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管控系统在大同公司的发展与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4-30
/ 2

能源管控系统在大同公司的发展与应用

丁宏志

山西省大同市中车大同电力机车有限公司资产管理部 山西省大同市 037038

摘要:通过对中车大同机车车辆有限公司能源管控平台的介绍,阐述了能源管控的功能特点及能源管控在中车离散企业应用的各种优势作用,并对能源管控的发展趋势作了分析。

关键词:能源管控;集中监控;能源平衡;能源管理

1、能源管控系统概述

大型制造企业对能源的依赖度很高,其生产过程中对燃料、电力、氧气、氮气、蒸汽和水等能源介质的需求很大。使用的绝大多数能源介质均由企业自我生产,使其处于一种边生产边使用无库存的平衡状态,同时每一能源介质系统的平衡变化均将影响甚至制约其他能源介质的生产与使用。因此,数量庞大的能源介质如何平稳供应使用、合理经济使用是制造企业要面对的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因此,制造企业迫切需要一个将各个单元的不同能源系统相互联系起来,进行统一调整,对各种能源介质的发生与使用进行全面的监视,适时的进行能源介质切、投的处理,以保证能源介质的系统安全与经济使用。并对某一单元出现异常或事故时,在最短的时间将可能造成对生产的影响限制在最小的范围内。即要做到:

  (1) 能源的潮流监视;

  (2) 能源的经济分配;

  (3) 运行方式的合理化;

  (4) 事故时刻的紧急处理。

  正是出于以上的目的,能源统一调配的思想越来越被广泛地被制造型企业所接受,能源集中管理被日益重视,从而产生了能源中心机构和管理方式。

2、大同公司能源管控简介

2.1建设思路

大同公司能源管理系统建设的建设目标要满足山西省电力需求侧管理的需要,实现与山西省电能服务管理平台的集成,同时要满足企业电力系统的一级、二级计量,满足企业重点能耗设备的用电情况进行检测、统计和分析,为制定主要用能过程的用能指标提供依据。

能源管理系统实现对电能能源介质(后期可扩展其他能源介质)和重点耗能设备的实时监控、统计分析和综合管理,及时了解和掌握企业、各车间及重点用能设备电能使用情况,做到科学决策,正确指挥,确保安全、可靠、经济、高效运行。

1)结合工厂实际特点,建立电能数据采集、过程监视、能源管理为一体的能源管理系统,实时监视电能的生产、分配及消耗,准确掌握电能消耗和重点能耗设备的电能使用状况。

2)能源管理系统实现电能能源监视的要求:集中监控以车间为单位的能源数据、重点能耗设备有关的运行数据与能源系统相关的生产数据,在能源管理系统实现上述数据的综合集成、监视和管理。

3)实现涵盖能源数据实时采集、运行状况监控、能源统计与分析、用电分析、能源报表管理功能,基于数据挖掘工具和规范化的管理流程,提供准确有效的分析数据、有价值的节能建议,为企业的能源考核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撑,提高企业的能源管理水平,达到知能、用能、节能,并由单体节能向管理节能、系统节能发展。

2.2管理目标

建立能源管理系统、重点设备监控及配套的能源计量,能够全方位支撑能源计划、生产调度、作业执行、调度实绩等工作,对用能供能单位进行有效监管,实现最大力度实现优化运行以及节能增效业务联动。能源管理系统有效利用对全部能源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和加工,能源调度人员和专业能源管理人员能实时掌握系统状态。

建立高效的能源管理系统平台的同时,对实现能源管理目标的管理人员的组织架构、角色、职责、工作流程等做相应的调整和清晰的定义。因为能源管理系统平台已经为管理者提供了全面的能源管理信息,它要求管理者能够从全局出发,调度和管理能源的生产、输送、分配、转换和使用,它也要求能源管理组织架构能够从制度和流程上支持全新的能源管理模式。因此,管理架构、制度、模式的变更管理将是能源管理系统建设成功与否的关键。

能源管理模式具有以下特点:

  • 各个部门职责明确、流程清晰;

  • 业务流程简单化、提高工作效率;

  • 标准明确、关键指标定义清晰;

  • 充分利用管理平台信息。

通过建设能源管控平台,管理模式的变更和调整,确保实现如下管理目标:

  • 提高能源管理水平

  • 提高供能用能可靠性

  • 提高调度水平

  • 提高生产设备的使用效率

  1. 能源管控在大同公司中的作用

大同公司利用当今先进的光纤通信技术、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和分布控制等一系列系统技术,使分布于全厂范围的全部变电所(室) 、(及后期的给排水设施、空压站等)能源分配设施等通过计算机网络联结在一起,实现能源系统的分散控制、集中管理、优化分配。对能源设施和能源系统实行集中监控和管理,充分显示出其三大作用。

(1) 通过对能源设施集中监控,大幅度提高企业能源系统劳动生产率。所有管辖范围内的变电所等均远程由能源中心的调度监控;所以相对于传统各个单元分立的能源管理、运行方式能够节约大量的人力。而且,能源系统规模越大,能源中心在这种人力成本上的贡献就越大。

(2) 实现有效在线调控,充分利用能源,确保系统经济合理运行,节能和环保效益贡献突出。能源中心对企业的供配电系统实行集中监控和管理。对能源潮流实行集中监测,实现从能源数据采集———能源介质消耗分析———能耗管理整个过程自动化、高效化、科学化。做到能源管理与能源生产的有机结合,全局平衡各种能源之间合理搭配,做到最优化的供能方式,提升能源管理水平。  

  (3) 在能源系统异常和事故时, 通过集中监控作出及时、快速和准确处置,把能源系统故障所造成的影响控制在最低限度,确保能源系统稳定运行。利用能源中心强大的集中监控功能,对企业的整个能源系统进行动态的管理。及时掌握各种能源系统的突发事件,借助能源中心的全局优势,迅速的对突发事件的性质、影响范围作出判断。并直接进行正确的动作,将故障点隔离,把事故的影响限制在最小的范围。

4、能源管控在大同公司中的发展

4.1“数字化”能源中心

随着通讯技术及现场总线技术的发展,大同公司能源管控的系统结构也将不断地优化、更新。将不断使用越来越多的数字通讯替代了原先的模拟信号传输。数字通讯的成本要大大低于模拟信号传输,而且在信号传输数量、种类都有明显的提升,意味着比以往更少的投入,可以得到更多的信息,这对能源管控功能的进一步扩展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4.2能源中心与ERP 的进一步深入结合

  ERP 在现代企业中的应用已经成为企业提升自身管理水平, 提高管理效能的一个重要举措。ERP 成功与否,除了体制上的因素外,企业各种资源信息的完备是十分重要的一个因素。而能源管控作为企业能源方面的信息中心,其完备的数据正好可为ERP 所用,给ERP 提供一个坚实的基础。同时ERP 也可以将其他系统的信息传给能源管控中心,为能源管控中心发挥更大的作用创造条件。这将使得大同公司在节能降耗和可持续发展产生积极的作用,使得企业的竞争力不断地得到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