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工程设计与施工管理中常见问题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4-29
/ 2

电力工程设计与施工管理中常见问题分析

王振华 郑媛

浙江鸿能电务有限公司 浙江省杭州市 311113


摘要电力工程涵盖广,包括核能、水力、火力等,是集发电、配电、输电、变电一体化的工程。新能源发电工程一般包含风力、光伏发电工程。电力工程在发展建设的过程中需要得到发电企业、电网企业、用电企业三方的建设投资。我国电力行业正处在高速发展阶段,电网的升级、扩建、改造不断拓展,对于电力工程的施工也提出了较高需求。但由实际情况分析,电力在施工方面存在着影响其发展的因素。本文主要分析电力工程设计与施工管理中常见问题分析

关键词电力工程;设计;施工管理;问题

引言

在城市的发展进程中,配电网在其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是供电企业与电力用户联系的枢纽,在城市电网的改造下,要求高压直接进入电网的负荷中心,实现高压受电到变压器降压,然后进行低压配电的这种供电模式。从城市的经济发展以及各项产业的完善来看,配电网的规模以及网络结构越来越复杂,对于供电可靠性以及电能质量有着更高的要求,传统的电力输送以及管理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当前的电能供应,如何在这种情况下,实现电力的更好优化,提高经济效益是有关企业的主要研究方向。

1、电力工程的特点

1.1电力工程项目实行施工管理的关键意义

在电力工程企业改革创新进程中,如何做好施工管理工作是电力工程企业需要重点研究的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施工管理效果好坏会至直接关乎工作项目的总体建造质量。与此同时,在电力工程项目开展阶段,如果想要保障工程项目的顺利推进,通常需要投放大批量的人力资源、物料资源作为支撑,而且外线施工还涉及大量的政处问题。此外,对于电力工程项目而言,施工管理水平高低,还会直接决定电力工程企业能否在行业内占据主要地位,以及企业的市场形象等方面也会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加大电力工程项目的施工管理力度,有益于提升企业在行业内的竞争地位,进而左右企业能否得到良性发展。

1.2电力工程的特点

电力工程在设计和施工的过程中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和系统性,它涉及制造、生产、运输以及物资供应等多个方面的内容,一旦确定工程项目后,就需要多个单位进行协作配合,而且一般来说,电力工程的施工周期都是非常长的,尤其是对于一些长线路的电力建设来说,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和人力物力,其中包括土方施工、金属结构施工以及电缆管道施工等多个方面。其次,电力工程属于露天作业的一种,在现场施工中包含很多高空作业,为了追赶工期,还会进行交叉作业,很容易引发管理上的混乱。另一方面来说,电力工程在施工过程中用到的材料和机械设备种类多样,需要采取特殊的管理技术,通过统一指挥的方式完成复杂的技术操作,保证施工过程中的质量和安全。

2、电力工程设计存在的问题分析

2.1工程信息的管理存在落后情况

电力工程项目开始首先要进行项目筹备和标,再加上是施工与运行,会产生大量的信息,这些信息是十分重要,人、财、物的使用、调动都要形成文件和报告被记录下来,为以后的项目验收、使用、追责等提供充足的资料。目前部分施工单位由于工期紧、任务量大、人才匮乏等原因,使得信息数字化层面没有很好地顾及到,继而引发出一系列问题。

2.2管理流程缺乏规范性与科学性

电力工程项目施工管理流程问题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在实际的工程施工中,各施工部门间沟通联系不密切,将大量的时间花费在走流程方面,不仅降低了工作效率,而且无法及时落实工程校验工作。另一方面,工程结算缺乏规范性,无法严格按照合同要求执行,致使电力工程施工无法顺利进行。在电力工程工程项目竣工后,本该由业主单位结算工程尾款,但是实际情况下,并没有按照要求执行,这就给电力工程施工企业带来了可乘之机,使业主陷入麻烦之中。

