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区装饰雕塑在城市形象中的应用与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4-29
/ 3

商业区装饰雕塑在城市形象中的应用与影响

陈华

上海筑艺雕塑有限公司 上海市 200000

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我国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以来,中国的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都进行了深刻的变化,在广大社会群众追求物质生活的同时,更加对其他方面如环境条件、精神生活的需求有所增长。而在城市形象塑造的领域,商业区装饰雕塑的发展也越来越受到城市形象等公共价值的影响,同时也以其独有的方式影响着城市形象的塑造与改革。为了能够营造良好的城市形象,那么商业区作为不可缺少的部分,行业人士做好商业区装修雕塑工作极为关键[1]。本文拟通过对装饰雕塑的基本内涵、商业区装饰雕塑在城市形象中的应用原则以及前者对后者的深刻影响的分析,探讨两者如何相辅相成、形成因地制宜的效果。

【关键词】 商业区; 装饰雕塑; 城市形象; 应用与影响

引言

基于现代化发展背景下,居民物质生活条件的提升,引导群众不在单单追求生活方面,更加对精神层面需求提出了极高关注[2],而对生活各方面乃至城市建设在艺术欣赏性、民族文化特征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商业区作为城市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筑风格与主题装饰基调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被看做城市形象的灵魂。而当前商业区装饰雕塑的千篇一律和雕塑设计的不成熟对于与城市形象相协调、甚至促进与丰富城市形象的艺术内涵、文化底蕴有所阻碍,需要对症下药。

  1. 装饰雕塑概述

  1. 装饰雕塑的概念

所谓的“装饰”,主要就是不同行业群体面对目标结构下,通过外部一切操作手段,提升目标质量与美观性,呈现给群众耳目一新的事物。装饰雕塑作为一项关键部分,通过装饰雕塑工作的进行,能够对家具以及建筑结构等,借助一系列外界装饰手段,在结构不同变形基础上,以至于提升物体雕塑形象[3]

  1. 装饰雕塑的功能及应用领域

关于装饰雕塑的功能,涉及许多方面。首先也就是其最初的功能,是美化环境的功能,增强艺术观赏性。例如苏州园林形态各异的屏风、史上御花园的假山等雕塑,乃至现代社会不同国家城市广场的装饰雕塑,都在不同程度上契合了当时的环境氛围,同时又通过装饰雕塑的点缀使得两者相得益彰,增强了城市形象的深刻内涵与可鉴赏性。其次装饰雕塑可以作为表情达意的载体,承载特定人群或主题表达的情感,达到共情与意境美的共荣共生。协调原则是装饰雕塑得以出现并发展的最重要原因,既指装饰雕塑与周围环境相协调,也指雕塑本身与所要表达的主题之间的协调,只有如此,装饰雕塑才得以发挥其最大的价值。例如,

断臂的维纳斯对于女性人体美的无限歌颂、象征着勇敢而独立的自由女神像、承载着欧洲的胜利与荣耀的凯旋门等,皆因其自身具有的普世永恒的内在价值使其得以流传并成为城市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于装饰雕塑的应用领域,涉及许多方面,既有传统工艺美术,也有现代设计艺术;既存在于公共领域如城市广场、政府部门的符号化表达,也有私人领域如独栋别墅的假山石刻、书房装饰。面对当前我国多个行业领域中,因为每一个行业都有着各自装饰雕塑,那么在其差异性外界等多方面条件下,在开展装饰雕塑过程中,相关人员可以自由进行处理,全面控制好雕塑范围与面积,一方面能够提升作品形象,另一方面也是帮助城市形象得以提升的重要保证[4]

  1. 商业区装饰雕塑的应用

  1. 商业区装饰雕塑应用所需遵从的原则

  1. 表现形式多元化

前文提到,装饰雕塑的种类与应用领域涉及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如教育领域的学者雕像、政治领域的领导人形象等等。而在经济领域,尤以商业区装饰雕塑为主,在城市的不同角落,处处可以看到街道、店铺的装饰雕塑,其形态各异、观赏性突出,吸引着不同审美的人们驻足。例如,在中心商业区,多以装饰雕塑群落为主,突出中心商业区的集群性特征,这也最能揭示出城市形象的主要特征。而随着距离中心区越来越远,装饰雕塑的集群性特征减弱,但是表现形式与承载内涵的多元化特征更加明显,而这些商业区装饰雕塑的多元化程度,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了城市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同时也可以从其特殊性中总结提炼出关于城市形象的共性特色。

