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关心学困生的学习问题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5-07
/ 2

如何关心 学困生的学习问题

刘英明

百色市右江区阳圩镇六丰小学 533000

摘要:了解学困生的具体情况,多方接触,了解不愿学习的原因,努力做到家长和老师方法得当、态度认真、对孩子给与足够的关心与帮助,懒学习的问题很容易就能得到解决。

关键词:爱心教学 培养兴趣 帮助学困生

一、学困生的表现情况:

由于我们的教育教学上存在着各种问题,使农村小学生出现了学习困难的状况。我们看到的学困生有以下表现:他们对学习不感兴趣,懒惰,没有上进心;没有好的学习习惯,对学习失去信心,得过且过;在行为上表现为自由散漫无纪律性,分辨是非的能力比较低,感情冲动,逞能好强,行为习惯不良等等。他们容易沾染上不良习气,随心所欲,放任自流。在家不服管教,在校期间会经常犯错,老师教育后他们总是会在一段时间后再犯同样的错误。他们中有些又具有很强的集体荣誉感,主要表现在运动会和其他的课外活动中。他们大都乐于助人,对自己喜欢的人和事热情、坦诚。他们也都十分爱劳动,老师找他们帮忙也都乐意。他们比一般的好学生还有礼貌,他们的心胸比较宽广,从不记老师和同学的“仇”。
  其实我发现,这些“学困生”不是不想学,而是自己基础太差,已是高年级学生却有很多低年级学的字都不认识。比如有的学困生在一年级时没有学好拼音,到二、三年级时学知识的能力一直没有跟上。到后来的四年级除了可以拼读和书写一些十分简单的字外,多数字不会读也不会写。他每次做作业都不能单独完成,甚至是根本做不来。

二、学困生的形成原因:

从我多年的教学实践分析看,造成学生学习困难的主要原因是:1、农村学校有些教师缺乏高尚的师德形象,缺乏献身教育事业的责任心、事业心,缺乏正确的教育思想和方法,简化,单一,缺乏爱心,缺乏耐心细致的说服教育,不但没能使教育收到实效,而且会促进学困生向更坏的方向转变。
2、不良家庭环境导致学习困难。有许多家长由于自身文化素质不高,又忙于劳动,所以对孩子的关心很少。他们是想让孩子学好,但没有具体的行动,平时对孩子的学习情况很少过问,任其自然,家庭缺乏文化教育氛围,对孩子成长负面影响很大。其次是这部分“学困生”的家长与教师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有相当一部分家长不能配合教师对孩子进行教育。再次是这些孩子和父母都缺乏心灵的沟通,缺乏实施良好的家庭教育的基础,许多家长认为,他们的任务就是提供孩子吃穿,学习教育是学校和老师的事情。
  除此之外,我发现更重要的一点:这些所谓的“学困生”大都是“留守”学生。他们的父母在外面打工,对自己的子女没有尽到教育的责任。孩子就自己照顾自己,或是交给家里的祖辈抚养,这样家庭教育就形成了一个名存实亡的概念。即使家里有祖辈的“照看”,对孩子的教育也是一些最基本的道德教育,对孩子的文化和精神的成长没有起到多大的帮助,更不用说那些自己“照顾”自己的孩子了,他们能让自己吃饱穿暖就不错了,有的甚至还要担负起喂猪等农活,学校的活动反倒是不那么重要了。其次是由于家长常年在外面,跟老师没有很好的沟通。

三、避免和扭转目前的学困生,我认为从一开始就应该有所准备,而不是出现问题了才去解决,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是促使孩子自觉学习的原动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孩子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他们自然就不会把学习当成苦差事。我们经常看到,有的孩子对电脑很有兴趣,他就愿意自觉主动地看许多计算机方面的书籍,贪玩的习性就会有很大的改善。因此,家长和老师应不时地寻找发现孩子的兴趣所在,并加以引导和培养,促进孩子的健康成才。
(二)、让孩子尝到成功的滋味
    很多孩子不爱学习的原因,多是由于学习总是失败,考试成绩总是不如人。因此,要从孩子的实际出发,恰当地为孩子确定学习目标,并给以切实有效的帮助,这样孩子就能通过努力达到他能够实现的目标,获得成功的体验。成功的体验又会激励孩子的继续努力,使他不断进步。
(三)、从小培养注意力
    儿童不爱学习常与其注意力差有关。课堂教学要求注意力至少保持20分钟,有的孩子却只能集中注意几分钟,有许多内容在“开小差”时没听到、没理解,结果成绩差,逐渐对学习失去信心和兴趣,进而不爱学习。所以要从小培养孩子的注意力。有的孩子天生注意力不集中,这需要家长长期的努力。
(四)、学习强度不可超过孩子的承受能力
    许多家长望子成龙心切,在孩子课后又安排家教和补习,想借此来得到提高孩子成绩的目的,其实这样很容易产生事倍功半的恶果。孩子在学校学习的内容已够多,再加上几个小时的额外学习,会超过了其承受能力。这种“课堂-家庭式”的接力学习往往使孩子失去对学习的新奇感,开始厌倦学习。
(五)、身教重于言教
    父母言行是孩子最好的榜样,他们的一举一动都能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深远影响。父母要使孩子热爱学习不贪玩,自己必须勤于读书,努力在家庭中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如果父母整天沉迷于麻将、电视、跳舞、应酬中无可自拔,那么要想孩子“出污泥而不染”是不可能的。


(六)、避免家教中的误导
    家庭教育中父母讲话不慎而产生的错误导向,也是孩子不爱学习的原因,如果一位家长整天喋喋不休地说;”你成绩如此差,一定是比别人笨,再努力可能也不会见效了。”这样的话语势必会严重挫伤孩子的积极性与进取精神,使孩子不爱学习,变得贪玩。
(七)、为孩子找一个爱学习的好伙伴。

同龄人之间的影响也是极为重要的。大部分的孩子仿效性极强,只要有一个好的榜样在身边,孩子就会产生希望变好的内在动力,逐渐喜欢学习起来。这种同伴的力量有时甚至比家长的说教、打骂更有功效。

总之,改变孩子懒学的方法很多,但是真正关键的部分掌握在家长和老师手中,只要家长和老师方法得当、态度认真、对孩子给与足够的关心与帮助,相信这样的问题很容易就能得到解决。


注释:


参考文献:《小学语文》 《小学教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