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地铁车站小导洞超前支护施工工艺探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5-06
/ 2

某地铁车站小导洞超前支护施工工艺探索

周开洪

中铁七局集团西安铁路工程有限公司

摘要:超前小导管注浆施工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城市地铁小导洞施工中。超前小导管保证了地铁小导洞施工后续作业的安全。超前小导管注浆施工是将水泥浆、水玻璃等材料注入因风化、积岩、裂隙发育等原因难以自稳的施工面,防止渗水。岩石是胶结的。它能提高围岩的抗剪强度,进而对围岩进行加固,使岩体完整性完整,同时能抗渗,岩体结构稳定。本文以丰禾路地铁站小导洞超前支护为例,阐述了超前小导管注浆中小导管的制作、安装和注浆施工方法,旨在对其超前小导管支护的施工工艺加以探讨,以供类似工程参考。

关键词:地铁工程;超前支护;小导洞施工

1工程概况

丰禾路站为洞桩法暗挖施工(“PBA”三导洞),车站长度237.2 m,标准段宽21.3 m。共设置了3座暗挖竖井横通道。车站共设置3个小导洞,小导洞净空尺寸为4m(宽)×5m(高),拱顶覆土埋深9.4m~10.2m,采用上下台阶法施工,初期结构支护采用喷射0.3m厚C25网喷混凝土,采用超前小导管+格栅钢架组成联合支护;其中超前小导管采用φ42*3.25mm,长度L=3.0m,纵向安装间距分为1.0m(中导洞232.012m长和西侧导洞98.533m长范围)和1.5m(导洞353.455m长范围)两种。车站位于西安市西二环沣惠北路,地面交通压力大,其中车站南端下穿开远门立交引桥段,纵向约100米长,拱顶覆土约9.1米。车站主体侧穿东侧家属楼,结构边缘距离家属楼水平净距约1.17m~4.91m。同时车站影响范围内周边地下管线较多,主要为雨水、污水、天然气、自来水。

2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情况

丰禾路站位于西二环与丰禾路十字南侧,地势南高北低,地面高程介于394.55~395.60m,属皂河Ⅰ级阶地。

拟建场地地层组成自上而下为:第四系全新统1-1杂填土、1-2素填土,2-1-1黄土状土(具湿陷性,为Ⅰ级非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2-2粉质黏土;上更新统2-5-2及2-5-3中砂,3-4粉质黏土,3-7-3中砂;中更新统4-4粉质黏土,4-7-3中砂。

其中车站主体小导洞拱顶埋深9.4m~10.2m,根据地勘报告和现场实际开挖核实,车站小导洞拱顶部位位于砂层中,为2-5-2层中砂(黄色,长石----石英质,含少量粉土,级配不良。湿,中密。该层与2-1层混层)力学性能见下表所示,厚度约为2.6m~3.9m,拱腰部位为2-2层粉质黏土、2-5-3层中砂。地下水位位于地下10.7m~13.10m,相应高程382.27-384.32m。

3施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处理措施

现场施工时,超前小导管注浆后开挖第一榀时,拱顶砂层凝结效果理想,拱顶砂层稳定。开挖第二榀时,在开挖过程中拱顶即出现局部掉块甚至较严重坍塌现象。针对以上现象展开了如下处理措施:

