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PLC课程教学高效课堂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4-29
/ 2

中职 PLC课程教学高效课堂研究

沈锋

绍兴市上虞区职业教育中心 (上虞区技工学校 ) 312300


摘要:目前,PLC课程是中职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目前课堂教学中却存在着一些问题,影响到课堂授课质量和效率,降低了学生学习兴趣,导致能力偏弱。在中职课堂中,提升PLC教学效率并非一件易事,受限于学生能力差、PLC课程难等因素,PLC课程教学质量不高,需要教师对课程内容进行改革。

关键词:中职;PLC;教学;高效课堂

当前,PLC已经广泛应用于机械、电力、环保等诸多领域,成为制造业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的深入改革,中职院校引入了PLC课程,但是中职生学习能力存在着一些差异,中职PLC课程无法完全融入到课堂之中,课堂授课质量不尽如人意,影响到知识的理解和吸收。如何解决上述问题,让学生更好地掌握PLC课程成为当前中职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在多年教学经验基础上,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探讨,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PLC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近些年来,中职PLC课程教学进行了一些改革,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但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1)教学方式较为单一,中职教师无法根据教学要求来整合教学模式,授课方式较为单一。课堂讲解中,多数教师仅以一体机作为工具来展开授课,一些教师盲目采取实训法导致目的性不强,影响到学生课堂学习信心;(2)理论与实践无法进行有机结合,企业用工要求越来越高,中职院校作为向企业输送人才的院校,无法保障毕业生的实际水平。课堂讲解中,中职生学习完理论后不能马上进行实践训练,无法有效地把理论应用于实践之中,PLC理实结合效果一般;(3)学生缺乏课堂学习兴趣,大多数中职生入学成绩偏低、学习能力有限,加之PLC课程较难很难产生浓厚兴趣,导致课堂学习氛围死气沉沉,学习质量普遍不理想;(4)师生能力不足,教师教学水平与理想化水平有些差距,学生缺乏自主学习能力,师生双方都是课堂中主要因素,能力不足严重影响着课堂质量。面对着上述难题,学科教师要重视并想办法予以解决,发展学生学科综合能力。

二、开展中职PLC课程高效课堂教学策略

1.创新教学方法

科技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科技手段被应用于中职课堂教学之中,需要教师打破传统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方式来为学生奉献精彩、丰富课堂内容。PLC课程具有多样性、综合型和实践性等诸多特点,这就要求中职教师既要能够理论讲解、还要重视实践操作,创新教学方式来提升课堂能力。此外,中职生在学习中表现出很大差异,要求教师在教法上有所突破和创新,使课堂适应不同层次学生。

传统PLC课程中,教学内容平淡无奇、学生学习起来缺乏兴趣,这就要求教师大胆改革教材内容,根据大纲要求和学生知识掌握程度来开展教学,发展综合能力。任务教学法是把PLC教材内容划分为不同任务,每一项任务中都会包含有学习目标、任务、程序编写、硬件接线等,实现了从理论到实践过程,帮助中职学生按照从浅到深、从基础到复杂来学习教材内容,形成专业化动手能力。任务教学法中,每一项任务都是从基础到实践,不仅有理论学习,还有能力拓展实践,内容中包含着对中职生学习的具体要求,在完成某项任务后实现了理论掌握、在锻炼中得到知识的升华。借助于创新教学方法,中职教师转变了教学思路,发展了学科综合能力、提升专业能力。

2.理实一体化教学

中职教育趋势的改变,PLC教学中应以职业能力培养作为课堂授课核心,融合生产实践中典型人物来突出综合能力形成和发展,实现深度教学和培养。课堂教学中,实行PLC课程理实一体化教学对师生双方都有益处,能够促进学生综合应用能力发展,为他们今后进入工作岗位打下坚实基础。理实一体化课堂教学注重以技能训练作为核心,在学生掌握基础理论之上来进行技能熟练应用。

技术的快速发展,企业用人要求越来越高,中职院校要带领学生进入企业开展顶岗实习来促进教学发展,让他们在其中发展自身适应能力。在理实一体化教学中,教师把学生分为小组,每个组由不同层次学生组成,在任务活动中采取竞争方式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其中,从而充满自信、不断努力来获得更好成绩。如,在PLC控制系统顺序控制设计任务中,学生要以小组形式来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在小组中各司其职来共同完成,实现了自身能力全面发展。在理实一体化教学实践中,班级学生在竞争中积极参与小组活动,在活动中不断积累经验、充满自信地去奋斗来获得更好的成绩。

3.激发课堂兴趣

目前,学生在PLC课堂中普遍反映缺乏学习兴趣,无法对教材内容产生浓厚的乐趣,学习起来感到十分困难。兴趣是学习的关键所在,中职教师在授课中要注重激发课堂学习兴趣,引导他们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在学习中感受到PLC课程的学习快乐,从而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

面对着学生对PLC课程缺乏兴趣的现状,教师从以下两点来做起:(1)授课前观看视频,学生在课堂中来观看《大国工匠》视频,了解到视频中的工匠并没有太高学历但却靠着日复一日的对技能极致化追求,缔造了一个又一个的“中国制造”奇迹,让他们感受到职业教育照样能够培养出精英人才,社会和企业对技术人才非常重视和尊重。在视频中得到感悟,在今后学习生活中去做好理论和实践过程,以正确心态来面对学业和工作,在自己的职业领域去发光发热;(2)课堂理论讲解之外,教师还会向学生来展示PLC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如,高楼中的电梯、家庭中的洗衣机、商场中售货机、工厂中的机器人等等,引导他们体会到PLC控制的重要性,认识到学习本门课对未来生活的重要性,在意识到重要性同时来产生浓厚学习兴趣。多措并举课堂教学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使个体对教材内容重新产生学习欲望,大大增强课堂学习质量和效率。

4.提升师生能力

PLC教学过程是双向的,一方面要提升教师教学能力,一方面要发展学生学习能力。就教师教学能力来说,不妨从以下两个方面来入手:(1)提升教学敏感度,能够准确地感受到学生对课程的理解程度、课堂遇到的问题,判断课堂学习情况、联系教学与实践。如,对PLC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应用课堂授课中,教师在敏感度下来深入企业调查对PLC设计需求,对学生进行理论指导,不至于让他们设计得到的成果不符合实际,此外还有重视PLC系统的扩展,引导学生进行拓展和创新;(2)提高教学水平,PLC授课教师要经常了解发展的新技术和趋势,在授课中来满足学习需求,结合教学需要来学习最新教学理论和方法,以微课、多媒体教学等多种方式来提升自身教学能力,更好地满足学习需求。

要想做好学习能力培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1)端正学习态度,很多学生对PLC课程学习不够重视,课堂学习起来较为散漫。中职教师授课中引导学生以认真态度来学习知识,在学习中发展自身能力;(2)以就业为导向来开展课程,结合工厂实际来做好课外延伸,注重新技术等开展,让学生对PLC发展有更加全面、深入理解,讲解进入工厂需要具备的能力,引起他们对所学新知识的重视,注重创新能力培养,以便更好地适应企业的发展。

总之,中职教师要从创新教学方法、开展理实一体化教学、激发课堂兴趣和提升师生能力四个方面来展开授课活动,让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到PLC课堂学习之中,在良好课堂氛围中发展学习兴趣、拓展学科视野,更好地满足企业未来需求。

参考文献

[1]程立军.行动导向教学在机床电气与PLC课程中的应用[J].职业,2016(11).

[2]陈振成.微课在中职PLC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8(03).

[3]李月虹.中职PLC教学问题及对策[J].教育现代化,201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