  1. 色彩搭配协调化

站在商业区视角下进行分析,期间环境也具有商业特点,那么伴随着装饰雕塑作品具有鲜艳色彩的基础上,也必须要给群众呈现出多样化的造型结构[5]。正式开展雕塑处理时,相关人员应该先对雕塑自身形式进行调查,融合周边环境等方面,以便形成雕塑本身风格与街道基调的和谐,从而更好地达到人们对于某一商业区域的深刻印象,让其体会到特定商业区格调的统一和强识别性。以嘉兴旭辉广场为例,本着自然时尚的设计理念,同时以明星品牌效应带动商业新潮的方针使得该商业区要体现出青春、潮流的商业路线。因此,广场的灯光设计利用不断变换的灯光色彩营造彩虹色的涟漪效果,非常契合年轻消费群体青春活力与浪漫的理念。

608a1bd695f19_html_40fe3462350cb765.jpg

608a1bd695f19_html_a98de6942a27dba7.png

  1. 文化底蕴特色化

通过实际调查发现,在当前我国大多数地区城市发展中,其中商业区数量明显增加,作为现代建筑结构中极为关键的部分,为了能够有效提升城市形象,那么商业区装饰雕塑也应该独具自身魅力

[6]。从根本上而言,地区商业区装饰雕塑,更多的与与地区历史文化等有着直接关系,可以让人们更加直观与深刻地体验当地文化特色,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整而系统的体会商业区的精神气质、艺术品味与审美追求,而这也是人们得以留下记忆点的关键之处。例如,著名的长兴历史文化商业街区,便凭借其老城区独有的历史人文风情,通过历史传统与现代艺术的有机结合,打造了独有的“穿河隧道”,再加上不一样特点的停车场,更能够做到全程创新性设计的同时,也能够给予广大地区群众更多便利之处。最为关键的是,针对地下商业结构,相关工作人员在对入口部分进行设计时,主要采取的就是下沉式设计模式,整合了华东区域一系列的艺术氛围,在打造良好情景氛围的同时,更在内部涵盖一些地下小吃街,当然也对地区文化背景相吻合。

  1. 经济性原则

商业区装饰雕塑的应用离不开一个重要原则,就是经济性原则。最好是同所处经济区域的发展水平保持大体一致,而不应过分高于当地水平而显得“鹤立鸡群”,也不应很大程度上低于当地发展水平而成为“格格不入”的那一个。与此同时,在装饰雕塑建筑本身的设计与选择上,也要充分结合商业区的客流量、租金水平、交通状况以及城市规划方向等进行定位,以更好地与城市形象保持和谐的统一发展。

  1. 当前商业装饰雕塑在城市形象打造中的问题

  1. 缺乏地域特色

商业区的环境属性深受它所处城市空间的独特地域性的影响。而在工业化生产和国际主义设计风潮的席卷之下[7],人们生产生活的很多方面都在被渐渐地同化,许多本应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商业区乃至城市,为了所谓的“现代化”、“创新性”而丢失其独特的发展内涵。大面积的绿地空间、宽阔平坦的景观大道、高耸入云的现代高层建筑等相似在城市景观中随处可见,这种情况也可以类比于商业区装饰雕塑,盲目追求“网红效应”,最终的下场必然是名利双失,既比不上网红效应的源头,也丢失其原本的发展活力。例如,随着南方水乡式经济发展模式的风靡,北方一些地区盲目进行城市商业区形象规划,将所有商业区的建筑全部变成绿瓦白墙红色招牌,将原本古风韵味十足的商业区风格变得不伦不类,令人啼笑皆非。

  1. 商业利益与公共利益的博弈

商业区装饰雕塑的另一明显问题,是企业对商业利益的纯粹追求与对公共利益的漠视。通过许多手段,企业利用其多重关系将商业区建设到城市公共空间,甚至将城市雕塑建筑“私有化”以招揽顾客,吸引更多消费者而造成商业繁荣的局面。在另一方面却是挤占了原本属于城市公众的公共空间,是对公共利益的侵占。而商业区的商业性质要求其装饰建筑体现出鲜明的经济性,如果设计规划不当很容易造成两类装饰雕塑风格之间的冲突,反而对商业区和城市形象都会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

