相隔,也可进行独立包装。

观察指标:①分析两组安全事故发生情况,主要包括器械清洗不彻底、有效日期标识错误、器械包装不合格、器械回收超时、化学指示标签黏贴错误、无菌包装内器械摆放错误。②评估两组质量达标率,依循本院内管理制度进行治疗标准评定,共计19项,包括灭菌设备使用、污染物品回收、清洗、消毒、包装、灭菌、无菌物品的检查发放、设备清洁等。③比较两组科室满意度,根据24个科室数量发放24份问卷,安排科室主任带领填写,科室内>80%人员对工作表示满意即填写满意,否则填写不满意。④评比消毒供应室的工作评分,以10分制为标准,由科室共同对消毒供应室的工作质量评估,主要包括污染物品回收工作、无菌物品的发放、工作服务态度、外包装质量四大项,分值越高表示工作质量越佳,安全隐患越低。

统计学处理:数据应用SPSS12.0软件处理;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两组安全事故发生情况比较:观察组各项安全事故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安全事故发生情况比较[n(%)]

6095deda5e08d_html_a5ccca44ee203b9a.png

两组工作质量达标率以及科室满意度比较:观察组质量达标率与科室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工作质量达标率以及科室满意度比较(n)

6095deda5e08d_html_84d9b797c01f3cf6.png

两组消毒供应室工作评分比较:观察组污染物品回收工作、无菌物品的发放、工作服务态度、外包装质量等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 3两组消毒供应室工作评分比较(`x±s,分)

6095deda5e08d_html_3de17d05c3a01287.png

讨论

医院的消毒供应室是发挥关键作用的职能部门,主要负责整个医院医疗器械回收、清洗、消毒、包装、灭菌、供应等,在一系列工作流程中需严格执行无菌操作理念,并对工作内容实施双人核对并签名,以免发生各类安全隐患[6-7]。但在实际工作开展中,部分人员无法严格根据工作制度要求自我,加上外界各项因素的影响和干预,使安全隐患频发,增加院内感染率,因此针对此问题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提高工作人员的防范意识至关重要[8]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安全事故发生率、工作评分、质量达标率以及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由此可见,有效的整改措施能够增强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提高其相关知识的认知程度,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综上所述,对于消毒供应室实施护理管理,可以有效排查安全隐患,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提高护理工作质量。


参考文献

[1]曾晓燕.消毒供应室护理工作的安全隐患及对策[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4(19):12-13.

[2]罗霞.消毒供应室护理工作的安全隐患及对策[J].医药前沿,2017,7(23):68-69.

[3]张淑.消毒供应中心安全管理对策[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3(27):178-178.

[4]易建平,黎藜,黄鑫,等.护理安全管理模式在消毒供应室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7,21(16):109-112.

[5]寻凌福,黄楼娟.甘特图在消毒供应室护理质量控制管理中的应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8,37(3):412-414.

[6]赖爱珍,李霞,江秀钦.一体化护理管理在手术器械消毒供应室中的应用效果[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8,11(36):176-177.

[7]虞英姿,王世英.三级质控管理对消毒供应室护理质量及医院感染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8,37(14):1987-1989.

[8]罗霞.消毒供应室护理工作的安全隐患及对策[J].医药前沿,2017,7(23):68-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