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书法教学有效性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4-29
/ 2

小学书法教学有效性研究

杨欣妍

浙江省台州市仙居县第六小学 浙江省 台州市 317300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发展和推进,当前我国小学教育教学体系得到了有效的建设和发展,且在国学教学工作开展中设计了全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为学生的学习能力提升和学习素养发展提供了保障和支撑。在此,研究工作的开展将紧密结合小学书法教学的有效性展开深入探索和分析,同时会将之融入到现实教学环境中,深刻分析与研究书法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思路和解决办法。在这一方法的应用中,后续小学书法教学工作的开展效率和开展质量会得到相应的提升,且教学的有效性、实效性、作用性与引导性也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和建设。

关键词:小学书法;教学实践;问题分析;方法应用

  1. 引言

在当前小学书法教学工作开展的背景下,教师能够结合学生的学习需求为学生创设全新的课堂教学环境,且能够结合个人的教学需求对学生进行相应的学习目标设计与教学任务引导。在这一背景下,学生的书法学习能力得到了显著的提升,教师的书法教学水平也得到了稳定的发展。但是,在当前整体教学体系呈向好向上态势发展的背景下,小学书法教学过程中依然存在有个别问题亟待商榷与解决。首先是教师如何在开展书法教学工作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书法学习认知能力的培养和建设,以此带动学生的书法知识学习兴趣和学习素养,提升学生的学习水平;其次是教师如何在日常书法知识教学中为学生创设科学合理的书法练习和学习方案,让学生在练习写字的过程中可以更好的了解到书法应用的原则与技巧,以此提升学生的书法学习能力;最后是教师如何通过课堂教学评价工作的开展对学生进行书法学习问题的分析与学习优势的论述,借此提升学生的书法学习自信心,并让学生明白自己在学习书法知识的时候存在有哪些问题,应该如何对各类问题进行纠正和完善。

  1. 基于学生书法知识学习认知,提升学生书法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在对学生进行书法教学工作开展的时候,需要结合学生的书法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书法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的书法学习素养。在这一背景下,教师要应用全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思路引领学生的学习思维建设与延续,将书法教学知识的重点落在提升学生学习注意力上、促进学生学习认知能力上展开深入的思考和研究。通过该方法的应用,可以改变学生学习书法知识的冷漠态度,调整学生学习书法知识的抵触情绪,保证学生学习书法知识的浓厚兴趣。

例如:教师在对学生进行书法学习兴趣培养的时候,需要结合信息技术教学方法为学生创设全新的课堂学习环境。在此,教师需要借助信息技术教学方法,应用互联网教学资源为学生挑选丰富的教学素材与教学内容,然后再对学生展开引导和培养,鼓励学生对各类书法音像资料、应用方法、视频讲解等内容进行深度研究和分析。同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在日常娱乐中,基于网络的应用自主的收集和整理关于书法的相关知识和内容。为提升学生的书法知识学习兴趣,教师还可以应用各类网络软件,如“钉钉”“微信”等设计“班级书法在线交流平台”。以此鼓励学生将个人学习到的书法知识、看到的书法视频、听到的书法讲解等发送到这一平台上,与其他同学进行知识的分享和交流。基于此,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会得到提升,且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也会得到发展。

  1. 设计科学合理书法练习方式,提升学生书法学习能力

教师在设计书法课堂教学方案的时候,需要结合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水平为学生创设全新的学习空间和学习氛围,并且要在这一背景下基于不同的书法训练方式对学生进行教学与引导。通过该方法的应用,学生的书法学习能力和学习素养将得到稳定的提升和发展,且能够在日常作业过程中和学习过程中对建立自己的书法意识和书法认知,结合个人所学的书法知识,对个人的字体书写方法与书写习惯做有效的调整和规范化处理。

例如:教师在对学生进行书法训练教学方法设计的时候,除了在书法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临摹和仿贴之外,还需要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将书法训练作为一种“常态化”的学习思维进行构建和发展,并应用到日常学习和生活中,通过写作业的机会、记笔记的机会等对书法知识做出领悟与解读,以此实现书法训练工作的有效开展。通过该方法的应用,叙述不仅能随时随地的进行书法训练,而且还能将之内化为一种生活常态,就如同“吃饭扶碗”一样,将之看做是一种日常化的行为。此外,教师还需要从学生的写字姿势、写字速度、握笔方法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动作和行为的纠正。只有在正确的写字姿势应用中,学生写出的字体才能展现出一种“横平竖直皆风采,撇捺飞扬是血脉”的特色。由此可见,教师通过设计全新的书法训练方式,将之融入到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中,能够将书法训练的外化思维逐步渗透到学生的内心,形成内化,构建体系,实现长期的、高效的、稳定的发展和进步。

  1. 应用教学评价机制鼓励学生,改变学生书法学习态度

在日常书法课堂教学工作开展中,教师可以结合教学的内容对学生进行课堂评价制度的设计与应用。通过课堂评价工作的开展,教师可以对学生的学习问题以及学习优势做出有效的总结和阐述,且能够结合学生的学习问题设计出全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这对于提升书法教学的有效性,促进书法教学的针对性有着重要的支撑和保障作用。

例如:书法教学是当前我国小学教育教学体系中的一个重点教学项目。通过对学生进行书法教学工作的开展,能够有效提升学生对书法知识的了解能力和应用水平,且可以帮助学生构建正确的书法知识学习态度与学习习惯。因此,教师在对学生进行书法教学评价的时候,需要结合学生的写字经验对其进行初步评价工作的开展。同时需要重点分析学生的写字方法,然后对学生写字方法中存在的错误做出有效的纠正,应用多媒体视频教学的方法为学生展示正确的写字方法与姿态。这样,学生能够将理论性的概念转化为形象化的视觉模式,然后做出相应的模仿和学习。另外,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评价的时候,需要应用“引导为主、批评为辅”的原则,对学生进行学习优势的分析与讲解,鼓励学生的书法学习自信心发展和建设,然后再对学生的学习问题展开纤细的评述。这样,学生的接受能力会得到提升,且更乐于听取教师的建议和意见。由此可见,教师在应用课堂评价机制对学生进行书法学习能力、学习素养和学习问题的分析与阐述过程中,能够让学生深入的了解到个人的学习状态和学习不足,进而可以帮助学生自主的思考如何解决自身的学习问题,如何优化自身的学习能力,实现对书法知识的进阶学习。

  1. 总结

综上所述,在这一背景下,学生学习书法知识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将得到深度发展和建设,且教师的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也会实现相应的进步和发展。结合上述内容,教师在对小学生进行书法教学的时候,需要结合学生对书法知识学习的认知能力开发学生的学习思维,构建符合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方法,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供保障。基于此,可以保证后续书法教学工作的有效开展,且可以让学生在正确的书法训练模式中提升自己的书写能力,促进自己对书法知识的深度认知和理解。另外,教师还需要结合教学评价机制的应用,通过辅助学生、鼓励学生的方法来改变学生的书法知识学习习惯,端正学生的书法知识学习态度。

参考文献:

[1]张小丽,慕德春.小学书法教学的游戏化方式探索和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17(12):170.

[2]韩金玲.趣味教学法在小学书法教学中的运用探析[J].西部素质教育,2017(12):213.

[3]张毅.辨锋形 识管态 察腕指——小学书法教学中需加强的三个环节[J].书法,2017(06):66-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