1)对掌子面进行了封闭,并埋设回喷管和注浆管,回喷管距离坍塌部位顶部30cm,按照方向不同埋设3根,注浆管埋设至坍塌部位顶部,按照方向不同埋设3根。

2)掌子面封闭完成后通过回喷管进行了回喷处理。

3)通过测量放线找到坍塌区域相对应的地面位置,对地面交通进行临时疏导(经放线确定坍塌正上方位于路缘石靠人行道侧)。

4)在坍塌的正上方采取人工探孔探测坍塌的空腔区域,探孔探至坍塌空腔后,采用混凝土砂浆进行了回灌处理,保证空腔回填密实。

5)在空腔回填完成并达到初凝时间后,洞内通过预先埋设的注浆管进行补浆处理。保证回灌混凝土砂浆收缩的缝隙填充密实。确保坍塌区域不留下隐患。

4小导洞注浆材料的探索

结合本工程现场情况和以往地铁暗挖施工注浆材料使用情况,原设计中的采用水泥浆和水泥水玻璃双液浆都不满足施工的需要,现场试验水泥浆配比为水泥:水=1:0.5~1:1(重量比),现场逐步增加浆液中水的用量; 现场试验水泥浆液配比为水泥:水=1:0.7~1:1(重量比),水玻璃波美度为20~30Be,水泥浆:水玻璃=1:0.5~1:1(体积比),现场逐步提高水玻璃在浆液中的占比,凝结时间逐渐加长。经本工程实践发现丰禾路站小导洞拱顶基本位于2-5-2中砂层,该层与2-1黄土层及2-2粉质黏土层混层,中砂层的天然重度均大于黄土层及粉质黏土层天然重度,中砂层密实度较高,孔隙率较低,且不同地层之间具有明显界限。现场采用水泥浆与水泥-水玻璃双液浆分别作为注浆材料注浆材料时,两种浆液在粉质黏土层与黄土层以及层间具有良好的劈裂效果,在中砂层中浆液基本不扩散,注浆效果很差,适当提高注浆压力后,只能加强黏土层与黄土层以及层间的注浆效果,浆液在中砂层仍无法扩散。开挖时拱顶范围内砂层固结效果不佳,拱顶很容易发生砂层坍塌现象,且由于注浆过程对层间空隙的劈裂效果,加剧了拱顶砂层的坍塌,无法保证施工安全。

经专家伦证后确定采用改性水玻璃化学浆液进行注浆。传统的改性水玻璃化学浆液以硫酸及水玻璃作为主要的原材料,目前市场上难以购得硫酸,且硫酸的贮存风险较大,遂采用磷酸代替硫酸作为改性水玻璃的原材料。

在进行施工时,通过控制磷酸浓度、水玻璃波美度、磷酸和水玻璃配比以及磷酸和水玻璃的配置,结合相似工程的经验,得出:磷酸(原始浓度为80%)的稀释程度为1:20,水玻璃稀释至波美度20Be,将稀释好的水玻璃缓慢倒入稀释好的磷酸中,边倒入边搅拌,当稀释磷酸与稀释水玻璃的体积比达到1:1时,搅拌桶中出现絮状物,注入试验砂堆后出现更明显的絮状物,加固效果较好。固结好的砂堆在8~10h后固结性明显减弱,呈松散状。同时发现该浆液在干砂层中有一定扩散作用,其浆液扩散半径浆可以达到18~20cm,液固结效果比较明显,在开挖支护过程中砂层的稳定性较好,但固结时间有限(约8~10h),只能保证注浆后第一榀开挖支护期间形成较好的超前支护效果,按照原设计使用3m长小导管,注浆后第一榀开挖支护完成(注浆完成约8h后)继续开挖,砂层固结效果明显减弱,原本固结的砂层重新变得松散,导致第二榀开挖时出现塌方现象。根据注浆浆液的对比试验,水泥浆或水泥水玻璃双液浆注浆材料,在干砂层中基本不扩散。采用改性水玻璃化学浆液在砂层中具有一定的扩散作用,且能达到固结的效果。

5小导洞超前小导管长度的探索

由于3m长小导管施工过程中对拱顶砂层的扰动较大,使得砂层更加松散。且小导管因外插角影响,导致3m长小导管后半段上挑高度过大,但注浆加固半径有限,无法形成有效的超前支护,受小导管施工对砂层的扰动和浆液扩散半径不足的共同影响,拱顶砂层注浆加固的效果本身有一定的减弱。现场施工时能保证第一榀格栅开挖、支护过程中砂层稳定,在第二榀和第三榀格栅开挖过程中砂层还是发生坍塌现象(超过化学浆液的固结时间后固结效果明显减弱),无法保证施工安全。

根据试验效果,现场对超前小导管长度进行调整,由原来3.0m调整为1.8m(保证小导管水平投影搭接长度不小于1m的规范要求),即每榀格栅均打设超前小导管,注浆浆液采用改性水玻璃化学浆液,充分利用注浆加固的有效时间及扩散半径,确保开挖支护在改性水玻璃化学浆液的固结时间有效范围内。试验结果显示开挖过程中砂层稳定情况良好,不易发生坍塌现象,能保证现场施工安全。

结论:

为保证砂层的固结稳定性,保证周边环境及现场施工安全,采用每一循环施做1.8m短导管,及时进行改性水玻璃浆液注浆加固,在固结有效时间内加固效果明显,稳定性好。采用短导管进行每一循环注浆后及时完成开挖支护作业,是减少砂层扰动比较好的控制措施。能保证周边环境和掌子面作业人员的安全。


参考文献:

[1]崔金平.隧道穿越断层破碎带的小导管注浆处治研究[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11(4):97-99.

[2]宋卫民,李傲松.超前小导管注浆支护在黄金坪隧道的应用[J].东北水利水电,2011(10):17-18.

[3]刘天宇.超前小导管在隧道工程中的应用及数值模拟[J].土工基础,2013(2):67-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