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模式下的心血管内科护理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5-06
/ 2

优质护理模式下的心血管内科护理效果

陈玉玭

临洮县洮阳中心卫生院 甘肃省定西市 730500


【摘要】目的:研究探讨优质护理模式下的心血管内科护理效果。方法:研究时间段为2019.8月~2020.8月,研究对象为该时间段我院心血管内科所收治的病患,选取的例数为60例,根据不同的护理方案进行平均分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优质护理,对比两组不同护理方案下所得到的护理效果。结果:在护理效果和护理满意度的对比上,观察组的数据要优于对照组;在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的对比上,观察组的时间数值要低于对照组;在并发症发生概率对比上,观察组的发生概率相对较低(P<0.05)。结论:在优质护理模式下,对心血管内科病患能够起到较好的护理效果,提高治疗效果以及缩短住院的时间,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关键词:优质护理;心血管内科;护理效果

心血管内科中病患的疾病较为复杂,常见的疾病类型主要有心力衰竭、早搏、心肌梗死以及心律失常等[1]。心血管内科疾病对病患的身体健康会造成较大的威胁,因此在采用适当的方法对病患进行治疗之外需要配合针对性的护理方案,才能为病患带来更好的治疗效果以及取得更好的预后。本文研究探讨了优质护理模式下的心血管内科护理效果,具体内容如下。

1资料方法

1.1资料

在2019年8月到2020年8月这个时间段中展开本次研究,选取60例该时间段我院心血管内科所收治的病患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并采用平均分组的方案。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男女病患例数比为17:13,年龄段范围为47岁~69岁,取中段位数值为(58±2.6)岁;观察组进行优质护理,男女病患例数比为18:12,年龄段范围为47岁~70岁,取中段位数值为(59.3±3.1)岁。统计学软件对两组一般资料进行分析发现,两组病患的数据对比无太大差异(P>0.05)。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案,严格根据心血管内科的护理流程来进行相关的护理工作,在整个护理的过程中对病患的各项生命指标进行观察监测,如果发现病患出现不良现象则需要及时和医生进行联系,护理人员需要协助医生展开相关的救治工作。

观察组则采用优质护理方案,具体内容为:(1)入院时的优质护理。在病患入院的当天,护理人员需要指导病患完成各项所需要的的检查,并对病患的具体病情情况有足够的了解。对病患和其家属进行有关的健康教育,告知病患和疾病有关的健康知识以及治疗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提高病患对自身疾病的认知度。健康教育可以根据病患的认知水平以及理解能力采用一对一教育、视频播放、PPT讲解以及展开讲座等方式进行。(2)心理方面的优质护理。病患由于受到病情的影响,身体和心理都会受到一定的伤害,容易出现焦虑和抑郁等不良情绪。因此在对病患进行护理的过程中为了能够减少不良情绪对病患病情造成的不良影响,护理人员需要主动和病患进行沟通并及时了解病患的心理情绪,发现病患出现不良情绪时需要及时对病患进行开导,介绍治疗成功的案例帮助病患提高治疗的依从性和自信心。(3)生理方面的优质护理。在护理的过程中对病患的身体状况进行评估,从而对病患制定针对性的饮食计划和运动计划。在饮食方面需要让病患多进食高纤维以及高蛋白的事物,每天起床先喝一杯温水,帮助肠胃增加蠕动的能力,从而降低便秘发生的概率。而在生活习惯以及运动方面护理人员需要指导病患对腹部进行正确的按摩,设置的运动量需要在病患身体承受的范围内,帮助病患提高身体素质,促进身体健康的恢复。

1.3观察指标

在本文的研究中主要观察对比两种不同护理方案所取得的护理结果,包括护理的效果、病患对护理的满意度、并发症的发生、住院时间以及临床症状消失时间。

1.4统计学方法

辅助的统计学软件为SPSS21.0,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分别使用(x±s)和%表示,数据对比P指范围在0.05以内。

2结果

2.1护理效果

观察组经过护理之后效果达到优和达到良好的例数比为17:11,总体优良率为93.3%;对照组经过护理之后效果达到优和良好的例数比为15:9,总体优良率为80%。统计学软件对两组数据进行分析发现,观察组的护理效果要优于对照组(P<0.05)。

2.2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和住院时间

观察组临床症状消失的时间为(5.9±2.4)天,住院时间为(6.1±2.8)天;对照组临床症状消失的时间为(7.5±3.2)天,住院时间为(9.3±3.7)天。统计学软件对两组数据进行分析发现,观察组临床症状消失的时间和住院时间相对较短(P<0.05)。

2.3并发症发生的概率

观察组在护理过程中并发症发生的例数为2例,发生的概率为6.7%;对照组在护理过程中并发症发生的例数为6例,发生的概率为20%。统计学软件对两组数据进行分析对比发现,观察组并发症的发生概率要低于对照组(P<0.05)。

2.4对护理的满意度

观察组对最终护理结果表示非常满意和满意的例数比为16:11,总体满意度为90%;对照组对最终护理结果表示非常满意和满意的例数比为14:9,总体满意度为76.7%。统计学软件对两组数据进行分析发现,观察组对护理的满意度要高于对照组(P<0.05)。

3讨论

心血管内科疾病的病情较为复杂,病患的病情种类较多,治疗难度较大。为了给予病患更好的治疗效果需要在治疗的过程中配合适当的护理方案来进行护理干预[2]。优质护理是一种较为全面的护理方案,在进行护理的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根据病患具体的病情情况来为病患提供优质的护理方案,在本文的研究中则主要包括了入院方面、心理方面以及生理方面的优质护理,给予病患良好的护理体验,降低治疗护理过程中并发症的发生。和传统的护理方法相比,优质护理能够更好的帮助病患减缓临床症状并缩短住院的时间[3]

本文通过研究对比发现,观察组病患的护理满意度相对较高,同时取得了良好的护理效果,而并发症的发生概率较低;而在住院时间和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方面,观察组所用的时间也相对较短(P<0.05)。

由此可见,对于心血管内科所收治的病患,采用优质护理进行配合能够带给病患更好的护理体验,取得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张晓宇.优质护理模式在心血管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医药指南,2020,18(26):190-191.

[2]何秀莲.优质护理模式在心血管内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97):307-308.

[3]沈艳云.优质护理模式在心血管内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探讨[J].人人健康,2019(09):133.

[4]余婷婷.心血管内科护理中优质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观察[J].家庭生活指南,2018(07):81.


作者简介:陈玉玭(1979-06-13),女,汉族,籍贯:甘肃省定西市临洮县,当前职称:内科主管护师,学历:本科,研究方向:内科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