  1. 商业区装饰雕塑对城市形象影响

  1. 打造商业区的附加价值,促进公众与商业区的沟通

基于现代化发展基础上,大多数群众不再单纯追求物质生活,更多的对商业区发展提供了极高关注。而商业区装饰雕塑的存在可以促进消费者同企业文化的沟通以及公众之间的沟通,而更好地服务商业空间的目的[8]。以旭辉广场的儿童游乐区为例,不仅通过旭辉小熊互动雕塑这个标志性物件塑造了该商业区的文化标志,同时利用艺术装置互动墙和城市会客厅的设计,使得儿童可以尽情享受游戏互动带来的快乐,而这种突出全龄段客群特征的区域也能让大人们进行社交,体验充分的放松方式。

608a1bd695f19_html_7bd554846a92fbfd.jpg

嘉兴旭辉广场室外儿童活动场实景图


  1. 增强商业区品牌价值认同,彰显地域特色

设计感出众、别致的装饰雕塑不仅可以作为吸引客流量、促进商业销量的有效宣传手段,更可以在给消费者造成深刻印象的同时形成符号化的企业文化,增强其对商业区品牌价值的认同感,同时如果该商业区与商业街道保持风格的相似性,乃至受到城市形象规划的影响,则会在很大程度上凸显当地的文化特色,形成城市名片。例如,比如地区嘉兴旭辉广场,就是围绕消费者需求为出发点以及落脚点,整合餐饮以及娱乐等多个部分,就是希望能够提升群众生活质量,扮演起城市休闲中心的角色,那么广场对于银乐迪、三国演义、BD街舞等国内外知名年轻人喜欢的体验类网红店就凸显了旭辉广场年轻化、追赶潮流、引领时尚的企业文化。

608a1bd695f19_html_e5019d8bef87d7fe.jpg

奈雪的茶现场照片


  1. 提高城市形象,确保城市文化内涵得以扩充

商业区作为城市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筑风格与搭配对城市形象的塑造产生着深刻的影响。以近来受到广大群众推崇的“网红”商业区为例,都以其独特而充满鲜明形象的设计吸引众多爱好者或“猎奇者”前往打卡消费,从而形成一种以一带多的强大效应。例如,提起享受、慢生活、忧郁的浪漫,大多数人会想到成都,而想要追求娱乐,长沙则是第一选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驻足于人们的记忆宫殿,某种情绪唤起便能立即想到这些地方的某些区域,也丰富了城市形象的内涵。

结语

总而言之,商业区装饰雕塑在城市形象塑造上的应用与影响,是当今时代发展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话题。而如何在众多装饰雕塑的设计与选择上体现创新性与传承性,与城市形象的塑造和促进相得益彰,则是商业区装饰雕塑不可避免的问题。关于形式多元化、色彩协调化以及经济性原则的指引下,商业区装饰雕塑在对商业利润的追逐下也会逐渐将对社会价值的追求纳入发展的考虑范围,从而真正实现其打造商业附加价值,塑造品牌文化,彰显地域特色,美化城市形象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文杨.商业区装饰雕塑在城市形象中的应用与影响[J].大众文艺,2019(17):132-133.

[2]尤宏伟. 历史文化街区中装饰雕塑的形式语言问题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8.

[3]周彪斌. 闽南红砖民居装饰雕塑研究[D].福州大学,2017.

[4]刘莹. 五星级酒店大堂装饰雕塑设计应用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4.

[5]曹帅. 现代城市公共艺术中装饰雕塑艺术的应用与研究[D].湖北工业大学,2013.

[6]陆鹿,宋秋嫦,周科.欢乐海岸建筑外墙装饰[J].山西建筑,2013,39(01):201-202.

[7]戴秋萍. 装饰雕塑与广场景观的融合[D].湖北工业大学,2010.

[8]赵旭. 城市公共艺术发展研究与思考[D].天津科技大学,2010.