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背景下国企员工培训模式的创新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5-06
/ 2

大数据背景下国企员工培训模式的创新探讨

迟海燕

中铁九局集团电务工程有限公司 辽宁省 110000


摘要:员工培训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整个企业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为了促进国有企业的有效发展,提升市场竞争力,必须重视员工培训,把大数据技术运用到员工培训中,提高员工的整体知识技能以及创新意识。让员工对企业文化及各方面有更加深入而全面的认识,有助于培养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为企业的发展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近年来,随着大数据技术的不断普及与推广,越来越多的市场企业开始尝试利用大数据技术创新员工培训模式。在这种社会背景下,国有企业也在不断的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为企业更好发展助力。

关键词:大数据;国企;员工培训模式;创新

1新趋势下国有企业培训存在的问题

1.1师资队伍专业化程度不够

国有企业进行培训的方式,主要分为外部培训和内部培训。外部培训是将企业培训的任务交给培训公司或者高校专家来完成,这些培训机构和合作高校往往是单位长期的合作机构。现实情况是,大部分的培训机构和高校讲师对于理论方面的研究比较熟悉,但是实践经验基础相对薄弱,导致对企业员工的培训容易浮于表面,很难实现良好的培训效果。内部培训是由国有企业的内训师来进行,但是,内部培训师在少数经营效益良好和管理理念先进的企业中才具有优势,大部分国有企业还处于内部培训的探索阶段,投入力度不够和培训体系不完善,师资队伍专业度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1.2培训制度不完善

员工培训质量要靠管理制度来保障,虽然很多企业都建立了自己的培训管理制度,但还不够完善,实际工作中缺少操作性强的配套实施细则,这就导致在执行过程中常常出现不按照制度进行培训的问题,出现不规范的现象。缺乏培训激励制度,没有将培训考核结果与人员选拔任用紧密结合,这就导致部分员工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容易被动接受组织安排的培训学习,主观上认为学好学坏都一样,无法体现培训的真正价值。

1.3培训课程与实际业务脱轨。

师资力量决定了培训课程的内容和质量,培训机构缺乏专业性强的师资进行专业技术的培训设计;院校合作培训使用的多是理论类型的课程;企业内部培训除了基础技能以外,大多以思政培训为主,忽视培训员工的学历构成、职位高低和岗位差异;面对国有企业管理层的培训,很多课程倾向于追求培训形式的高大上,而不以解决企业面临的实际问题为出发点,针对性较差。这些现实状况,导致培训课程与国有企业的实际业务存在相分离的状况。企业的培训无法帮助员工有效地提升工作技能,解决企业问题。

2新时期国有企业培训优化策略

2.1优化培训模式,提高员工培训效果

在现代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的今天,一些国有企业已构建内部网络在线学习平台和其他相关系统,将制定的标准课件上传到学习平台上,但只是固定的设定好周期培训内容,员工按期完成,培训效果不是很明显。应利用大数据技术对员工的实际发展需求进行调查了解,然后有选择性的给员工发送相应的培训通知。以此方式优化培训模式的调整,可以使培训变得更加的方便与灵活。它对员工的分散式、碎片式的学习模式十分有利,可以随时随地的进行学习,大大节约了组织开展集中培训所需要消耗的时间成本以及相关费用。建立专门的人力资源数据库,通过相应的人力资源数据库对需要进行培训的员工进行更全面的了解。利用数据库中的相关信息,能对员工的动态做出及时、全面的有效反应。定期对员工的学习进度进行数据分析整理,并组织相关人员进行网上测评及课后评价。员工还可以在网络平台上,随时了解自己在培训过程中的收获,并分享有关培训的建议与意见,有利于促进国有企业内部培训的进一步完善。在整个培训过程中,能有效地促进培训资源的共享,使企业内部培训资源得到有效的补充,同时又能将一些发展较为成熟的网络课程资源有效的引进,从而降低企业内部的培训成本。

3.2加强内训师的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是培训成功与否的关键,国有企业应加强内部培训建设,从多渠道引进专业人才,将引进目标定位到有一定工作经验且工作能力较强的人员身上,必要时期可通过猎头进行相应的人才招聘,引进培训专业人才作为企业内训师的骨干力量进行培养,让他们参与企业内部管理和人力资源相关的管理工作。通过对企业不同部门的密切关注,提高培训的工作能力,定期组织内训师前往知名培训公司进行观察学习,返回后进行经验分享,取之以长,并实现本土化的应用。还可以组织培训讲师竞赛活动,邀请金牌培训讲师担任评委,全面提高内部培训的师资队伍建设,以更好地结合企业自身特征开展培训工作。

3.3优化培训反馈模式,促进培训课程的完善

为推动国有企业内部员工培训的不断发展与完善,企业方面还可以在人力资源数据库中设立专门的员工培训满意度调查版块,并建立对受训员工学习效果的考核评价模块。通过鼓励内部员工对培训课程的设置以及培训师水平等相关满意度进行评价。能够有效的调查了解到培训课程开展中的优点及不足。不仅如此,通过对员工学习效果的评价,可以了解到培训目标达成情况及培训效果、培训工作者的绩效等各方面的信息。利用大数据技术对相关信息进行整理和分析,能够了解培训课程的实际开展情况,及时发现在培训课程设置与开设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促进培训课程的不断优化与完善。

3.4科学进行数据分析,充分利用企业资源

国企在组织开展内部员工培训时,需要运用大数据技术对企业内部组织结构进行分析,并对培训的主要任务以及对需要培训的内部员工进行全面分析。从而了解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需要进行重点培训的主要内容,科学合理地选择需要培训的相关人员。有效利用大数据技术,能够促进国有企业内部员工培训需求的进一步细化。将员工的个人成长与发展和企业的培训需求有效的结合起来,通过对数据分析所整理出的相关结果加以充分利用,能够在内部员工中选择出需要进行培训的员工参与到相应的培训内容中。以此为基础,进一步保障内部员工培训的个性化需求,有利于促进内部员工的全方面成长与发展,提高内部员工的综合素养,充分利用国有企业内部资源。

3.5利用网络平台优化课程内容,提升课程质量

师资力量决定了培训课程的内容和质量,目前国有企业的内部培训体系建设还在进一步的建立完善之中。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全面发展,全新的网络平台和模式应运而生。相比于传统定点集中的培训模式,网络平台的出现为企业内部培训队伍的建设提供了助力。应该遵循互联网技术在线培训的发展趋势,加强与教育平台和培训机构的沟通,通过获得相关技术支持,来促使企业内训向“互联网+培训”的模式转变。同时,课程内容一定要结合企业实际经营状况和员工具体情况来进行调整。通过内外资源的优化配置,提升培训课程的质量,使之与企业的经营现状和实际需求相结合,通过课程内容优化,提升培训的有效性。

结论

国有企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命脉,干部和员工培训是企业内部转型升级、提升产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通过选择专业化的培训队伍,利用互联网等新型培训方式,结合企业经营过程和人力资源现状,加强培训组织管理一体化和规范化建设,同时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来优化课程体系,这样就可以在调动员工参加培训积极性的基础上,提高培训的质量和时效性,促使国有企业的人才建设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邓辉.提高国有企业干部教育培训质量的有效途径[J].管理观察,2019(17):37-38.

[2]艾杰.国有企业员工教育培训质量的提升策略研究[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9(6):102,149.

[3]邹岳芳.“互联网+”背景下的国有企业员工教育培训模式探讨[J].现代经济信息,2018(13):4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