3、电力工程施工管理中问题的解决措施

3.1加强电力工程的设计工作

为了强化电力工程技术的有效应用,在工程开始之前,有关人员需要对工程的设计进行全面的审核工作,保证各项技术在应用过程中的连续性以及质量保障,做好事前准备工作。首先,有关人员需要对施工环境以及电力方面的需求进行详细的了解,对电力工程的施工方案进行比较和优化,从技术应用的可靠性以及经济性等原则出发,加强可行性的研究,及时发现技术方案中存在的问题,并且就工程中的材料和设备进行具体的规划,提高工程施工效率。另一方面来说,加强电力工程中的设计工作还包括对电源进行具体的分配,这是解决技术问题的主要手段。有关部门需要保证线路规划设计上的准确性,尽可能的缩小用户供电与变电站之间的距离,保证电力传输的有效性,同时保证电源设备的充足,做好施工过程中电力的供应。

3.2使用现代化管理软件提高管理效率

从2019年起,公司就在施工现场推广使用现代化的工程项目管理软件,软件包含几个模块,其中的安全管理模块有文明施工、施工奖惩、安全执法、现场照片几个方面的内容。工程质量模块包括质量基本信息、质量考核管理、质量管理记录。另外还包含了工程技术管理模块,可实现施工文件的网上审批和处理。档案管理模块将人财物的档案转化为电子版,便于有效的管理、查阅。信息化管理模式强化了信息的传递,管理者方便查阅信息,模块不仅将施工进度、资源使用、人力调动很好地结合起来,还使进度科学的、可行的、有效率的被制订,避免了经验主义。工程项目管理数字化软件在推广与使用的2年中也收到了不少反馈,有些方面仍需改进。例如系统界面不够友好,仍然需要在提升;因为技术落后,一些文件仍旧需要在让领导确认,导致浪费人力。在管理提升的过程中,公司基建、安全生产工作打破“等靠”“安逸”的状态,各板块协同发力,员工上下一条心,拧成一股绳,2020年,公司安全生产、经营管理、项目发展呈现良好局势。接下来蓬溪县供电分公司将继续探索电力工程管理新的思路与方法,将管理提升的红利继续放大。

3.3严格把控设备材料采购

在电力工程施工中,需要把工程材料与工程机械设备作为支撑,工程材料与设备机械是不可或缺的资源,其直接关系到工程造价与工程建设成本,因此需要相关工程管理人员予以重点关注,并对工程材料采购与工程设备机械购置进行严格管控。特别是在电力工程施工建设的初始阶段,因为这时期的工程材料采购与工程设备购置会直接关系到整个电力工程施工建设的速度,所以相关管理人员应当实施全方位的工程材料采购与工程设备购置监管工作,合理控制采购成本与材料设备质量,经多方综合对比确定较为科学合理的材料设备,与此同时,进行全面实时的监督监控。在工程材料设备采购前,评估采购方案的合理性,一旦发现问题加以及时调整。在工程材料设备购置中,确定工程材料与工程机械设备的进场时间,并保证各项工程资源的及时供应,有效防止出现延误电力工程施工工期的情况。

结束语

综上所述,电力工程设计管理深刻影响整个电力工程的施工发展,本文结合电力工程设计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应环节的解决对策,并着重分析了电力工程自动化施工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旨在能够为电力工程的长远、稳定、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多支持,促进我国电力工程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 葛平帅.经济新常态视角下提升电力工程施工建设管理质量的策略分析[J].造纸装备及材料,2020,49(2):128.

  2. 穆振伟,张影芳,张占影.经济新常态下电力工程施工建设管理质量提升策略探究[J].中国设备工程,2019(23):36-37.

  3. 王坤,吴松,张永奈,等.一种施工现场作业票数字化管理应用的设计与实现[J].机电信息,2020(2):102-103.

  4. 葛思佳,刘弈云.企业项目建设中的会计财务管理策略:以电力企业为例[J].中国商论,2020(6):175-176.

[5]廖玉龙,崔鹏程,徐斌,等.智能化监控在电力施工中的应用[J].集成电路应用,2020,37(4):138-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